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滑里,丛澜就算摔惨了,她还是可以夺冠。
于谨:“图个自己开心。”
屋子里的人:“……”
于谨捏了捏自己的鼻梁:“你为什么要跟脑残共频道呢?他们什么时候做过正常人可以理解的行为?你看看这次的裁判组成员构成,全是北美系的人。”
连个中立的认真打分的裁判都没有,丛澜的小分表里一堆+2,很少的+3。
跟上个赛季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他们不是乐意造神吗?这十几年女单出的明星选手不少,世纪之战热闹得很。”有人道。
于谨:“你也说了,造神。他们想要的是属于自己的神,丛澜是谁?中国运动员,她拒绝了与ISU最大的赞助商的合作,全球最大的娱乐经纪公司在她这里吃了多少闭门羹?这两年她冰演只在国内,北美这块儿只有冬奥之后来了一次,其余的连代言合作都没有,你觉得国际滑联这群人能对她有什么好感?”
论商业价值,丛澜现在是花滑第一人。
论给ISU带来的收益,她还是第一人。
但她本可以给ISU相关利益方带去更多效益的,可是她没有。
一个在花滑里是劣势的国籍,一个拒绝合作的运动员,一个凭借自己能力一举成神的女单第一,对ISU的价值并没有冰迷们所想的那么重。
因为他们控制不了。
于谨:“如果,我是说如果,接下来有女单能出3A和四周,丛澜就会快速成为被打压的对象。远比现在更甚。”
丛澜已经是成熟体了,一个无法被控制的人。
但现在,若有新的有潜力的女单选手出现,那么,在她尚未成长起来的时候,直接插手去管、去控制,用丛澜铺路,ISU将会得到他们想要的“神”。
祁寻春:“可丛澜不只是会跳。”
于谨:“所以我说,接下来会很关键。平昌这两年我们没有办法高枕无忧,张总那边不管用的话,以后的每场比赛都会是加拿大分站赛。”
每场比赛,都会面临如这场短节目一样的苛刻打分和评判。
于谨放了笔,揉了揉自己的手腕:“你知道,什么叫做鸡蛋里挑骨头了吧?”
祁寻春面无表情:“可太知道了。”
·
第二日,自由滑OP。
现场媒体众多,大家挤挤攘攘的,机器在规定区域内黑黝黝的挤在一处。
丛澜站在冰上靠在围栏边,跟外面的于谨凑到一起,平板上是丛澜的训练视频,翻页本上是她的编排路线和技术点。
于谨标注了很多琐碎的东西。
“他们既然打定了主意要挑刺,那我们就做到,让他们无刺可挑。”
丛澜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内,将自己的自由滑12个技术动作拆开来进行了基础练习,并数次往返与场边的于谨商讨。
【月半小夜曲:总觉得澜澜现在的竞争对手不是同场的女单选手,而是裁判。】点赞12000
或许一直都是,只不过以前被巨大的喜悦遮盖了。
也被丛澜的进步给挡住了。
她本就是付出十分努力只得到了五分的回报,而不是跟一些高贵国籍的选手一样,不论女单男单还是双人冰舞,三分付出十分收获。
“丛澜上个赛季的辉煌不是偶然,”于谨看着场地里一身黑色训练服的丛澜,跟林悦说道,“她一直在积累罢了。”
爆发得太突然,所以声势浩大。
如果她一直以来被正常打分,该多少就多少,也许上两个赛季之间的差距不会那么大。
于谨轻哼:“丛澜或许早就可以打爆国际滑联的历史纪录了。”
他看向了几十台随着丛澜动作而移动的摄像机。
它们就像是追寻着阳光的向日葵,丛澜在哪里,它们就朝向哪里。
场中分明有六个人,录制OP的画面里,却总以丛澜为主,仿佛他们是专门来拍摄丛澜的单人赛事纪录的。
第293章倒竖拇指
丛澜杀疯了。
上一次见到她这个状态,还是在索契冬奥,短节目被迫落后,她在自由滑奋起直追。
稍后又在世锦赛上演了连续剧,二次打脸ISU。
这回,面对着北美系裁判的集体围堵绞杀,她以clean姿态的《第二乐章》回应,用稳到让人窒息的4T和4S,向那群坐在裁判席的人宣布,她是已经十八岁了,但她还没有老。
如果说十五岁的女单源源不断,一成年就开始走下坡路逐渐退出花滑舞台,那么,丛澜会是这个例外。
温暖又傲然,酣畅淋漓的表演,无可指摘的技术动作。
冰刀滑过冰面,切割着冰层,现场能听到清脆悦耳的声音,就像是冰在开花一样。
