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6章 (番外)刘禅一生功绩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不要着急嘛,昭文帝大庙后便是三圣庙了。 咱们去看昭武帝之前,要先去看看小阿斗昭文帝。” 老师领着小朋友们出了国公殿,抬头看去,远处的三座大殿坐落山巅,遥相呼应。 而在三座大殿的下面,还有一座小一号的庙宇。 上书“昭文帝庙”。 老师举着小旗说道:“昭文帝庙又叫阿斗庙,它在三座大殿的环绕之下。如同三位父亲的呵护。阿斗曾说:他一生中有三位父亲,一位是生父昭烈帝,一位是长兄如父的昭武帝,一位便是相父诸葛孔明。 他一生在三位父亲关怀下成长,后来成为了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帝王。 他临终之前对桓武帝说:朕一生仰仗父辈,功绩渺渺,不可与父辈同高。 那么大家谁知道,阿斗一生中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有个小女孩想了想,回答道:“推行了君主立宪制。” “回答得很好!” 老师赞许的一笑:“那么君主立宪制,这五个字是谁最先提出来的?” “不是阿斗吗?” 老师摇了摇头:“这五个字,也是昭武帝刘封最先提出来的,但刘禅是践行者。” 进入庙中,老师侃侃而谈: “刘禅一生最大的功绩在于放权。 他提出并且践行的"祭由寡人,政由诸相"乃是我大汉恒强不没的根本。 曾经的大汉朝,都是皇帝为政,若得明君,国当强盛,若得昏君,国当衰败。 阿斗推行的五年一相,功则连相,败则让贤。 使治国着均为才德之士。” 说着,他领着大家走进昭文帝庙中。 庙堂最中央坐着一个胖胖乎乎笑容可掬的皇帝。 他左手拿着一个玩偶,右手托着一个蛐蛐罐子。 左右两旁站着他的子女,大多都是壮年之相,唯独最前面站着一个五岁的孩童。 正是桓武帝刘谌。 “阿斗爱玩,喜欢蹴鞠和斗蛐蛐。他不问国事,常常举行各种玩乐比赛。 而就是这些比赛,给国家的富强带来了深远的意义。 尤其是蹴鞠比赛。 因为昭武帝也喜欢,还亲自制定了比赛规则。 阿斗便使各郡间修路建场,以便于比赛,号召百姓参与。 而这一举动,诸葛亮不仅不反对,还大力支持。 每年的五六月份,各郡队伍都会齐聚长安,于长安举行冠军大赛。 胜利者队伍,将得到皇帝亲自颁发的勋章。 很多各地的商贾富豪,游客百姓不远万里来长安观看比赛,有没有小朋友看过比赛……” 有几个小孩高高举起了手。 粉衣女子捏了捏男子的胳膊。 “哎,阿斗还是很贪玩。” “不……” 那男子摇摇头,淡淡一笑:“阿斗做的其实比预想的更加出色。” “放权也是?” “对!这是之前任何一个帝王都难以做到的。他却真真的做到了。” “那领着百姓玩呢?” “哎!这个才是一个守城皇帝最该做的,要不然做什么?带兵打仗吗?” “你不是这样?” “其实……” 男人笑着摇摇头:“天下大治,皇帝带兵打仗才是不务正业。” 老师又问道:“知道为什么其他皇子都是壮年身相,唯独桓武帝刘谌是五岁幼年相吗?” 众小孩也都摇头。 “那是因为,五岁之前,他才是昭文帝刘禅的儿子,五岁之后,他便是昭武帝刘封的儿子了。所以,昭文帝庙前的是孩童刘谌,昭武帝庙前的刘谌,则是成年之后的刘谌。” “哦……”小朋友们纷纷点头。 “嗯??”那男子一怔,抬头看向阿斗的身像。 他眼神闪烁着异样,苦笑的叹了一口气,伸手轻轻的摸了摸刘禅像的手。 老师继续说道:“因昭武帝无子,刘禅便使刘谌继昭武帝脉系,并立其为太子。所以现在的皇帝,虽为刘禅血脉,却奉刘封为祖。” 两个少女也看向那个男子。 “还有……” 那老师又说道:“昭文帝主张祭礼之日方传统长袍宽襟,平日里提倡紧衣适服,以方便生活,咱们现在才有了这么舒服的衣服。” “哦……” “另外,昭文武帝提倡剃须削发,以重实孝。昭文帝也是坚定不移的践行者! 大家知道什么是实孝吗?” 有一戴眼镜的小孩举手说道: “实孝,孝不在于剃须削发,不比于守灵长短,不屑于盲目错从。 乃在于床前相护,乃在于体恤良亲,乃在于爱惜身体,乃在于勤学上进,乃在于光耀门楣,乃在于兄弟和睦,乃在于养老送终,乃在于忠君爱国,乃在于延血续脉。 并推行剃须削发,弃长袍拖襟,尚紧身便服。” “回答得太完整了。” 老师摸了摸男孩的头:“说白了,孝顺父母就是要用实际行动,不搞那些虚的。卧冰求鲤和郭巨埋儿都是昭武昭文帝所不提倡的。” 旁边,有两个也在蹭导游的男子游客也讨论道:“这也就是昭武帝提出来的,人家本来就是天下第一的大孝子。在当时那种环境下,换一个人提出来都执行不下去。” “是啊,自由去留胡须。这本就是社会的进步。” 现在的游客,有一半的成年男子留着胡子,有一半的剃得很干净。 留胡须的人,也会刻意打理,将胡子弄成很美观的造型。 既保留了男人的气概,又兼具了美观和利落。 逛完了昭文帝庙,接着就是三圣庙。 而三圣帝庙,游览的路线是从西向东。 最西边是忠武王庙,中间是昭武帝庙,最左边是昭武帝庙。 登山路上。 老师又提问了:“既有三主庙,那么,什么样的人配享昭烈帝庙,什么样的人配享昭武帝庙,又是什么样的人配享忠武王庙呢?” 小朋友们都摇头。 不过小孩子不知道不要紧,大人可都知道。 老师见那男人一伙一路跟着,便说道:“这位先生,您跟我们一起游了这么久,可为小朋友们解答一下?” “这……” 那男子一怔,他竟然不知道。 老师有些疑惑:“您平时不关注新闻吗?那应该知道,什么样的人配享昭武帝庙吧。” 男子很尴尬的一笑:“我想……应该是武艺很高的人吧。” 老师看出了他的尴尬,没有再继续追问。 可本来想给你个表现的机会,却被你这么浪费了。 “大家记好了!昭武帝刘封四十三岁溺水而亡,所以,为纪念昭武帝。四十三岁以前去世的国家功臣名将,皆配享昭武帝庙。 四十三岁以后去世的国家功臣名将皆配享昭烈帝庙。 至于配享忠武王庙者,皆是科技文化,工造发明,以及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