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作精白富美携农场在七零摆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0章 我们生个孩子吧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宋景舟从部队出来,直接来了柳怀巷,他知道这段时间苏青瓷都在这边陪奶奶。 一进门,目光就炙热的盯着某人瞧了。 徐未华用手肘子顶了顶苏青瓷,“你看看你家那个,眼睛里面都泛绿光了,啧啧啧~” 苏青瓷被徐未华打趣的,一张小脸瞬间涨红,“徐佳女士,你老不正经!” 徐未华手掌捂住心口,“你,说,什,么?” “不正经就不正经,我本来也不正经,但是你凭什么说我老?” “我这个年纪,在后世还是小姐姐,还未婚待嫁呢!” 苏青瓷翻了一个白眼,“人文静都怀孕了,你都当奶奶了,你还未婚待嫁的小姐姐?” 徐未华指着苏青瓷,“你!!” 苏青瓷伸出尔康手,“停,三片面膜。” “你打发乞丐呢?” “爱要不要,不要拉倒!” “要!” 苏青瓷看着徐未华一脸憋屈的样子,不由的一阵暗爽,不可一世的徐佳女士,也有今天。 吃完饭,宋景舟就暗搓搓的开始用手指搓苏青瓷的后腰了。 苏青瓷瞄了他一眼,他可怜兮兮的朝着苏青瓷挤眉弄眼,暗送唇语。 回家~ 回家啦~ 苏青瓷装死。 到时候旁边徐未华看不下去了,“清瓷,人小宋一直催你回家呢,你咋不理人呢?” 刷。 苏长卿,李月娘,郭小毛,郭文静几人瞬间抬头看向了苏青瓷。 苏青瓷头皮一阵发麻。 两人在大家打趣的目光下落荒而逃。 出了院子,坐上自行车,苏青瓷的小手就拧上宋景舟的后腰了。 “都怪你,都怪你,丢脸死了~” 宋景舟疼的龇牙咧嘴,“好好好,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 一回到家里,宋景舟按着她就吻了上去,急切又热烈。 这一次离开都已经半个多月了,想老婆想的都快得相思病了。 总装备部的部长李瑞德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卸任了。 张副院长一返岗就借着这一股东风,往上爬了小两阶,带着团队参与了更重要的研发工作,连带着宋景舟这个小组组长都忙了起来。 苏青瓷热烈的回应着宋景舟,气喘吁吁的问道,“以前不是十来天就能完成一个月的工作量吗?这次怎么去了这么久~” 宋景舟手指勾开了她后背的内衣带子,喘着粗气吻在她颈部。 “张副院长带着我们,对长征二号做适应性技术的修改,我三天后又得回去了,这几天你哪里都不许去,就给我待在床上.....” 一番肉搏结束后。 宋景舟搂着苏青瓷,下巴搭在她的肩膀上,勾着她的发丝把玩。 “清瓷~” “你那药别吃了,给我生个孩子好吗?”,宋景舟一直知道苏青瓷在吃一种白色的药片子。 “生个像你一样可爱的闺女,软软的,香香的,追在我们身后喊爸爸妈妈,你说那多好啊,而且,是药三分毒,吃多了,对你身体也不好。” “你看思归家里,多热闹啊~” 见人没搭理自己,宋景舟可怜兮兮的板正她的脑袋看着她,语气满是撒娇。 “好不好嘛,清瓷~” 苏青瓷脑海中,想象一个穿着小裙子,软萌软萌的小可爱追着自己屁股后面跑的样子,不由心一软。 “好,我不吃了,但这个也得看缘分。” 宋景舟兴奋的不行,一个翻身就压了上来,目光深沉的看着苏青瓷,“不需要缘分,有我呢,勤耕几次,种子遍地撒,还能不开花结果?” 苏青瓷目光顺着她的腹部往下瞧,羞红了脸,“才来,你又~” “唔唔~” 真像宋景舟说的,小两口整整三天都腻在一起,没出门。 苏青瓷把自己和徐未华准备包个山头办农场的想法跟宋景舟说了。 宋景舟非常支持,也给了好一些意见。 现在虽然个体户还是半遮半掩的地步,先行者基本都是摸水过河。 为免政策反复,宋景舟让苏青瓷直接把部队拉到前面挡着。 整个部队随军的家属有多少? 又有多少家属没有工作苦哈哈的守着丈夫那点津贴过日子。 妇女们闲着没事干,就喜欢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 你一句我一句,没两句就扯皮,然后就干仗,后院起火,直接就影响了前头男人冲锋陷阵,部队里面甚至为了调解这些个矛盾,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 如果农场开起来,能够给那些闲下来的军嫂提供就业岗位,他相信部队会很乐意出这个面。 再说这对农场的好处可不少,出产的东西,可以优先直供给部队,就算部队吃不下,有部队的牌子在上面顶着,不管是那哪销,这就是一个尚方宝剑,谁都要给几分面子。 苏青瓷思虑一下,就清楚宋景舟的意思了。 等他归队,自己就收拾收拾找徐佳女士去了。 俩母女躲在院子里面叽叽喳喳的,拿出本子又写又画,一条条的大纲列出来。 徐佳女士不愧是十几年就让农场翻了好几倍的老板娘,这经营农场方面苏青瓷还真不如她。 “就这么说定了,我们直接把部队后面的那两座山给承包下来,果树和大棚蔬菜只是一小部分,你看这里修一条公路,拉出去,直接就能连上外面的大马路。” “这样交通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徐佳女士举着钢笔在图纸上面划着,“这个上面还有座水库,我们把水给引下来,然后可以在这个下面修建鱼塘,种上荷花,旁边修建一排亭子,用于观赏或者野趣垂钓。” “跟我们之前的农场似的,这里修建农家乐,后面是养殖场,这京都大城市,有钱人可不少,但能娱乐的地方可没什么,现在经济慢慢好起来,大家手上有了多余的钱,刚好我们就做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国内经济复苏,什么东西都供不应求,我们大棚出来的东西应该不愁卖,而且我们还可以在后面建一座小型加工厂,进行二次加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