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争霸从百户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2章 先抱紧皇帝的大腿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天庆四年,十一月一日。 天气已经冷了下来。 定远城内百姓的粮食都已经收割完毕。 今年虽有旱灾,赖于柳云花费大量的银钱人力物力修建了完善的水利,百姓们的产量并没有遭到太大的打击。 除此之外,定远城内物票制度开始推行,并且物票亭岗被划为警部名下管理。 定远城境内,三个千户所已经完成扩建,三个千户所先是照原面积向外扩张,城墙以及防护措施修建完毕后,老旧城墙拆除,将城内连接成一块。 不过,新扩建的部分许多房屋设施还没有修建完毕,很多新进流民只能搭帐篷度日。 而那些百户所以及烟堡墩堡,同样按照这个形式来扩建。 最终三个千户所达到了柳云千户所容纳一千五百至两千户,百户所容纳三百至五百户,小堡容纳三十至五十户的要求。 不过就是没有那么多的百姓来填满这些所堡罢了,现在柳云手下不到六万百姓,还有两万五千是新入饥民。 这些饥民在柳云推行的政策下逐渐成户。 柳云规定,那些新入流民,至少两人以上才可为军户,若是因家中有人战死或者因公牺牲而人数少于两人,依旧为军户。 成了军户才有田地分下。. 至于那些未成户的,称之为散户,为民户,民户没有田地发下,官府也不发放粮种耕具以及耕牛。 他们可以支摊子摆卖,可以应定远城官府招聘去修路,去开垦荒地等等,也可以帮军户人家耕种,这些都是他们的收入来源。 至于工匠医士等有一技之长的,则为匠户,这些人也都是没有田地分下的。 但他们暂时还不怕没有活路,凭借他们的手艺,足够一家老小生活,手艺出众的更是可以受赏赐。 柳云虽然不强制饥民们强行成户,但这个政策表明了,成户转为军户是他们最好的出路。 至此,定远城内一共有军户八千余,共计军户百姓四万三千余人。 这样柳云手下就有可用军壮加精锐共八千。 其中脱产精锐三营共计两千零四十三人,骑兵营两百人,亲卫队三百人,余下的五千四百五十七人为屯田军壮。 而剩下的一万多名民户或者匠户,每户抽调一名适龄青壮为预备役,半月操练一次,一次两日,派军士指导他们军列军令军规。 操练期间,保证伙食足量,第二日会有肉食供应。 家中没有适龄青壮的则不需要抽人操练。 若是那些散户,只有一人,又是适龄青壮的,同样需要参加操练。 要是不满可以提出,不想呆在定远城内,柳云也不勉强,不过在定远城内所有的一切那肯定是带不走的。 而那些故意逃避操练或者不想让家中子弟前去操练而将子弟送往别户名下的,家中皆罚。 先除去户籍没收所有家产,一家老小就准备在工厂内或者黑山内当苦力当到死。 若是一甲中有这样的百姓,邻里知晓情况却不上报,故意帮忙隐瞒的,以同罪论处。 还有一种情况可以免除操练,那就是身体有残疾或重大疾病,平日里小跑两步都不行的。 这些人需要到甲长里长医馆三处开具证明,再让邻里做保,最后到警部核实。 警部核实无误,送由军队内上报,军队再派人核实,一切无误,即可免练。 若是最后一步军内派人核实,发现有瞒报情况,证明册子上,所有作证做保的,皆罚。 现在的柳云才是真正做到了全民皆兵,非常时期行非常事,柳云不担心那些受操练的预备役有怨言,要知道,定远军的伙食可比他们家中好上不少。 更别提第二日还有肉蛋给他们食用,两日口粮依旧是按照一日三餐标准供应,柳云对于军士们的待遇还是非常重视的。 这样的制度也迫使不少散户青壮成家立户,柳云不管你是在定远城境内找适龄女子,还是到别处去‘拐带人口"。 想要在定远城境内生活,那就遵守这里的规矩,柳云不敢说自己让 ..手下百姓们生活过的有多好。 但是起码他们只要肯干活,那就饿不死,只要勤奋能干,那就有清明的上升空间。 只要敢拼命,那就有大把大把的军功等着,也不会,也没人敢在军内贪墨功劳。 那些在境外娶回老婆的,柳云还有银钱赏下。 就取回一个老婆,赏银一分,要是娶回的老婆贤惠,知道怕你累特地拖家带口,免去你辛劳给你带回两个娃的,照样按照一人一分银钱赏下。 散户女子招人入赘定远城内同样如此。 不过这些人入了定远城内,那就要安户了,那就是定远城的人了,不然是不允许长时间呆在境内的。 户籍的事情,柳云自然会解决,要是那个男子或者女子带回一大家子人,当地不肯放松户籍的,柳云自会派人前去交涉一番。 相信凭他宣武将军,同守备的面子,区区几口人的户籍还是值的。 柳云曾经将此举称之为伟大的‘拐带人口"计划,先人口,再地盘。 这两样东西是基础,基础打牢固了,才能继续向上搭建,有了人口没地盘,那就去抢,有了地盘没人口,那就自己躲在被子里哭去吧。 当然,柳云也在等,等符星调任的那时候,现在自己可以管理的地盘还没有那么大,只有成为了真正的守备,那幽云州这块地方,就是他一个人说的算的。 当然,曾道全说的也算,当地世家大族说的暂时也算。 至于皇帝,那肯定说的算,什么天庆帝,那就是柳云他失散多年的干爹!他说话必须管用。 起码柳云现在还需要抱住皇帝这条虽然看着粗壮,实际力用大了就要扯断的腿,还不能嫌弃上面全是腿毛。 不过下面人干不干,那就不是皇帝能知道的,反正我们听你说了,也表示会遵循皇帝陛下你的意思去做,那就够了。 表明功夫先给他做足来,这天高皇帝远的,在这形式下,谁又会真正去追究这些,大家都忙的往自己口袋里捞钱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