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逃荒路上,我用空间娇养腹黑小将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六十七章 斟酌考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他将羽箭插入了箭壶里,吩咐农妇,“去取点酒来,咱们喝点。我在庐州,连口热乎饭都吃不饱,快饿疯了。” 农妇就笑着去拿。 她拿了一壶酒过来,又递给了朱仲钧三只碗。 朱仲钧倒满了酒。 “我这次来,还顺便打听了些消息。庐州王府有个叫司笺的谋士,此人很厉害,他曾经在皇宫里伺候过皇帝。”朱仲钧慢悠悠开始斟酌词句。 农妇就惊讶瞪圆了眼睛。 她的表情里透露出震撼与惊讶。 “司笺?”她喃喃道,神色复杂,“这是谁啊?” 朱仲钧道:“你忘记他了吗?他曾经是陆家的幕僚。后来,他投奔了庐阳王。” 农妇愣了半晌。 半晌,她突然笑起来,笑容里透出几分冷漠:“原来如此!” 朱仲钧蹙了蹙眉。 他盯着农妇,似乎要看透什么。 农妇笑着掩饰自己的心思,道:“这位陆公子,您既然来了庐州,怎么没见您去找司先生呢?” 朱仲钧道:“我已经有了计划,我需要时间筹备……” “陆公子,这件事您得抓紧啊。”农妇语重心长,“庐州王要造反了,朝廷迟早会知道。陆家的人在庐州王身边当差,陆家也跑不掉。我劝您一句,趁着陆家还不至于完蛋,赶紧收拾细软,逃之夭夭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陆家虽然是江南第二富贾,可惜根基浅薄。陆墨的哥哥们不堪大用,陆家注定要完了。陆公子......” 农妇絮叨了好一阵子。 朱仲钧听得烦躁,道:“陆家不会完的。” 农妇脸色微敛,道:“这么说,陆公子您是铁了心了?那好,陆家交代给我们的差事,我们尽量办妥,您不必操心。” 顿了顿,她又道,“我们夫妻俩,不敢奢求陆公子您什么。您别怪我多嘴。这件事是您娘亲的主意,您应该听她的吧? 她说了,要保陆家平安无事,要是您不听她的话,我们全家都要遭殃了。陆家没有了,我们也落不到好。我劝您,赶紧逃走。” 陆墨沉吟不答。 农妇就叹了口气。 她低垂了视线,转身欲走。 朱仲钧喊住她:“你等等。” 农妇脚步微怔。 朱仲钧对她道:“你告诉我,这次陆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娘亲是怎么被抓走的?她现在怎么样了?” 农妇的脸色更加暗淡,她缓缓吐了口气,道:“您还是别问了吧......” 朱仲钧皱眉。 农妇又道:“陆家不好招惹,若是被人发觉了蛛丝马迹,我们一家人活不成。王爷您不要再问了......” 朱仲钧心里越发不安,问:“陆家到底遇到了什么事?” 农妇却依旧不肯说。 她只管把锄头放好,转身离开了后院,往前院去了。 朱仲钧独自坐在树荫下。 他的目光望着远方。 这里离庐州王府最近,陆家就是在庐州城里。 他心绪不宁。 “我要查清楚,陆家到底出了什么变故。”朱仲钧暗忖道。 这天傍晚,陆家老爷回来了。 他一整天没吃东西,急匆匆去了书房。 他的书童跟了上去。 “老爷,您怎么一天都没吃东西啊?”他担忧不已。 陆老爷挥手,示意他噤声,然后坐在窗棂边,推开了窗,点燃了香炉。 香雾缭绕,袅袅升起,遮挡了陆老爷苍白的脸。 “这么久,庐州城没有任何风吹草动,我以为陆家能够安稳度过,谁料到居然出了这种乱子!”陆老爷声音颤抖着,恨恨骂道。 他心疼钱财,更心疼儿女。 这么多年了,陆家积累了许多钱财。 陆家在豫州和江南有宅子和店铺,银子源源不断从陆家运来京里,又卖到了江南各地。 “老爷,咱们不要钱了,只要人好好的,就足矣!”书童劝慰陆老爷。 “哪里有那么简单!”陆老爷咆哮,“陆家若是败了,我们全部都得死。我们这一辈子的辛苦和努力,都付诸东流了。” 他痛心疾首,捶胸顿足。 书童吓傻了。 他站在那里,不敢吭声。 良久,陆老爷才稍微平静了下来,坐到了椅子上。 他闭了闭眸子,脑海中掠过了一幕幕画面。 他的父母早逝,他寄居在姑姑家,读书识字。 姑姑对他极好。 姑姑的丈夫姓陈,比陆家的祖宗辈分要高,算是陆家的族叔,所以他称呼陈老太太为姑姑。 陈老太太膝下只有两个孙子,一儿一女。 陈大郎十八岁就考上了秀才,陈老太太非常高兴;而陈小姐十五岁及笈,嫁给了陆大少爷。 陆家和陈氏一门结姻亲,陆老太爷乐呵呵的,逢人皆夸赞。 陆大奶奶则非常嫉妒陈氏。 她的孩子秦月颜是庶出。 秦月颜从小性格懦弱,胆小怕事。 而秦月颜的兄弟陆砚,则是个纨绔。 陆砚喜欢调戏丫鬟们。 秦月颜想阻止。可她的兄弟不买账,总是调戏丫鬟。 秦月颜忍辱负重,甚至不顾名声,去教训陆砚,被他的乳娘拦了下来。 陆砚就恼怒。 秦月颜的母亲,又病了一场,陆老太爷怜悯她,给她拨了几个粗使婆子,供她驱使。 秦月颜的日子并不好过,陆砚欺凌她。 陆家的下人,都不待见她们姊妹。 秦月颜的母亲病死了,陆老太爷也病逝。.net 秦月颜的兄长继承了爵位,却不学无术,只会仗势欺人。 她们母女的境况越发艰难。 直到秦月颜的弟弟陆墨,渐渐长大。 秦月颜带着他,在乡下住了十年,终于熬死了兄长。 而后,秦月颜把陆砚送进了监狱,让陆砚受尽牢狱之灾。 陆家彻底垮台了。 秦月颜带着弟弟,隐姓埋名来了京城。 他们的生活很拮据,但是秦月颜和弟弟相互扶持。 秦月颜做了官,却也不能养活陆墨。 后来,陆墨娶妻生子,生活稳固了。 秦月颜的日子也慢慢好转。 她不愿意搬走。 因为陆墨的官职不大,他俸禄低,养不起家里。而他们一家三口,在京郊的庄子里租赁了一幢宅子,勉强温饱。 他们一共花费了十六万两。 其中,陆墨娶媳妇的钱,是秦月颜出的。 秦月颜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私房钱,给儿媳妇置办了嫁妆,给女婿买了田地、铺面,让他们好生赡养陆墨的妻子和幼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