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睁开眼:上门老婆要饿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三章 雪灾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两人一道骑着马直奔皇城,路上罕有行人。 进了太极殿,外面的风雪和寒冷顿时一扫而空,充斥着浓浓暖意。 叶牧打眼一瞧,六部主官都在,告病许久的丞相也来了。 看到他进来,几位大员有些惊讶,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户部尚书郑弼时继续起了他的汇报。 “然冀州西北之地,常年冰雪不消。此次冬日来的比往常更早,咱们在京城也能感受的到。” “所以这样导致了冀州今年的寒冷和大雪比以往更大也更剧烈。” 叶牧这才明白过来,皇帝召集他是什么事情。 当下他不敢怠慢,急忙凝神静听。 郑弼时接着道:“正因为此,所以冀州今年遭遇了罕见无比的特大雪灾。而微臣今天收到的消息,乃是十天之前传来的。” “耽搁了这么久,相比冀州那边的情况恐怕更加不容乐观。” 皇帝叹了一口气,声音沉重的问道:“郑尚书,冀州那边怎么说的?” 郑弼时拱手道:“根据冀州刺史孙念平的消息,十日之前整个冀州就遭遇了雪灾。狂风席卷白雪皑皑,各地道路均被大雪覆盖。” “孙念平发现事情不对,急忙派出了信使前往各府传递消息,让他们及早做好赈灾准备。” “然则冀州本就苦寒贫瘠,再加上此次大雪来的十分突然,所以各地官府恐怕也是力有未逮。” “如此一来,官府不能及时救济,百信们想逃命也会被严寒和大雪拦住去路。不用他们传回消息,恐怕各位也都能猜到会是一幅怎能的凄惨景象。” 听完郑弼时的叙述,朝臣们纷纷变了脸色。 顾文昭更是阴沉着脸问道:“冀州各府存粮几何,是否够本地百姓赈灾之用?” 郑弼时沉吟了一下,脸上带着苦笑:“顾大人,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冀州本地的存粮,各府官仓恐怕只够半月之用。” “而且,这还是最好情况下的猜测。要是再算上瞒报亏空、贪污腐败,恐怕正儿八经的实数也就是一半左右。” 顾文昭顿时须发皆张,满脸怒火的低吼道:“该杀!统统都是该杀的狗官!” “这群王八蛋根本就不在乎百姓们的死活,他们有什么脸面还在朝为官?!” 这句话骂的,让在场不少人眼神闪烁。 他们算起来也跟冀州的官员们差不多,吃拿卡要贪污受贿一个不差。 骂了几声之后,顾文昭总算还是明白正事更重要,当下开口道:“陛下,还请速速下令派人前去冀州赈灾。” “继续拖延下去,百姓们死伤无数不说,一旦被有心之人暗中煽动,必然又是糜烂一州乃至天下的反贼。” 皇帝自然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毫不犹豫的开口问道:“郑尚书,户部存粮几何?” 郑弼时苦着一张脸,在众人的注视下面红耳赤的道:“回、回陛下,户部太仓存粮不过、不过十万石左右。” 话音落下,没等皇帝开口,顾文昭的眼珠子都快要凸出来了。 “十万石?!” “郑弼时你别在这里大放厥词!” “年中太仓清算之时,你报上来的数字可是足足有存粮八十万石,怎的现在只剩这么一 点儿了?!” 郑弼时张了张嘴,满脸的羞愧之色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你倒是回答老夫啊!粮食呢?那么多的粮食呢?!” 顾文昭愤怒的咆哮着,就差冲到跟前揪着郑弼时的领子。 珠帘之后,皇帝的心狠狠沉了下去。 他深吸一口气,忍不住带着怒火问道:“郑尚书,回答顾大人的话,粮食呢?!” 郑弼时期期艾艾半天,最后双腿一软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陛下,老臣,老臣对不起您啊!” “当初太仓存粮不过四十万石,老臣为了躲过考绩,所以多报了一倍。” 皇帝不禁怒极反笑:“哈哈哈,好,好啊,你们可都是大魏、都是朕的好臣子啊!” “朕问你,就算你报了一倍,那仓中不是还有四十万石粮食呢?哪儿去了?!” 郑弼时抹着眼泪哽咽道:“陛下,发军饷、赏赐大臣,再加上官员和勋贵们的俸禄,粮 食消耗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再、再说,还有许多官员各种瞒报虚报讨要粮食,微臣也无可奈何,总不能每一件事 都去查个清楚再给粮食吧?” “所以、所以时间一长,太仓之中自然空虚无比。” 皇帝颤抖着手指着郑弼时,张了张嘴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大魏朝廷自上而下已经彻底的烂了根子,没有一处是清廉公正的所在。 即便他是皇帝又能如何?依旧改变不了这种局面。 叶牧听着郑弼时和皇帝的对答,心中不禁五味杂陈。 百姓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这些官员们却夜夜笙歌酒池肉林。 如此压迫之下,怪不得每天公文中到处是造反的消息。 就这,恐怕还是各地主官润色掩盖后的事情。 至于真正的情况,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 以前他虽然觉得大魏风雨飘摇,但总归这么大的体量,至少还是支撑几十年的。 可现在看来,他的推测显然有些过于乐观。 连皇帝眼皮子底下的太仓都能搬空,还有什么事情是这些国之蛀虫们不敢做的? 一想到这里,他不禁心情更加沉重。 想要改变大魏百姓们的生活,真不是一个简单的活计啊。 那些既得利益者们,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来阻止他的变革。 前路漫漫,理想无期啊。 叶牧心里感叹的同事,朝堂上又有了新的变化。 郑弼时说出实情后,不少官员们纷纷开口帮他说话,表示各种各样的支出和消耗的确花费巨大。 虽然他谎报存粮有错在先,但眼下还是赶紧先解决冀州的事情最为重要。 至于这些人中有多少是真的忧心百姓,又有多少是害怕将郑弼时逼到绝路之后将他们自己牵扯出来,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皇帝按捺下心中的怒火,跳过这件事情和群臣们商量赈灾之事。 不过他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 等到此事过后,绝对让这个无能之辈吃不了兜着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