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4章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于是大家都兴致勃勃地等待着,想看INGS治ISU到底,想看一场有希望的比赛。 可是丛澜这里,变了。 姜意沉默了片刻。 张简方骂骂咧咧,说着说着连架子都不要了,直接开骂,说的脏话晋江都不让写。 姜意:“……” 张总你说人家生孩子没p眼也没指明是谁啊,不行的话我等等把这次请来的ISU官员名单给你瞅瞅,你指准了再骂,别做无用功啊! 张简方不知道自家财务主管在心里嘀咕这些,他气得头疼,在地上转了两圈就有点晕乎了,最后不得已又坐下。 【或许就是澜澜的这个3A没到满分的条件呢?咱们现在也看不出来,等等之后出图和慢放吧?】 【+3的条件就那么几个,合乐进出高远度起跳落冰姿态,七八个条件随便数,这个3A就没有一个不符合的】 【但是刚才那个森竹香织,是这个名字吧?她3Lo3Lo的时候都以为判存是有病,可INGS后期技术慢放时,确实她第二跳是存了的啊】 【对啊,还有那个泡菜女单金什么来着,她的3F3T平刃被抓了,也正常的啊】 【那你们怎么不说大鹅的IC的F也平刃了但是没被抓呢?阿美莉卡的Alice那个3Lz都成啥了,也没抓啊】 INGS揭开了水货们的遮羞布没错,但它也让男单里的Roman等人得到了清白,总被诬陷的存周、错刃,又或者其他的,只要技术合理合规,这次都被证明了他们没有错。 同时,INGS也让一直叨叨着“ISU这次怎么了该抓的不抓不该抓的瞎抓”的冰迷们,看到了有些被抓的错刃、存周、旋转失误等等真的都是失误该被扣分,这也算是侧面给ISU正名了。 可他们又不是无懈可击的。 因为有些错误被他们放过了,有些正确的又被他们压分或者抓错扣分了。 冰迷:真他大爷的不禁夸啊! ISU这场的打分和抓错显得格外混乱,让人摸不着头脑。 在这种复杂的前因之下,丛澜的3A被认可但是GOE不高没有满分,一部分当即就义愤填膺,因为她们相信丛澜的实力; 一部分则是想等等看,觉得也许ISU的裁判设备里有什么东西是她们当下没有看到的,丛澜或许这个3A只是肉眼完美,实际上有什么扣分点呢? 负责跟赛事全程宣传相关的组长詹吟:……朋友们,你们还是太单纯了。 张简方想要用INGS来给自家选手撑腰,他摆明了就是针对ISU和其他各国冰协,让他们注意点儿,别跟以前似的污蔑我们运动员的技术。 连丛澜都能被铺通稿,说她的T踩刃不规范,说她的3A其实只旋转了两周多压根就不是三周半,说她的pre才是隐藏式的过度大法……这些造谣的东西之广之深,没有人在后面操纵,傻子都不信。 更别说褚晓彤易儒他们了。 舒傲白俞寒在拿到比赛的冠军之后,在国内还要被一句“你们就是站着国籍说话而已,我就是觉得那个枫叶、大鹅的组合节目比他们强”,水军哪里都有,花滑圈半点都不少。 从去年的“我怀疑中国选手的INGS测算方式与国外选手是两套规则”开始,察觉到张简方小动作的其他冰协、运动员教练们、ISU的人,就已经在做准备了。 他们想破坏INGS的公信力。 或许这样一个新的系统没有什么公信力可言,但它既然是花滑部主推、央视采用,于观看直播的人心里,就天然有一份信任,觉得它是靠谱的。 这个东西用好了,对ISU未必不是良好助力。 就像是他们所说的,如果赛时用的是两套测算系统呢? 这样一来,哪怕一个技术漏子,只要INGS给的数据是超绝的,ISU给的打分是足够的,就算观众们有眼睛能看出来,也会被彻底捂死那张嘴。 ——他的跳跃五毒俱全,他的轴太歪了还特别乱,他的点冰是错的。 ——你瞎说!技术分析都给了ISU都盛赞他技术,你就是因为xx所以造谣! 张简方在这一年内接到了不少的合作邀约,也被ISU联络过无数次,威胁、利诱,软的硬的来了个遍,懂事儿的应该早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但张简方没做。 “落冰差60°的就不应该跟足周几乎半点不差的有同样的GOE!”这是张简方在跟乙方开会时说的一句话。 对,ISU规则里存周的界限是90°,四分之一周。只要不超过它,就不算存周不会被标小于号,也不会扣到负分。 只是周数不足会导致跳跃的滑出不顺畅、姿态出现问题、落冰质量一般,所以大家都在努力跳到足周。 4T四周1440°,pre180°,存90°,就只剩下了1170°也就是3.25周,而这是ISU给出的最低界限合理合规的4T标准。 凭什么3.25周的GOE,能跟别人3.5周的一样?甚至比3.7周的要更高? 凭什么一个周数足、高飘远的跳跃,还要被额外挑剔百般扣分? 标准究竟在何处? 都是八条要求,丛澜做到了七条才可能有+3,褚晓彤做到了六条才可以给+3,别人只要有三条就可以给+3,凭什么? 