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 离你那个爹远点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衣服被一股大力扯着。 她小小的身子站不稳,竟然在原地转了半圈,正对上李初元。 李初元拉开她的手,往上面放了两颗冰糖。 双手背在身后,眼睛偷偷往她脸上看。 见她看过来,李初元又赶忙移开视线,故作老成道:“吃了糖就不伤心了。” 陈小满低头看看手里的糖,又看看李初元。 踮起脚尖,把两颗糖塞进李初元的口袋里:“给你吃。” 李初元生气了。 糖是他好不容易才攒起来的,是向她道歉。 这丫头竟然不要。 太不给他面子了! 把糖掏出来,又塞进她手里。 “给你的,你自己吃,再啰嗦我就要生气了!” 僵硬的话才说完,耳朵再次被一旁的周大丫拧上了。 “你还敢对小满嚷嚷?” “我给糖她吃,你看见的呀!” 李初元觉得自己太委屈了。 从牙缝里抠出的糖送不出去不说,还被他娘拧了两次耳朵了。 他找谁说理去啊。 “你不会好好说话?大喊大叫吓着小满怎么办?” 周大丫又好气又好笑。 看到母子俩的相处,陈小满咧嘴乐了。 老李头拿满了桶和篓子出来,“抓点紧,赶紧挑鱼去吧!” 万一鱼被野兽吃了,他不就亏大发了么。 周大丫也不耽搁,接了东西就带着两个孩子又过去。 今儿两个孩子都被吓着了,她不放心把他们单独留在家里。 来回四趟后,终于将所有的鱼都挑了回来。 望着装满鱼的木盆木桶,老李头乐得合不拢嘴。 “白捡上千斤鱼,两斤一个大钱,也能挣五百个大钱。” 越想越美。 陈小满学着老李头蹲在旁边,笑得像偷了腥的猫:“五百个大钱呀。” 周大丫却给他们泼了盆冷水:“得给咱们村每家送条鱼过去。” “啥?还得每家送?” 老李头惊得站起身。 “今儿大家帮着找小满,咱总得感谢吧。” 周大丫说着就蹲了下来。 老李头急得“哎呀”一声,整个人扑到一个大木盆上面护着:“都送出去,咱就剩不了什么了!” 周大丫就瞪他:“那你说该送什么?家里的菜还是粮食?” 老李头心一抽抽的疼。 都舍不得。 纠结片刻,他道:“那就明儿再送,今晚我跟这些鱼一块儿睡。” 周大丫去拉他,他死活不起来。 “天儿热,你全放家里,臭了怎么办?趁着鱼新鲜,赶紧送去各家!” 老李头哪儿愿意。 “我不!” “你这个爹真抠门。” 张半仙如是评价。 陈小满也有些心疼:“鱼可以卖好多钱呢。” 张半仙心头警铃大作:“小满啊,离你那个爹远点。” 才跟着李满仓待了几天啊,就学坏了。 陈小满脸纠结:“半仙爷爷,我们过些日子能不能再去钓鱼啊?” “不行。” 张半仙立刻拒绝。 一次可以说是走运,两次就说不清了。 陈小满就更心疼了。 “你怎么了?” 李初元看她不对劲,就悄悄问她。 陈小满摇摇头,跟李初元咬耳朵:“初元哥哥,今儿有多少人找我呀?” “好多人呢,”李初元想了想:“咱们村有九十八户人家,应该都出人帮忙了。” 九十八户。 一家一条鱼,就是九十八条啊! 陈小满捂着小心脏:“咱们的鱼都要送出去了。” “他们今天去帮忙找你,咱们要回报的。” 李初元想了想,继续道:“找你可累了。” 陈小满的心疼瞬间消失,立刻坚定道:“要报答他们。”.net 李初元点点头,就对老李头道:“爹,先生说过要知恩图报。” “都快四十的人了,还比不上两个几岁的孩子。” 周大丫瞪他:“你起不起来?” 老李头一抖,只得不情不愿站起身。 见周大丫直接去拿鱼,老李头急切道:“挑小的!” “出力多的给大鱼,出力少的给小鱼。”周大丫边说,边将鱼往空的竹篮子捡。 她手脚快,一眨眼就将竹篮子装满了。 往老李头面前一递,道:“先把这些送了,送完再回来拿。” 老李头“哎”一声,“我一个人得送到什么时候。” 周大丫就道:“你找几个人帮忙呗。” 老李头心里立刻有了人选。 接过篮子,又往背篓里装满了鱼后,脚步沉重地出门了。 周大丫捡了一条大鱼,笑着对两人道:“走,咱们也煮鱼汤吃去!” 李初元高兴地一下蹦了起来。 “有鱼汤喝喽!” 陈小满也咧开嘴。 鱼汤可香了! 两个孩子乐颠颠跟着周大丫去了厨房。 周大丫将鱼清理干净后,用锅把鱼油煎出来,又往里丢了点姜末后,便将砍成两半的鱼下锅煎。 破旧的厨房瞬间弥漫着香味。 陈小满咽了口水,扭头去看李初元,就见李初元巴巴望着锅里。 她也高高兴兴看着周大丫干活。 鱼煎得两面金黄,周大丫从里锅的开水里舀了两瓢,往鱼锅里倒,盖上锅盖煮起来。 转头就舀了玉米面,边搅拌边往里面倒。 转眼,一大锅玉米糊糊就做好了。 等老李头回来,家里一人一大碗满是鱼肉的鱼汤。 奶白的鱼汤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两老一小吃得脸上全是满足。 吃完鱼汤,一人还有一碗玉米糊糊。 陈小满就起身,将她那碗玉米糊糊分给老李头和周大丫。 “小满你自己吃,我们都有。” “我吃饱啦,这些都是爹娘的。” 陈小满拍拍自己圆溜溜的肚子,奶声奶气道:“小满肚子鼓起来了。” 周大丫乐得不行。 这天晚上,青石村家家户户都飘荡着鱼汤的香味。 翌日。 一大早,周大丫往李初元手里塞了个篮子。 让他带了一大碗鱼汤给学堂里的刘先生。 陈小满吃了鲜甜的鱼汤糊糊,就跟老李头并排坐在门槛上等村里人来卖乌袍。 一等就是半上午。 周大丫出来时,就看到一老一小挤在一块儿。 她好笑道:“还没人来啊?” “都半上午了,一个人都没有。”老李头叹口气。 陈小满跟着叹口气。 周大丫好笑地看向她:“你跟着叹什么气?” “没人帮咱挣钱了。”陈小满很遗憾。 老李头吧嗒了口烟,“是这个理。” “昨天大家都帮着找小满去了,哪有空去摘乌袍?咱昨天收了几十斤乌袍,怕是把附近的乌袍都收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