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进大缸的时候,缸底记得撒一层盐,接下来就是码一层咸菜撒一层盐。
最后压实倒入凉白开,上面再撒点盐。压上石头过个把月就能吃了。”
听着金花婶子的讲述,真的觉得好简单。
不过每年来取经的人都很多,一样的步骤,做出来就是不如金花婶子做得好吃。
还有一次一个婶子把金花婶子拉到她家,让金花婶子看着她一步步做出来,结果还是差强人意。
大家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大概这就是手艺吧。
宋锦绣又带着刘安康去溜达了一圈,估摸着差不多三小时了,又跑到金花婶子家看他们装缸。
临近过年,大家越来越忙,孩子们的节目也安排上了日程,就在三天后。表演结束就放假了!
这次班里有三十多人,其中还有好些大孩子。
田里闲下来以后,宋锦绣发现有人躲在窗户外面偷看。
刚开始还以为只是孩子好奇也没管,直到连续好几天都发现了他们。
宋锦绣就直接让他们进教室上课了。反正多一个少一个也没啥区别。
就这样,人数慢慢地增加,新加入的很多都是十四五岁的大男孩。
之前宋锦绣开课的时候他们自己被拉去田里干活了。
现在地里没活就偷偷来听课。
宋锦绣也没有为别的同学介绍他们,都是同一个村的。他们跟同学们更熟。
还有就是让他们进来,也只是让他们舒服地旁听,并不会为了他们就改变课程。
得知要表演,几个大同学自告奋勇,为他们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后台。
今年的表演不用挤在一个房间里了,唯一的缺点就是露天,好处就是光线更足了。
因为小品霸占了时间,所以除了团体唱歌,单人歌曲减少了很多,只是几个唱的比较好的人出场,其他人都为小品准备着。
那些编外人员没想到自己还能上台表演,都积极表现。
上次他们看少儿演唱会了,唱的真好!
第二天宋锦绣腌制咸菜的时候金花婶子还是过来看了。
看到宋锦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金花婶子点了点头,做事虽然慢,还是挺有条理的!
过了年,宋锦绣就十七了,还是有挺多人打听她情况的。
虽说没有娘家帮衬,但是也没有拖累啊。至于刘安康,那都是从小看到大的也没什么!
还有小葫芦的,小葫芦人多地少,三代同堂的比比皆是。
找了一个有房子,有地的,还能住进大葫芦。
无论怎么想都很划算。
“明天就要正式表演了,大家节目都练熟了吗?”宋锦绣在台上问。
“练熟了!”台下异口同声大声地回答。
大家脸上都红扑扑地,这次不仅有唱歌跳舞,还有一个他们自己编排的表演。
想想就很激动。
“俗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六十秒。
这是我们少儿艺术团的第二次表演,也是大葫芦村的年终大汇演。看書菈
大家一定要好好表演,本色出演知道吗?”宋锦绣说道。
“宋老师,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吗?”有一个小孩弱弱地问。
“你几岁了?”宋锦绣问。
“八岁了。”那人回答。
“那你哪来的十年功啊!”宋锦绣说。“没事,这些不重要。
等你练了十年功以后,在台上随便都能炫出个把小时了!”
于是众人又排演了一下午。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表演的这一天。
音乐起,率先出场的是老年团,是的,既然是大汇演,那肯定就不能只是小儿团队啊。
老年团是由翠花婶子领头组织,然后各家各户会唱歌跳舞的中老妇女皆可报名。
老年团首先来了一首山歌对唱活跃气氛,台下的人纷纷叫好。
儿童团出战,一群人系着鲜艳的红领巾,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出来。
以一首《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获得了更加激烈的掌声。
老年团不服输,又来了一首客家山歌剧。
大家没有服装,也没有道具,就靠着简单的音乐加上自身的腔调,咿咿呀呀地在台上,尽情地唱着。
宋锦绣有理由怀疑后面的人根本就听不清。
以宋锦绣的视觉为中心,晒谷场根本就看不到尽头。人头涌动,其中还掺杂了许多外村人。
前面的坐着,中间的站着,后面的踩凳子,连树上都挂满了人。
不管能不能听见,大家还是热情高涨,万分捧场。
掌声,尖叫声,呐喊声接连不断。
孩子们自创的小品排在后面当压轴演出。
闲下来的孩子就准备在旁边兴奋地等待着,马上就要到他们演出了。
“接下来出演的是,由我们少儿艺术团自主研发与创作的表演《美好生活》。
此表演点点滴滴都是由我们少儿团开发脑筋自主想象出来的!
我只是提供了一点额外的帮助。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鼓励,欢迎我们的演出着。”
音乐声响起,一排用稻草编织的雨伞转着圈圈从后台走出来。
这是宋锦绣仿照后世的转伞,可惜没有雨伞只好自制一些了。
雨伞上绑了一些彩色的碎布条,看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台下的人都好奇地看着,因为看不到伞后面的情景。
他们从一个休息台直接走到另一个休息台。然后台上就剩下几个小萝卜头在台上玩耍。
突然,一阵炮火连天(后台鞭炮声)孩子们立马卧倒,怀中还不忘紧紧地抱着手中的烤红薯。
等到炮火声一过,几人又高高兴兴地玩游戏,吃东西。
台下的声音渐渐消失,安静地观看着台上的表演。
“你爹回来了吗?”其中一人问。
“还没呢。这次刚出去,可能要过十天半个月才能回来。”另一人回答。
“我爹在家,不过他手受伤了,要在家休息一段时间。”
“嘟嘟的爹都回不来了!”
“没事,嘟嘟,以后我爹就是你爹,我娘给我做新衣服我也给你穿。”
“对对对,我的新衣服也给你穿。”
“以后我们家吃肉我也叫上你。”
对呀对呀!我的红薯比较大,我跟你换。”
大家都围着嘟嘟叽叽喳喳,几个小屁孩吃着烤红薯,蹦蹦跳跳地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