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院士重生:这大国梦,如你所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6章 日内瓦会议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当然。 眼下完成的图纸只是玲龙一号小型裂变反应堆的简单流程图。 一个框架。.. 从宏观层面上来说,这样的闭环循环系统,可以解决裂变反应过程中的所有问题。 但这还不算结束。 现在叶知寒做的,无非是写出来了一个题干,留出来了几个括号。 接下来的填空,同样也是关键。 次日。 叶知寒将所有人召集在一起,进行任务的分发。 舰载核裂变反应堆项目,对于华夏而言,难度相当于“撬动这个地球”。 而叶知寒现在已经给出了一个支点和一根杆子就能撬动地球的理论。 接下来,怎么去寻找这个支点、去制造这个杆子,就需要靠他们了。 从控制棒、驱动机构以及凝汽器、汽轮发动机的所有原理,以及需要达到的效果,他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一个舰载反应堆项目,细分下来之后,又分成了将近十几个小任务。 平均下来,每一个任务的执行人数大约在五人到十人之间。 叶知寒看着这一批五院院士,语重心长的进行最后的教导: “你们是五院重点培养的军工人才,从我的角度出发,我是希望在若干年之后,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独当一面的人物,” “所以,这次的任务,对你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五六个人,负责一个项目,讲实话,时间不够,精力也不够。” “如果只靠你们几个人的力量,在三个月内是完不成任务的。” “但是,你们记着,你们现在身处五院总部,” “五院是华夏的盔甲和利刃,” “五院总部是华夏军工的心脏,” “对你们来说,需要培养出来的能力,并不是能够制造出来一个精密的仪器、切割出来一个方方正正的钢块,” “而是能够统筹全局,将流经华夏身体每条经络血管的鲜血,进行疏通、调配、提速。” “五院的发展,需要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也需要仰望星空的运筹帷幄,” “资源整合,是你们完成这次任务的关键,” “五大机工部,数百多座研究所和兵工厂,都是你们的资源。” “怎么调配,怎么组合,是你们首要考虑的目标。” “我就简单说这些,接下来的时间,就看各位了。” 所有的布局结束。 核动力舰船最后一块拼图完成。 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了起来。 星火计划共计三百多个研究所和工厂,进入了满载运转状态。 所有的进度和信息,化成无数封电报,密密麻麻的填满了叶知寒的整个屋子。 有喜有忧。 三百多个研究所,任何一个问题,叶知寒都要及时给出解决方案。 但即便如此,进度依旧只是和预期持平,并没有丝毫提前的迹象。 越是高精项目,推进的越发缓慢。 其实他们什么都没有做错,可就是无数次的陷入自我怀疑和内耗中去。 因为他们所做的每个项目所做的只是巨大工程中的某个步骤, 可就是这些步骤,组合之后,将会是世界各大强国都未能做成的事业。 许多人都在心里嘀咕着一句话:真的能行吗? 华夏的科研人员有着他国科学家绝无仅有的艰苦和拼搏,但唯独少了一些自信,常常会妄自菲薄。 或许是落后的久了,竟觉得落后便是应该。 若是追赶,倒还有动力。 若是赶超,则犹豫不决。 叶知寒知道,上百年来的落后,打心底而生的不自信,只能让他们自己打破。 索性,打破这个枷锁的契机,马上就会到来。 两个月后。 日内瓦会议召开。 华夏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亮相国际舞台。 翔宇同志带着上百人的代表团,展示出了年轻共和国的风貌。 回忆主要围绕百济问题和印支问题展开。 参会除了苏、丑、瑛、珐和华夏五大国之外,同这两个问题有关的其他国家也派出了代表参与了会议。 但是实际上在回忆开始之前,所与人都知道。 这谈判桌上,和这两个问题有直接关系的国家,没有丝毫发言权。 而五大国的谈判,也终究会以为利益冲突而不欢而散。 在会前,所有人便也都知道了这个会议的别名—— 战前动员会。 所以,在会议开始的第一天,会场的氛围就剑拔弩张了起来。 不可调和的矛盾,怎么谈也没有效果。 但翔宇同志和华夏代表团成员,依旧在各国代表团之间来回游说。 不是为了说动他们放弃利益。 只是帮他们降降火,让会议得以继续进行。 于是,日内瓦会议就在这么诡异的状态下,一直持续了下去。 每次会谈,都以巨大的利益矛盾结束。 象征友谊的轮船,在每一次会议结束后,都已经陷入了即将解散的边缘。 可在华夏代表团的努力下,总能维修到勉强可以再航行一天的地步。 于是,就这么摇摇欲坠的外交关系下。 日内瓦会议,便艰难的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 三个月的时间。 五院第一次军工计划的交付,已经超过了截止时间两天。 故宫方面,子任同志一直守在电话前。 但他只是点燃一根香烟,眯着眼睛坐在电话机旁看报纸,没有去主动询问。 但他没有心思看报纸,一个上午也未能读完一个头版。 他也没有心思抽烟,往往烟已经燃到头、烧到手了,他才想起来抽一口。 他的心思都在五院的消息上。 翔宇同志每天都有发回执过来。 一个月的时间,华夏的代表团,忍气吞声了一个月。 无论是百济问题还是印支问题,无论是沙苏还是丑珐英,直接利益关系最严重的,无疑是华夏。 可为了保证会议的进行。 华夏到目前为止,这只是和稀泥一般的进行简单的抗议,然后不了了之。 从翔宇同志,到每一位外交官,所有人心里都憋着一肚子气。 想要同那些趾高气扬的列强唇枪舌战,想要义正言辞的告诉他们现在的华夏已经不是1901年的华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