返回

院士重生:这大国梦,如你所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章 血淋淋的差距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送走了翔宇同志后。 关于磁约束管道的模型由赵章顺教授暂时带头制造,叶知寒就钻进自己的房间,紧闭着屋门,开始一边回忆,一边整理关于百济战争的细节。 其实打心底里来讲,他是不愿意写的。 因为战场风云诡谲,千变万化,尽管他重活一次,但坚决不信战场的局势会按照前世的剧情发展。 什么情况会让指挥官对战局做出严重的失误? 并不是完全错误的情报。 而是看似准确的情报。 如果说他写出来的战场报告只有一分真,他也不担心,因为随着战场局势的变化,可以及时的随机应变。 如果有十分真,那就更不用害怕了,有这种未卜先知的能力,比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强得多。 怕就怕七分真三分假的情报,迷惑性实在太强。 就比如前世长津湖战役上的战略失误。 因为看似准确的情报出现了问题,导致了大量的伤亡和非战斗减员。 而实际上,前世的百济战争,华夏的将领们已经表现出了卓越的战场指挥能力。 多场战役直接写入各国军事教科书中,成为百年难遇的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 口袋战术运用的淋漓尽致,已经彰显出了无可比拟的战场掌控力和战术调度能力。 他不想画蛇添足,影响将领们本来可能完全正确的战术安排。 思忖再三,关于第一第二第三次战役的具体细节和军队部署,他并没有用太多笔墨。 这份报告更多的内容,用于剖析丑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可能出现的军队分布和火力配置情况。.. 虽然丑国的一些行军路线可能会因为气候、天气、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影响,但一些事情是不会变的。 比如丑国王牌陆战一师,陆骑一师,丑27师,停泊在百济边境的三艘航母,以及压倒性的火力配置,这些想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当年百济战争爆发的时候,叶知寒身在丑国军方研究所,因此通过多方打听对很多数据比较了解。 其实这不是什么机密,在丑国政客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不可能失败的战争。 当实力相差不多的部队相遇,或许会互相隐藏实力。 但当实力相差巨大的时候,实力便完全写在了纸面上。 在丑国的政客看来,如果华夏看到丑国出动的精锐部队和堪称豪华的火力配置,一定不敢出兵援助百济。 为了让火力的差距更加鲜艳,叶知寒在写下这对数据的时候,用了双列对比的方法,将我军唯一公示火力配置的王牌师42军124师和丑军的一个王牌师陆战一师进行了比对。 丑国陆战一师丨我军124师 兵力:28000丨14000 飞机:50架丨0 坦克:149辆丨0 装甲车:35辆丨0 155榴弹炮:18门丨0 105榴弹炮:47门丨0 火箭筒:607具丨0 107等其他炮具:343门丨92门 机枪:1010架丨150架 冲锋枪:28000支丨2124支 实际上陆战一师配备枪支的时候考虑到了损耗和劣品率,所以总数应该是大于28000支,总数在30000支左右。 但这都无关紧要。 因为当清单列出来的那一刻,叶知寒的后背便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 截至目前,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两次实力差距无比悬殊的战争。 一次是1840年。 完成工业革命后的瑛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华夏的大门。 给华夏带来了近百年的屈辱史。 一次是现在。 最让叶知寒心疼的不是火力上的差距。 而是,百济战争是我们赢了的。 叶知寒很难想像,我们的战士为了赢得这场战争,到底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他的目光从战场报告转移到了蚊香计划的理论数据上面。 蚊香计划有太大的争议。 从中科院到五院的同事,所有人都不理解他。 不理解为什么不造枪炮,不造子弹。 非要这么好高骛远的去研制这样的武器。 所有人都认为他偏执且不可理喻。 但实际上,他是最清楚这场战争,在常规武器上,我们和丑国差距有多大。 几个月的时间,不足以缩小这个差距。 如果无法填补上这个鸿沟,那便搭一座独木桥。 虽然走起来需要万分小心,但仍不失为一条出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