是的,这样被无条件包容的选手,男单里可能就一个,女单里可能就一个,双人冰舞也是就一个,数量不多,又不影响太多人。 但是凭什么? 张简方就是想问ISU,凭什么? 双标的规则,他们的孩子真的是吃够了这个亏! 都说沐修竹跳跃能力强可就是没感情,男单赛场上缺他这样类型的吗? 除了少数一两个,谁不是跳跃就只是跳跃,不合乐不卡点还超长待机? 为什么沐修竹每次的GOE那么难加,每次的P分那么难给? 他在进步,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出来。 连被人嫌弃的滑行,也在茱迪这两年的调教下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比不上楼翎,却也跟易儒差不多了。 可他的P分就一直上不去。 刚才的男单表现还算可以,裁判打分奇奇怪怪的,但又能被接受。 到了女单,前面十来个人也还可以被认为是正常,该被水分的水了,该被苛刻的居然没有那么的苛刻,所以大家觉得,哦原来ISU这场赛事改性了。 完美3A的这个2.29分,重重地给大家打了一巴掌。 【狗改不了吃屎】 【不用等INGS出慢放,丛澜要是这个跳跃有半点不对,我敢说她就直接出了一堆负分】 【她比九月份B级赛的表现要好的呀】 可是分数却不如那一场赛季。 还有人在讨论,说怪不得都说B级赛好刷分,晓彤那边是,丛澜这边原来也是啊! 裁判不同,B级赛等级低,情况也会不一样。 其实B级赛压分也不是没有。 3A的2.29,跳接燕式转的1,换足联合转的1.21,短节目尚未过半,这些打分已经让张简方怒不可遏了。 他不顾姜意的拦阻,直接拿起了对讲机。 姜意:“!!!” 要遭要遭要遭! 张简方:“给我直接出实时数据!别人的模型你们没有,丛澜的你们多得很!给我直接切模型数据!老子要实时的!” INGS里有丛澜这个赛季训练时的上百份数据,长短节目的编排都在里面呢,编舞调整的时候还用到了INGS进行分析预估,当时的两位编舞师纷纷表示这东西真不错。 想拉丛澜的数据,能直接拉出来整个《风暴》,连步法是什么都可以标注出来。 真正的一键生成。 正在摆弄INGS的工作人员:“……” 老大这里有人好像疯了。 但是好刺激。 我想搞,要不要搞? 第327章比赛过程的解析 说实话,跟着国家队成员们训练、记录他们的日常,与教练们一起开会,在这些吃穿住行都在一起的漫长时光里,科研项目组的人早就把丛澜她们当做是自己的家人了。 哪怕不到家人这个程度的,也会对她们偏爱。 这群人除了丛澜褚晓彤和队内运动员以外,还收集了世界范围内的花滑选手的数据相关,他们更加相信眼睛会说谎,耳朵会听错,但数据不会说瞎话。 他们虽然不会跳跃,不是花滑运动员,但他们同样与真正的运动员一样,知晓丛澜的跳跃有多厉害,滑行有多变态,整个人在花滑上有多么的强大。 数据太重要了。 阶段里,科研组的人也根据国家队成员的评分标准对某个比赛进行了复盘,得出的结果和名次,与现实不说大相径庭,也是相差甚远。 特别是按照丛澜所得到的待遇标准取个平均值,转而形成一套评分规则,对GP其他分站、GPF、世锦赛进行模拟,最后的女单成绩特别不一样。 谁抢了谁的第二名、谁本来该第七却到了第五…… 再根据褚晓彤的赛季待遇形成第二套评分规则,根据易儒的、楼翎的、沐修竹的、舒傲白俞寒的……会发现他们总是被苛刻对待的。 这些,是INGS给出的结论。 是所有人心知肚明的现实,也是堂溪在编舞时参考的资料——因为她要做到让裁判无可指摘,不能从编舞这里就让自家选手落在劣势。 场下的丛澜还在继续着她的步伐,马上要到3F3Lo了。 于谨没有将视线落在现场的大屏幕上,他不想抬头看,也不愿意去费心看实时成绩,他只是攥着围栏挡板的顶端,指骨关节发白都浑然不觉,一颗心全扑在了丛澜身上。 他想看着丛澜好好地完成她的比赛,得到她该有的成绩,GP分站第一、GPF第一、冬奥第二枚金牌。 至于打分? 他左右不了,也无法现场去找ISU的人干一架,所以只能选择暂时地不去关注。 他把后勤,全都交给了张简方等人。 所以此时,张简方还在对讲机里怒吼:“给我上实时分析!技术回放时给我上模型四!” 模型四里,会将分数、技术动作数据、时间段内收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展示得一览无余。 换句话说,这一套模型里,丛澜的每个动作粉丝与得分、参赛运动员相关动作分析和得分情况、被选择选手(丛澜)的某项技术动作与最高、次高得分者的技术对比(可选定仅女单、仅男单、单人两项)是三个主要分析项,最后会有一个单独的系统评价,且都是以真人转换到建模小人的技术拆解动画来作展示的。 形成的动画会很长,播放再快也要五分钟才能过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