丛澜每一次的内外刃变化,冰刀两侧溅起来的小冰花,她旋身时的肢体弧度,她留下的流畅弧线,在安静的现场中,《第二乐章》的音乐衬托着她而又不喧宾夺主,每一道“唰”的清冽,都恍如夏日冰水浇到大汗淋漓之上,让人身心舒爽。
眼睛看到的是顶尖运动员的魅力,耳朵听到的是丛澜参与剪辑的配乐,身体感受到的是她传出的风,满眼满脑子都是她,除了那抹红色,这个场馆里再无其他。
于谨说,你不是昨天没看见我们的燕式转变刃吗?好啊,那我就给你再细看一番。
丛澜本来在做变刃时的速度会较常人更快一些,她没有丝毫的吃力感,切换间的颤动就像是花瓣上的露水被清风吹落,不只是燕式转,联合转里亦是如此。
很多人都说,丛澜没有短板。
滑行、跳跃、旋转,三大项里她没有任何不足之处。
只不过,由于跳跃能力太出众,导致其余两项被大多数人忽略了而已。
早先,更有甚者以jumper来称呼她,并认为丛澜的滑行技巧比不上星野晴奈等知名日系女单,一直到现在都有人造谣,说丛澜出众的只是跳跃,其余两项并不是很好。
证据就是她在Jr时期的旋转和接续步的定级没有一直都是满级,有阵子国际赛时不时都会被定成三级。
他们还举例,说某某女单Jr都是四级从未下去过,尽管对方Jr期间没有很好的名次,几乎没拿过大赛前五。
但他们说,你看,丛澜就是仗着会跳,才赢得的这些荣誉,这对那些滑行和旋转好的人不公平。
为什么于谨他们对于打分会这么的气愤?
因为这些是被官方认可的赛事评价,是被记录下来的。
当时间走过,所有人都会忘记当时的情景,只能依赖这些数据去评判那一场比赛的盛况。
丛澜第一,可她的旋转三级,可她的接续步没有满级。所以她Jr时期也不算多强。
相反,别人没有拿奖,但人家的能力很不错。
总结,丛澜被你们吹上天了。
这就是有的选手被轻拿轻放,有的被紧抓猛打,所造成的影响。
【这是另一场索契】
【谁都能看得出来索契花滑的黑暗,谁都能分辨出来丛澜当初受到的不公平,但他们依然会说,你看,丛澜索契短节目是第二,她就是靠着不完美的自由滑,靠着高分值BV拉起来的差距,得到的这个金牌】
【现在不同的是,她哪怕被打压,短节目也依旧是第一】
【可实质没有变】
我该得的分数,为什么不给我?
我第一了,那是我厉害,这不是你们肆意双标的底气。
昂扬的音乐,钢琴与弦乐的统一配合,丛澜收紧躯体在空中旋转三周半,落冰后接Euler一周,再接3S。
在她第三跳落冰的刹那,全场沸腾。
女单的3A1Eu3S,连男单里都不多见的连跳,迄今为止也不过是两人将其编入了自由滑。
3A太难了,难得让人想哭。
但在丛澜这里,很早之前就变得游刃有余、信手拈来。
又是艰难的打分,一般下一个动作里会给出上一个动作的分数,可这个313在结束后许久,躬身转都完成了,编排步伐都要展开燕式巡场了,属于313的亮灯还是没有给出。
一直到丛澜的ChSq里燕式结束,她转体后接Hydrobding俯身靠近冰面,转播里的屏幕左上角12个技术动作对应的小方块才亮起了第8个属于313连跳的颜色。
绿色,完美。
GOE对应加分2.71。
一个很高的分数。
如果在以前,大家会欢呼,可现在,他们只觉得讽刺。
去掉最低和最高分,七个J裁里五人+3两人+2,平均后是2.71。
【就是说最高3最低2,九个人里有仨是眼瞎】
【我原来觉得2.71特别高,现在想想分明是有人要求严苛】
【想开点,万一是三人商量好了要拉分呢】
毕竟,花滑的评分规则里,是要去掉最低和最高分的。
【啊啊啊终于要结束了,还好还好步伐和旋转的定级都是满的】
【不一定啊,后面还有等分期间的复核】
丛澜在贴近冰面的时候,是以心脏靠近冰面的姿态做出的单足滑行,Hydrobding太要求核心能力,她将手臂舒展,用整个人去拥抱这块雪白。
【你们还记得她的考斯滕前方,左侧心口部分的造型是一颗心的演变吗】
【红色考斯滕,镂空的心,镌刻在冰上的痕迹】
【一场盛大的告白】
3F衔接着编排步伐的深情,她驾轻就熟地起跳,不足一秒的腾空时间里,像是一朵缥缈的花自冰上绽放又弥散氤氲到半空,重新凝结成丛澜,从虚幻变得真实。
轻盈落冰,小小的冰花是对这个自由滑的七个跳跃的总结与定格。
她从来不必像大多数花滑选手一样,用双臂来保持滑行中的平衡。
相反,丛澜的天赋异禀一向不止是跳跃,而是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