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贵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0章 东安城中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傅二出城后便直奔东安城外的山林之中。 傅敏珂正带着一部分人在山里安营扎寨,查探这边的山林地势,以寻找通往东境城的密道所在。 傅二过来的时候,傅敏珂很是惊讶,“你怎么这么快就出城了?” 傅二行礼道,“回禀大小姐,姑爷已经安然进城了,不过姑爷派了属下出城来试探,跟大小姐您禀报城中之事。” 傅敏珂脸色凝重,“现在城里竟是如此严峻吗?” 傅二立即将他们进城和他独自出城时的情况讲了一遍,随后又将傅昌和萧承宗在城中打探到的情况讲了一下。 傅敏珂抿唇,“我知道了,我这就传信进京,告知陛下。” 傅二:“大小姐,那属下可要再回城?” 傅敏珂想了想道,“等等吧,我还有事要吩咐你去做。”看書菈 “而且,你找的理由,本就不能马上进城。” 都说了是要回家,怎么可能才一天就又回来呢? 最起码要隔几天再说。 傅二明白。 幸亏他们的户籍都是西疆那边的,所以现在,他们就算隔几天回去也不会引起城里的人注意。 但傅敏珂还是让他带着人去城外不远处的山林看着,她要试探给城里的萧炎峰传信,试试看城里有没有人射杀进城的信鸽。 * 萧炎峰在城里也没闲着,以开设商行的名义,先是去了府衙之中寻找司商司里的小吏问清这里开设商行的规矩,以及需要办理的手续。 结果却发现,这里的商行开设,跟大宁其他地方并无区别,甚至是完全按照《大宁国律》上制定的《商律》中的条款来行事。 如此宽松开明的府衙,傅昌见所未见。 正常来说,一城府衙,那其中的官吏都是想着如何从商户这里获得更多的商税,如此才能让当地的经济繁荣或者说是政绩好看。 这样他们才能得到吏部好的考评,以期能往上升迁。 所以,各地府衙,其实都有专门为当地设定的当地的律法,这些律法跟《大宁国律》一样,都是需要遵守的。 有的知府制定的律法规定不符合实际,那也有巡察司的巡察御史会上奏本弹劾,吏部自然会派人过来核实,然后再将那位知府给罢免了,换一位能制定适合当地律法的知府来。 同样的,要是接任的知府发现上一任的知府所制定的律法规定有问题,那也可以上奏弹劾,依然会有内阁,吏部等部门的官员负责核查,然后再处置那位制定错了律法规定的知府。 甚至在县一级,县令都能以当地的民风或者是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当地的律法规定。 这也都是为了各地官员能够因地制宜,施行实政,而非是高座衙堂脱离现实管理慵懒。 总之,这些都是大宁太祖为了让天下百姓能过的更好,才制定下来的规定律法。 但现在,东安城这里的府衙,竟然全部都是按照《大宁国律》来施行的,那说明了什么?说明这里这么多年以来,或者说,有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是这么做的。 那那么多任的东安城知府,他们就没有一个人想过改变吗? 傅昌想到这里,便又含笑试探了一句,“东安城可真好,这里律法施行的如此开明,不知知府大人可是东安城本地人啊?不然,如何会有这么好的心怀。” 司商司的官吏含笑道,“那倒不是,不过是咱们正东道的都督为人开明,所以才会定下这般规矩。” “而且,咱们《大宁国律》上的律法已经是很严密了,实在无需再制定多余的律法规定。” 傅昌笑着奉承了一番,那官吏果然是笑容都真诚了许多,跟傅昌又说了好些,比如那处商铺比较好等等。 傅昌自然是感激地再三道谢,等询问清楚了,这才离开了府衙。 回到客栈客院之后,他便立即将这情况跟萧炎峰详细地说了。 萧炎峰挑眉,“他说的是正东道的都督?” “是,二爷,听那位司商司的官吏所言,这东疆,恐怕是在这正东道的都督的控制之下。” 萧炎青嗤笑,“你错了,东疆一共有两道,正东,东西,两道都督难道都会插手各地城池的府衙的知府所为不成?” 傅昌瞬间明白了过来,“那二爷,这东疆,难道还有比一道都督的权柄更大的人吗?” 萧炎青沉思一会才悠悠道,“这自然是有的。” 比如说东疆的东境城元帅府里的元帅! 也就是东疆海陆两军的统帅——石振宏。 是的,东疆因为临近东边的东兰海,所以这里的东境城是有海军的。 而且,这石振宏,他认识。 或者说,他还曾跟这石振宏算得上是师兄弟。 石振宏原本是北疆军中的百夫长,是老王爷看出他有训练海军,打海战的天赋,所以就让其到了京中的海陆书院中读书,海陆书院乃是京中唯一的一所专门教授军事的军事书院。 这里汇聚了军中所有曾经带过兵,打过仗的将领勋贵,专门为了大宁培养年轻的军事人才。 曾经老王爷也曾在这里教授过军事课程。 萧炎峰也在其中读过书,甚至,他还跟石振宏一样,也学了海军训练和海战战术的课程,还跟石振宏拜了书院中当时最有名的大宁海军统帅安澜国公为师。 安澜国公是先高宗时期的东疆海陆两军的统帅,也是他带领大宁海军彻底打退了瀛倭国的百万海军,甚至彻底打到了瀛倭国京都境内,将其当时在位的昊仁大王给俘虏了。 安澜国公的功劳,比之当初太祖时期的镇海国公也不遑多让。 因而,当时的先高宗便册封了这位寒门出身的海军统帅为安澜国公! 萧炎峰和石振宏拜在他的门下后,便跟随其前往了东疆东境城中学习了三年的海战。 后来,他们一个继续从军,却从北疆军换到了东疆军军中,又一路立功升迁,到了如今的东疆统帅的位置,一个却从朝中退出来,迷上了修道,隐居在了京郊的长宁峰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