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后我母凭子贵上位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日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慕卿歌一脸茫然地抬起头来看向头顶的天,愈发迷惑了。 天不是还是原本的颜色吗? 变红了? 她如何看不到天变红了? “连太阳都变红了,血日!是血日啊!” 议论声愈发大了。 “血日现世,天谴临世啊。” “怎么会这样?难道上一次的登基大典,引起那些天谴的,其实果真如同他们私底下的传闻一样,并非是陛下登基之事,二是太上皇。” “是太上皇替陛下主持了登基大典,因此才引发了天谴?” “如今太上皇要登基,天谴就临世了。” “这天血红一片,是要出大事啊?” 慕卿歌听见了城外似乎也有人在喊:“血日!血日啊!灾祸要临头啦!” 慕卿歌抬起眼来,望向宫墙上的太上皇。 虽只能够看见一个金黄色的身影,但慕卿歌却也能够感受到太上皇应该是已经慌了。 慕卿歌看见他在城墙上来回跑着,大喊着:“是有人在搞鬼,有人在蓄意捣乱!” 声音近乎嘶哑,却并未将议论声压下去。 他连着喊了好几遍,却就在喊第三遍的时候,一声巨响响了起来。 慕卿歌正在盯着太上皇,看得十分清楚。 伴随着巨响,太上皇整个身体骤然爆裂了开来,血肉四肢被炸飞,四散了开。 “天啊!” “天谴临世,死了!死了!爆体而亡了啊。” 有许多御林军与皇城护卫军也被眼前的变故震惊,急急忙忙朝着太上皇冲了过去。 一下子乱了。 四处都是议论声,惊叫声,有人开始到处乱跑起来。 厉萧拉着慕卿歌,飞快地退到了一旁,匆匆离开了那里。 慕卿歌转身远远朝着那边看了一眼,到处已经乱作一团。 厉萧拉着慕卿歌直接去了未央宫。 从事发到他们抵达未央宫这短短的时间,厉萧的人就已经接手了未央宫,将未央宫彻彻底底的控制了起来。 寝殿中,那假的厉萧还躺在床榻上。 慕卿歌用解药将人唤醒,厉萧飞快换上了衣裳。 刚换上衣裳,郑从容与赤霄一同来了。 “大明宫那边已经初步控制住了,太上皇的尸体已经被收了起来。” “但是仍旧人心惶惶,大家都还只能够看到红色的天空和红色的太阳。” 厉萧应了一声,拉着慕卿歌一同:“走吧。” 等着厉萧带着人浩浩荡荡地赶到大明宫前,登上那祭天台的时候,慕卿歌能够明显感觉得到下面众人的诧异。 “陛下醒了。”郑从容开了口。 厉萧朝着一旁的礼官伸出了手,礼官连忙递过三炷香。 厉萧将那三炷香点燃,插入了香炉中。 香刚刚插入香炉,慕卿歌却就又听见了下面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好了?”看書菈 “好了,天变颜色了,血日散了?” “所以,是太上皇引发了天谴,陛下烧了一炷香,天谴就没了?” “毕竟太上皇都已经死了。” “看来果真是上天对太上皇不满,太上皇一死,陛下就醒过来了。” 随即,有人先跪了下来:“恭迎陛下醒来,恭迎陛下登基,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越来越多的人紧跟着跪了下来,三呼万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厉萧伸手牵着慕卿歌的手,转身一同登上了那宫墙。 太上皇的尸体已经被清理掉了,只地上和宫墙上还有一些零星的血迹,昭示着方才都发生了什么。 “是陛下,是陛下。” “天变了!”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宫墙外的百姓由近及远地跪了下来,不停地跪拜着,这样看下去,无比的震撼。 厉萧眼神淡漠地扫过那些跪拜磕头的百姓,声如洪钟:“平身。” 礼官似乎也终于回过了神来,从一旁展开了一卷圣旨:“奉天承运,今日为厉国第十七代皇帝厉萧登基大典……” 慕卿歌扬了扬眉,改得倒是极快。 一切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登基大典又重新举行了一遍。 唯一还没有回过神来的人,应该只有慕卿歌了。 一直到厉萧拉着慕卿歌一同,坐到了金殿之上,坐到了龙椅旁边,听着群臣在下面三呼万岁,慕卿歌仍旧有些没回过神来。 她好似什么都没有看明白,也不知道事情为何就突然进行到了这一步。 “恭贺陛下登基!” 厉萧应了一声,神情平静地唱着戏:“诸位大人辛苦了。” “最近发生的事情,实在是有些出乎朕的预料。” “朕突然昏迷,醒来却发现,已经被太上皇拘禁在了宫中密室之中。” “直至那个时候,朕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太上皇的阴谋。” “太上皇此前因为身体缘由,为保民心,才不得不被逼着将皇位传给了朕。” “但他心中却实则是十分不满此事的,但他知道,他的身体早已经不同于以往,他若是没有足够说服所有人的理由,是没有办法再得到这皇位的。” “他左思右想之下,觉得最合理的能够让他登临帝位的理由,就是所有皇子全都死了,朕也出了事,如此一来,他就能够重回帝位,且只能是他。” 厉萧深吸了一口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传位于朕的时候,他就打着为朕好的名义,将所有的皇子尽数残杀。” “但害怕中间出什么乱子,厉国江山旁落,他留下了二皇子。” “后来他苦心筹谋,下毒于朕,让朕昏迷不醒,而后趁机将朕囚禁。再之后发生的事情,你们应当也就清楚了。” “他下旨要重登帝位,他甚至连皇后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都忌惮,故意火烧太极宫,而后将此事嫁祸给皇后,以绝后患。” 厉萧眸光冷厉:“但他这残杀自己亲子亲孙的行径,实在是残暴至极,终究引发了天怒。” “第一次他替我主持登基大典的时候,上天只是警示。” “谁曾想,他不但不改过,反而变本加厉,终惹得上天发威,红日示众。而后当着所有人的面,降下天谴在他身上。” 厉萧垂下头,声音却十分的沉:“这一切,皆是他咎由自取,怪不得任何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