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长公子的身份被始皇帝曝光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0章:谁胜谁负,尚未可知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赵王下令征兵,赵国的官员自然去执行了。 只不过,他们征兵了三天之后,却错愕的发现,入伍的士兵只有五千人。 而且,这五千人还不是自愿入伍的,而是因为年龄到了,逃不过了,才进入行伍之间的。 更多的赵国青壮,早就逃到了别的地方去了。 饭都没得吃,家人个个都在挨饿,他们怎么可能去入伍呢? 赵国可没有给他们家中足够的粮食,让他们的家人衣食无忧。 所以,赵国的征兵直接就失败了,五千人根本不能和秦国抗衡。 这样的失败,让赵王错愕。 “这怎么可能呢?怎么会无人入伍呢?难道我们赵国没有青壮了吗?” “还是说,有人瞒报,不让那些青壮入伍,拖我们赵国的后腿?”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赵王满脸杀气。 拖赵国的后腿,就是拖他赵王的后腿。 毕竟赵国可是他赵王的,要是赵国没有守住,他就会成为亡国之君。 所以,他坚决不允许,有人让他成为亡国之君。 他这样的杀气,让很多的大臣不由的低下了头,负责征兵的官员,更是匍匐在地。 “大王,没有,微臣没有啊!征兵这等大事,微臣怎么敢瞒报!” “只是因为我们赵国很多的百姓,早就逃荒去了,他们四处奔走,没有定所。” “再加上…再加上入伍之后,他们的家人也受旱灾之苦,没有办法吃上饱饭,所以,根本无人愿意入伍啊!” “无人愿意?他们难道不是我们赵国的子民吗?而且,他们成为了我们赵国的士兵,本王还会少了他们一口吃的?” 在赵王看来,他对于赵国的士兵已经够好了。 有一口吃的,还有粮响,这些的待遇,普通百姓根本求不来。 特别是在这闹旱灾的时候,这些东西就更加弥足珍贵了。 所以,他们赵国的百姓,越是到这个时候,越应该争前恐后的入伍才对。 怎么可能像现在这样,只有五千人入伍? 只不过,他这样的话问出来,让负责征兵的官员数次欲言又止。 这一名官员很想说,百姓们不仅仅想让自己吃饱,同时,也想让他们的家人们有一口吃的。 这样的话,他们就算是打仗,也没有后顾之忧。 只不过,依照赵王的品行,他能让士兵们吃饱,让士兵们有粮饷就非常的不错了。 还要让士兵的家人们吃饱,这是不可能的。 一来,赵王没有这么多的钱粮,赵国的钱粮,早就快被掏空了。 二来,他就算是有这么多的钱粮,他也不会这么去做,他本身就不是什么大方的人。 所以,这样的话,他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大王,也不是会少一口吃的,而是,而是钱财不够!” “什么,钱财不够?本王可是拨出了五万两钱财,这还不够?” “不够!” “这些士兵是吃钱的吗?” 其实赵王也知道,五万两钱财是不够的。 但是,他已经拿不出更多的钱财来了。 所以,他对于这一件事情,十分的恼怒。 “哪位大臣,愿意捐出钱财,去征召士兵,保我赵国国土啊?” 这话一出,很多人都沉默了。 毕竟自己掏钱的时候,谁又愿意干呢? 不过,这一次可不比上一次处理灾民的事情,这一次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 所以,赵王也不待这些人开口,就主动的找人要钱了。 “丞相,往日都听人说你非常的富有,这一次,你出十万两!” “啊?” “怎么?你不愿意吗?” “不,大王,我愿意!” 郭开对于自己捐出十万两的事情,是一万个不愿意的,但是他明显从赵王的眼中感觉到了杀意。 那样子好像是在说,郭开要是不愿意的话,他就要换一个丞相了。 所以,郭开仅仅是看了赵王一眼,立刻就同意了赵王的话了。 对此,赵王点了点头。 随后看向了另外一名大臣。 “颜将军,你从齐国过来,携带了一些家资,捐出五万两不过分吧!” “是!” “李大人…!” 在赵王的一顿操作之后,他直接为赵国筹集了七十多万两钱财。 随后,他拿出了三十万两,对着征兵的官员说道: “寡人给你三十万两钱财,务必给寡人征集到士兵,最少五万人!” “是!” 这样的命令一下,负责征兵的官员立刻就明白,他没有反驳的余地。 所以,他立刻领命,到处去征召士兵。 很多的士兵,其实是不愿意入伍的。 但是为了完成任务,赵国官员也顾不上这么多了。 他直接强行征召了,那些不愿意入伍的,也直接被他拉到了军中了。 甚至其中还有不少人,已经三十多岁,不再是入伍行列之中的人了,但依旧被他拉到了军队之中。 就算是那些人苦苦哀求,都没有任何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手段,赵国终于征召了五万大军。 除去坚守邯郸城的两万大军之外,赵国直接派出了八万大军,直奔战场。 这八万大军,就是为了抵御赵禹的十五万大军的。 他们和十五万大军相比,虽然有着很大的差距。 但是,有了这么多的大军存在,他们就算不能打败赵禹的十五万大军,也大概可以守住他们的城池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赵国人明显松了一口气。 “雁门占了就被占了吧,只要我们守住了我们赵国,夺回雁门,只是早晚的事情!” “现在秦国势大,我们赵国刚好经历灾荒,不是秦国的对手,等我们缓上一两年,谁胜谁负,尚不可知。” “只要不打仗就行,只要不是打的非常的激烈,让我们安稳安稳,未来的一切,谁都说不定!” 这些赵国人自然相信,他们是可以获得胜利的。 所以,他们认为他们现在的行为,只是隐忍。 他们在等待时机。 只要他们扛住了赵禹的十五万大军的进攻,守住了他们赵国的城池,他们就还有翻身的机会。 想到这里,很多将领们心中斗志昂扬。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赵禹正在从基层瓦解他们赵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