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院士重生:这大国梦,如你所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9章 功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巡航雷达的项目如果想要实现,就要求我们需要有一个海上基地。 想要有一个海上基地,就需要有一个常态巡航的雷达舰。 想要使雷达舰实现常态巡航,核动力就必不可少。 当然,叶知寒带着五院的所有家底兴师动众的过来。 为的当然不仅仅只是一个舰载核反应堆的设计。 更重要的是,核工业是接下来华夏军工桂冠上的明珠。 核反应堆的设计,是核工业最入门的项目。 同样,也是最适合这些学子历练的项目。 钱秉穹前些日子给他联系,反映了几个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人才,对于核工业的认识,普遍为零。 边研究,边学习,导致研究的进度极慢。 以至于现在整个第二机械工业部的核工业项目研究,全部是由钱秉穹、邓禾先、赵章顺等人自己单打独斗。 后面的人只能做一些非常简单机械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叶知寒才做出了亲自带出来一批核工业人才的决定。 在前往武汉的火车上。 所有人都还在趴着窗户欣赏祖国的焕然一新的面貌。 随着沙苏工业援助的落地,无数研究所和工厂拔地而起。 而这些研究所和工厂,出于运输角度考虑,大多都建在铁路旁边。 因此,当下的华夏发展扩张模式,是围绕着铁路展开的。 走了一路,所有人都惊叹了一路。 旅途的第二天。 等他们没有了闲情雅致,叶知寒这才把所有人召集到了一个车厢里,把这次“出征”的任务和目的,告诉了所有人。 反应和叶知寒的猜测没有区别。 所有人都是慌张和不可置信。 他们本以为这次出来是因为他们的脑子“笨”,所以来帮忙做一些出力活,比如绘制丑国舰船的结构图,或者测量一些数据。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居然是和核工业有关。 核物理,现在对于他们所有人来说,如同高不可攀的东西。 在得知他们肩负这样一个任务后,所有人很快就从刚开始的震惊,变成了担忧。 “叶院长,我们行吗?” “怎么不行,”叶知寒看着耷拉着脑袋的众人:“你们比丑国人少个脑袋吗?你们记得,我们华夏人绝不比他们差,他们能研究的,我们也一定能研究出来。” “嗯。” 车厢里发出了蚊子嗡嗡响的声音。 不自信的气息依旧弥漫在整个车厢。 “华夏能够崛起,靠的不是老天爷得天独厚的优待,”叶知寒道:“一百年的屈辱史,我们手里拿着的是一手烂的不能再烂的牌了。” “我们面前的每一条路,几乎都是一条死路。” “但要想让华夏好,要想让华夏强大,我们只能硬着头皮撞上去。” “把这条路撞烂撞开,只有如此才能让华夏继续前进。” 车厢里不自信的气氛稍微消退,每个人的眼中流露出了几分坚定。 “我们这些困难不算什么。” “只要叶院长你说能来得及,那我们就学,哪怕不吃不喝不睡觉,我们也一定学会它。” 叶知寒点头道:“这次只是学习核物理,这个已经是比较基础简单的了,大家不用太担心。” “我还有一点不理解。”叶知寒面前的一个年轻人礼貌的轻声提问。 叶知寒温和道:“大家有什么问题现在就说,现在解决,等到了武汉,就要全力以赴投入科研工作中去了。” 年轻人道:“我是京师大学物理系毕业,我不够聪明,但是在我自己的专业,我还是有足够的兴趣,我想如果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擅长来分配工作,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你的提议很好,”叶知寒摇了摇头:“但是现在不行,我们现在只能祖国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留给大家自主选择的机会很少,在此我也向大家道歉。”.. 他深深地向众人鞠了一躬:“如果华夏熬过这段困难时期,我叶知寒答应各位,到时候会根据各位的申请,将大家安排到各自感兴趣的岗位上去,但现在希望各位能够牺牲一下自己的爱好,以国家为重。” 叶知寒说完,随后看向眼前的年轻人:“你是喜欢物理?” “近代物理,理论物理等领域,很喜欢。”年轻人挠了挠头,不好意思道:“本来我在机电学部,但兴趣越来越低,所以我大二那年转了专业,到了理学部,我兴趣很不错。” 或许是理工男的通病,又或许是紧张,这位年轻人说话吞吞吐吐,倒显得有几分愚钝。 但叶知寒还是认真的承诺道:“我记得了,我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院的院长关系很好,等到华夏的核工业成熟,等到原子弹、氢弹项目完成,我介绍你进中科院。” 年轻人有些拘谨,急忙摆手摇头:“我自幼对民族所受欺压有切肤之痛,为了祖国的安全,我愿意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祖国的需要大于我的爱好。” “谢谢你的牺牲,”叶知寒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 年轻人道:“我叫于勄。” 叶知寒轻拍的手掌在那一个瞬间僵硬了一瞬。 他的脑海不断的浮现出曾经他在华夏上空,所目睹过的一切。 大脑中不断闪烁着华夏氢弹在戈壁滩炸响的哪一个瞬间。 只是天空太高,同他一起俯瞰华夏的英灵,无法得知那个铸造共和国利剑的功勋是什么样貌,叫什么名字。 但他知道,一定是一批如于勄这般,将祖国需要放在第一位的仁人志士。 “好,于勄,我记得你了。” 叶知寒说完, 又有一位学子开口道:“叶院长,我也有一个问题不理解,前些日子对于制导方案的问题,明明筛选出了一批思维更加活跃的人才,” “其实相比之下,我们知道我们是有些愚钝的……” “为什么不让更加优秀思维活跃他们来从事更加困难的核物理研究,他们或许进度会比我们更快一些。” 叶知寒向这位学子,然后又看向众人。 很显然,这也是所有人都不太理解的地方。 叶知寒有一个准确的理由可以答复,但他又不忍心告诉他们真相,只能含蓄的说道:“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这简短的一句文绉绉的话,背后是隐姓埋名的不知道多少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