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朱由校,打造日不落大明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章 现实的官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徐光启刚一来到前厅,通州县令派来的差役便一脸谄媚的上前躬身行礼。 “小人恭喜徐侍郎高升!!” “嗯?” 徐光启眉头一皱:“本官何时成为侍郎了,你可莫要在此胡言!” 那差役恭声道:“徐侍郎有所不知,传旨的天使,带着朝廷的任命圣旨,正往这边赶呢,堂尊特令小人前来向您报喜,顺便让小的为您送些取暖的柴炭!” 说着,那差役转身冲着厅外大喊了一声:“都抬上来!” 紧接着,便见两名身穿粗布衣的下人,各自抱着一个二尺见方的木箱走了进来。 “呵~,你们家堂尊好大的手笔啊,哪个人一年能烧这么多炭?” 看着两个仆人吃力的模样,徐光启不由冷笑一声,立马便猜到了里面装的都是什么东西。 那差役笑道:“我家堂尊说了,京城天寒,柴炭烧的快!” “哼~,还是免了吧,本官身子骨硬朗,不怕冷,这些东西,还是拿回去让你们堂尊自个儿留着吧!” 徐光启冷哼一声,随即转过身去,示意管家送客。 想当初自己初到通州的时候,想着让这里的县令帮忙征召兵员、提供一些粮草,结果连县衙的大门都进不去。 如今得知自己升官了,派人过来送所谓的炭敬来了,晚了..... 虽说官场就是这么现实,但是徐光启却仍旧坚持着自己只想做事的原则。 管家也上前看向那名差役,凝声道:“请吧!” “徐侍郎,我家堂尊说了,之前是因为公务繁忙,怠慢了您,如今特意让小的过来赔礼,您看这.......?” 那差役见状,一脸乞求的看向徐光启。 徐光启冷冷的看了对方一眼:“如果你执意要将那东西留下的话,本官也不强求,不过本官到时候,自会将它交给需要的人!” “这.....” 差役微微一愣,当下也明白了徐光启话里的意思,随即不再说什么,带着人灰溜溜的走了出去。 “老爷,虽说对方只是一个县令,可是以他之前对您那般敷衍的态度来看,明显是朝廷有人的,您这样得罪他怕是不妥!” 待那差役离开之后,管家一脸担忧的看向徐光启。 “你老爷我啊,得罪的人多了,也不怕他这一个,再者你没听他刚才称呼我为侍郎吗?一部侍郎,自己就是一棵大树了,还怕他们做什么?” 徐光启瞥了管家一眼,随即端起旁边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只感觉这茶水,格外的清香。 过了没多久,通州的大小官吏,便簇拥着那辆马车,来到了徐光启的府邸门口。 徐光启也令府中下人,打开中门,将传旨的官员迎进了府内。 那传旨官员看向徐光启,取出圣旨,朗声道:“徐光启接旨!” “臣,徐光启,接旨!!” 徐光启一撩衣摆,向着圣旨跪了下去,府中其余人也纷纷跪地听旨。 那传旨官员随即将圣旨展开,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诰曰:徐光启,为人忠孝,博学多闻,实乃国之干吏。 如此良才,当以重用,今擢升卿为兵部右侍郎,望卿能尽忠国事,不负朕望,钦此!” 听完圣旨的内容徐光启也不由愣住了,他早就打听过了,一直给自己使绊子的,就是这个兵部右侍郎。 难道这个家伙,犯事儿了.....? 此时的徐光启,对于京城发生的事情,并不知晓,因此心中也是疑惑不已。 “徐侍郎,接旨啊!” 看着徐光启跪在地上没有回应,那传旨官员不由出言提醒道。 徐光启闻言,这才回过神来,赶忙叩头:“臣,徐光启,领旨谢恩!” 说着,徐光启好似做梦一般,从传旨官员手中接过圣旨。 那名传旨官员也上前道:“徐侍郎,旨意已经传到,那下官就先行告退了,您也收拾一下,尽快前往京城才是!” “好!” 徐光启点了点头。 “恭喜徐侍郎了!!” 跟随而来的通州官吏,也赶忙上前,恭声道贺。 “诸位客气!” 虽然心中对这些地方官吏很是不喜,但徐光启也不好当着传旨官员的面,给人家甩脸子,只得一一拱手还礼。 寒暄过后,通州县令恭声道:“徐侍郎,下官已于县衙备好酒宴为您庆贺,还望您能赏光移步!” 徐光启笑着摇了摇头:“赴宴就免了吧,时间紧迫,府中尚有许多事情需要安排,本官就不去了!” “那下官,先行告退!” 见徐光启直接拒绝,县令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好领着众人,簇拥着那名传旨官员离去。 待众人离开之后,徐光启随即看向一旁的管家,吩咐道:“将府中细软收拾一下,我去军营交代一下!” “是,老爷!!” 不多时,徐光启便来到了通州的军营。 看着仅有两千多名士兵和几个军帐的营寨,徐光启也不由百感交集。 自己辛苦忙碌了一年,结果却一事无成。 很快,营内的两千名士兵,便被召集到了校场上。 徐光启来到高台上,看向那些士兵朗声道:“弟兄们,本官如今被朝廷任命为兵部右侍郎,明天就要走了。” 一听这话,台下的士兵们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徐詹事走了,那咱们这个军营是不是就要解散了?” “应该是吧,可是咱们的军饷怎么办?” “切~,还军饷呢?还是想一想,咱们今后的饭碗吧!” “谁说不是,我过来当兵,还不是为了吃口饱饭?这可到好.....” 对于徐光启升官一事,这些士兵们并没有任何表示,他们所担心的也只有自己的军饷和饭碗。 听着士兵们的议论,徐光启倒也没觉得意外。 当兵吃粮,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军饷也好,饱食也罢,本就是他们应得的。 徐光启随即朗声道:“弟兄们请放心,本官在此保证,等到了京城之后,本官一定会上书陛下,为你们讨来军饷和粮草、军械。 通州军营不仅不会解散,反而会更加壮大,请你们一定要相信本官!” 以前自己无权无势,也就罢了,如今自己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已经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因此,徐光启也打定主意,一定要趁着这次机会,练出一支雄壮之师,通州营无论如何也不能解散。 随着徐光话落,那些士兵也停止了议论,一名胆大的士兵高声问道: “徐詹事,您说的是真的吗,陛下真的会给我们送来军饷和粮草军械?” 徐光启笑了笑,“当然是真的,本官这个兵部右侍郎,那可是正三品的官职,整个朝堂上,比我大的也没几个,说话自然好使!” 在徐光启看来,对于这些大头兵来说,大道理是说不通的,只有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地位和实力,才最有说服力。 “既然您这么说了,我们愿意相信您!” 果然,得知徐光启的官儿居然这么大,那些士兵心中的担忧也立刻消失不见,转而一脸兴奋的开始憧憬起了领饷吃粮的日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