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院士重生:这大国梦,如你所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2章 核工业建设的思想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核动力和常规动力相比,优劣势都十分明显。 当然,这里针对的只有海上舰船。 潜艇是个特例。 不需要空气的核动力潜艇,改变了常规潜艇航速缓慢、几十分钟就要浮上来换气的尴尬局面。 直接把潜艇从下水道级别提升到了T1级别。 但其实对于海上舰船,核动力和常规动力的差别,虽然大,但这差距不仅存在于优势上,也存在于劣势上。 核动力并非想象的那样一本万利。 核动力最主要的优点,最直接的就是几公斤的燃料可以让舰船绕着地球转个几十圈。 而如果是常规动力的话,满打满算行驶一万海里就需要停下来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补给舰处补充燃料。.. 但核动力的缺点,也不容忽视, 在现在相对比较落后的核工业水平之下,如果真的将核动力这个半成品放在舰船上,那就充满了太多不稳定性。 为了保证核动力舰船的正常运行,舰员也同样需要掌握一定的核理论,以便于在航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后可以及时解决。 同时,核动力虽然可以保证二十年至三十年的航行需求,但一旦维修或者更换,将会变得极为麻烦。 如果说的更直接一点,丑国的核动力航母在设计初期,就已经确定了一件事,这个核动力航母是一次性产品。 等到核燃料耗尽之后,直接退役。 因为核动力航母在寿命将尽的时候,需要重回船厂“开膛破肚”的进行全面翻修并更换核反应堆,而这个成本,与再建一艘常规动力航母的价格相当。 所以从这点上来考虑,用07型驱逐舰,来搭载核动力,不能说是异想天开,简直是痴心妄想。 但是,首先要声明一点。 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世界当下的核物理研究成果中的。 在核工业这个课题上,哪怕是丑国和沙苏,都也只是初学者。 核工业领域,就像是一个尘封数十亿年的老院子。 人类目前为止,也只是在这个老院子中找到了两间房。 沙苏、丑国算是先行者。 但到目前为止,他们只是刚刚撬开了核聚变和核裂变的大门。 但门内杂草丛生,荒无人烟,连一条可以下脚的路都没有。 这些先行者一边劈着荆棘,一边开拓着道路。 最终在这个院落里找到了两个分别名为核电站和核动力的房间。 这两条路,只是这个老院子重现天日后,出现的第一条路。 所以没有人相信这条路是绝对准确的。 现在的应用在舰艇上的核动力反应堆,勉强可以称作是原型堆。 随着后面更多科学家的涌现,这个原型堆,也终究要被淘汰的。 而叶知寒,便是第二个开辟道路的人。 只是,从前世的1950年开始,当他在意识到核工业将对人类能源发生翻天覆的变化之后,便不再将自己的核工业发现放在论文上发表。 甚至所有计算的稿纸,也一并烧毁,以确保所有的创新构想和改进设计,只存在于一个地方—— 他的大脑。 最终,也如他所愿的那样。 这些成就若不能为祖国所用,那便随他一起烟消云散。 前世的烟消云散, 终于换来了今生的为国家所用。 叶知寒在有了打算之后,首先便对当下华夏所接收到的沙苏核工业体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现在华夏的核工业技术水平, 在第二机械工业部下辖的221厂和404厂建成,以及沙苏的核工业设备陆续到位之后,基本完备。 当然,这个完备的意思是,现在这些机器已经可以生产出能够应用于反应堆的核燃料。 但具体的生产制造以及让整套生产线有条不紊的运作起来,安全有效的进行生产,仍需要一些时间。 但在看了第二工业机械部上交的答卷之后,叶知寒仍旧是松了一大口气。 在整套核工业流程之中,铀矿开采、冶炼、精炼和氯化,以及同位素分离等过程,都已经完成。 剩下的燃料元件制造虽然只有基础发电原型堆,但不可否认,沙苏已经帮了一个大忙。 下层基础的支撑,给了叶知寒大展拳脚的机会。 真正让他头疼的,向来不是属于核工业的上层建筑,而是这最基础的最繁琐的基础核工业生产线。 如果完全靠独立自主的完成铀分离、铀氯化,铀浓缩……那光是这一套基础设施的研发,恐怕就要占去八成的时间。 如果这一套基础设施没有问题,那靠他大脑中储存的核物理知识,可以完成许多许多的上层构想。 叶知寒把701所和221所的资料放到一旁。 单独取出来一个新的本子,笔耕不辍的写了起来。 对于核工业上层建设的勾勒,是他最擅长的事情。 现在五院开枝散叶,五大机械工业部和上百个研究所、工厂都各司其职。 而他也得以从容的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一个框架。 一条路。 属于当下华夏最能走通的一条核武军工的道路。 但其实,哪怕是现在核武军工的设计,还是之前的纸飞机以及蚊香计划,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以末端军工体系为主导思想。 因为现在的华夏,哪怕在引进了沙苏工业体系的情况下,和沙苏以及丑国的差距,依旧非常明显。 以沙苏提供的基础核工业水平,华夏现在的生产线最多可以制造一个小型核电站。 因为我们现在的工业水平,虽然起步,但依旧停留在别人给什么机器,我们造什么产品的地步。 但,现在他要作的,就是把沙苏提供的工业体系中所能生产的所有产品进行一个汇总,然后重新组合成让我们满意的军工产品。 只不过现在的情况要比纸飞机、蚊香计划那时候强了很多。 因为那时候,我们只能生产桌子板凳。 而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生产基础的工业产品的能力。 所以选择也就多了许多。 叶知寒沙沙的写了一页又一页,但始终没有停笔的迹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