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到饥荒年代,带全家吃香喝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章 苏城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一晃十几天过去。 这路途中几乎没再遇到什么波折,平平安安就很快到达了苏城。 陶立业每天忙着问路、赶牛车。 因为陆星火这个勤奋的练武奇才的影响,陶立业每天早上也会跟着一起练习起了他的象宗拳。 陶棠棠发现,自从爹爹练习拳法之后,身体的体质和力量属性竟然也有所提升。 看来每个人的体质都是可以通过锻炼增强的,并不是一定要靠系统功法才能增加。 而陆星火每天都是早早起来练剑,他说这似乎是他自小的习惯,不由自主就会开始练习起来。 而且,陆星火对陶立业的象宗拳非常感兴趣,更加笃定的认为陶家果真不凡,不然他们家怎么可能会传承如此霸道的拳法。 只是陆星火的眼睛还是没有恢复,陶棠棠甚至猜测他可能不会再复明了。 但对此,陆星火倒是不怎么介意,说是看不见也挺好的。 他的剑法还因此有所精进,因为他的双目失明,其余感官竟然变得异常敏锐,完全可以听声辩位。 就是他的记忆还是毫无进展,这让陶立业一家有些头痛。 陶棠棠则在想药材图鉴可以解锁医术职业技能,做饭会不会解锁厨神技能呢。 而经过她几次对系统的试探,得出了这个猜想的可能性为真,而且重点在于特殊菜谱。 于是她开始了研发菜品图鉴之路,只是很可惜特殊菜谱依旧没再研发出新的出来。 而他们家里的小神兽总是会带回来很多猎物,只要大家稍微夸夸他,他就会故作大气的分给大家一起吃。 期间,陶棠棠除了一些日常任务,主线经验也在慢慢积累着,她系统目前已经达到了11级。 随着牛车的行进。 一座巍峨壮阔历史悠久的城池,缓缓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百丈城墙疑是龙卧于陆,成为山九仞之功,鄙夷天下之势。 按照例律在大夏朝内所有的城池,建造规模都是不能超过京城的。 除了苏城。 因为苏城非常特殊,它曾是七朝古都。 它本身的城池面积就非常大,更何况每个朝代都会对都城进行改造和扩建。 这就导致它甚至比当前的京城还要宏伟,且历史底蕴颇深。 而现在的京城地处北方,是大夏朝时期才迁过去的,整体发展也才能和苏城不相上下。 随着他们离苏城北门越来越近,那城墙下聚集的黑压压难民的数量让人触目惊心。 众生百态齐聚于此。 大多数人都是衣衫褴褛落魄潦倒的模样,身上个个都瘦的像是行走的骨头架子,满身满脸的脏污。 不过能走到苏城的,都已经算是极少数幸运的人了。 为了维持秩序,城前列着很多官兵,城池大门紧闭,只留了两个侧门,前边还铺设了许多路障。 官兵在大喊着让大家遵守秩序,排队登记。 但所有人都清楚,每天能登记的人数是有限的,甚至很少。 所以大家都想尽量往前挤,生怕什么时候苏城就不再收容难民了,轮不到自己。 而有竞争就会有冲突,每天因为蜂拥排队都会踩踏死很多人。 苏城的官兵对比也毫无办法,他们只能保证难民不要暴动即可,死几个人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影响,甚至算是个好事。 毕竟他们主要登记的还是劳动力,不是吃干饭的老弱病残。 陶棠棠他们一家见此场景都有些触目惊心。 有些年迈没有家人依靠的难民,很多都放弃了排队。 因为他们知道哪怕能登记成功,等分到了田里也没力气做活。 还不如直接挨着城墙搭个草棚,每天缩在里边等着城外发的救济粥。 虽然救济粥每天也就发放一次,但能抢到一碗,也能再多活一天。 好不容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走到这里,他们不想那么容易就死掉。 多活一天,是一天。 陶立业看这情况不对,早早下了牛车,拿了一些红薯和那些有经验的难民打听消息。 苏城现在有四个城门,每个城门的情况几乎一致,每天上午和下午都会各开启两个时辰的城门。 也只有这个时间能排队登记。 当然大部分人几乎会全天时间守在门口,只为了排队时候能挤在前边。 官兵也只有开启的时段会冲出来驱赶人群,阻止他们蜂拥而上,监督他们排队登记,确保过程的安全。 其余时间外边一片混乱,有些人也会凑在一起形成小的团体,欺压那些落单的有资源的人。 陶立业偷摸递给了旁边的难民一个红薯,询问着情况。 那人看着红薯赶紧塞到了怀里,生怕被人看到。 除了现在城门得情况,他还说了一些小道消息。 现在登记可不能随便登记的,都知道苏城为了救济灾民,城内城外都规劝民众募集了粮食,还有空余的屋舍给灾民居住。 但现在城内基本已经饱和,如今大部分都是分到了城外。 城内城外的差距可谓天差地别。 城内每天不但有赈济粮食发放,而且有可能会分到不错的房屋。登记分配后只要居住满三年,就可以入苏城的户籍,谁不想住城里啊。 而城外基本上就是分到周边的村子寨子里,那边也有房屋还有田地租种,前三年可免除税赋,但三年后还是要交赋税靠天吃饭,没什么保障。 “那兄弟,听你这么说,现在进城是不是还得要什么门路啊?”陶立业赶紧问道。 那人伸出手,陶立业赶紧又递上了一个红薯。 “既然都是好哥们,我就和你说了,现在确实还有办法能分进城里,这要看你家是不是有人才。” “人才?是指读书人、从医、手工艺匠人?”陶立业问道。 “哼,哪怕你真有本事,想说自己是人才也不行,得人家登记的人说你家算才行。”男子冷笑道。 陶立业一听,瞬间明了。 说白了,想让登记的官员把你家分进城,还得靠银子啊。 “现在行价多少?” 那人偷偷伸了三个指头。 “三两?” 那人摇了摇头。 “三十两?”陶立业惊讶得低声问道。 男人这才微微点了点头。 “这么多,哪家人能凑得上啊?”陶立业皱着眉头,心道家里也就剩七两银子了。 “想进城那就得想办法啊,卖闺女卖孩子得比比皆是,随着城里安置地越来越紧缺,这银子啊还得往上涨。”男人悄悄说道。 “真是不知道这是救济灾民,还是趁火打劫。”陶立业叹了一口气。 “那没办法,谁都想凑近城里。现在想排上队,你都得多搞点银子才行呢,更别说进城了。” 陶立业打听完消息给人道了谢,这才赶紧回了自家牛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