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始皇陵中,我的神仙日记被发现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 以天地为棋盘,芸芸众生为棋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55章以天地为棋盘,芸芸众生为棋子! 一时间,三人愈发觉得,这趟咸阳城是来对了! 李斯说完了这一大番话后,众人也行到了落脚之处。 李斯将还在沉思的三人,送进准备好的府邸。 北冥子、鬼谷子二人,都有开口言谢。 唯独荀子,依然是丝毫不理会李斯。 让得李斯只好苦笑连连。 翌日。 朝堂之上,文武分列左右。 始皇帝宣召后,北冥子、鬼谷子、荀子三位大贤入朝。 三人虽是各家辈分最高之人,于天下也有颇大的名望。 但面对手握帝皇权柄的始皇帝,依旧恭恭敬敬的行礼。 始皇帝看三位诸子百家中的大贤,这番态度,也是和气的说道: “三位既是天人之后,可不必如此多礼。” “想必你们经李斯之语,已经知晓了我大秦获得的诸多天人神物。” “天人之伟岸,让寡人时刻心生敬畏。” “三位既为天人之后,不知你们三家先祖所留古籍中,可有对天人的些许记载?” 北冥子、鬼谷子、荀子三人闻言,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 由北冥子率先开口,说出了道家的记载。 “我道家祖师老子,曾于上古之时,跟随天人左右。” “天人时常带着祖师,于山顶青石之上观摩天地变换。” “天人曾言,无论是雷霆冰霜,亦或是清风细雨,都只是大自然的一种规律变换。” “就算是天裂地崩,万物消亡,也是自然在时间长河下的不同姿态。” “在这种对自然的感悟中,道祖领悟到了万物万法皆在道中。” “以道法自然为基,创下了道家各种传承之法。” 北冥子将道祖跟随天人的往事,娓娓道来。 文武百官听得如痴如醉,这种于天地自然间,感悟大道的方式。 对于众人来说,太玄了,也太虚了。 他们虽然听得不是太懂,但也不妨碍他们,表达一下震惊的神色。 始皇帝习练过天人留下来的长生宝术,知晓天人具备的神通,已经超出了凡俗之人想象的范畴。 就连传授弟子,也是这般玄妙莫测的方式。 一时间,始皇帝生出一股不明觉厉之感。 北冥子又接着说道: “之后,天人又带着道祖,见识了天下间的异种妖兽。” “据道祖在古籍中的记载,远古时代突然整个人间大地,各处都降临了诸多妖兽。” “最后是天人出手,才将那场灭世之灾消弭于无形。” “只是,其中一些比较特殊的异种,被天人封印了起来。” “道祖亲眼看到,那些本不存在于这世间的妖兽,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的适应了各种的环境!” “天人曾云,若是不算灵智的话,这些异种妖兽,才是这自然中最完美的生物。” “而道家又有先贤庄子,领悟到一种奇特精神法,谓之‘他化自在法"!” “以一蝶形妖兽为基,将自己的精神思绪,彻底入侵到那尊蝶形妖兽中,只是此法不能长久” “故世间,也有流传下‘庄周梦蝶"的典故。” 说到此处,北冥子不觉渭然一叹。 道家的天宗和人宗之争便是如此。 天宗恪守道祖老子之法,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道路。 而人宗则信奉庄子,讲究躯体才是人的桎梏,唯心中神思化为万物,方可得大自由。 当北冥子说出这些道家往事,文武百官彻底惊声失语! 众人万万想不到,道家之法竟然能玄妙到如此地步! 竟然能以强大的心神,短暂夺舍妖兽! 这般诡异的神通,又如何不让众人为之骇然? 始皇帝听着北冥子的讲述,也不由心生震撼。 <divclass="ntentadv">天人收下的十二个弟子,果然无一人是庸才! 又想起天人留给其弟子的那十二件信物,便向着北冥子开口道: “那天人留给你道家的信物,此时安在?” 北冥子闻言,如实回答道: “我天宗掌握有太极八卦图,而阴阳鱼则落在人宗之手。” “此两件信物,皆有玄妙莫测之能!” “我道家先贤,亦在其中演化出诸多大法。” 始皇帝闻言,微微点头。 这两件信物知道下落后,便不再寻味道宗的往事。 随后,始皇帝便将眸光,投向纵横家的鬼谷子。 鬼谷子被始皇帝的眸光一扫,也不再遮掩什么。 纵横家本就人丁单薄,宗门将走那条路,全由鬼谷子一人可决。 迎着始皇帝的眸光,鬼谷子缓缓讲述起了纵横家的传承。 “诸子百家中,唯有我纵横一脉,人数最为稀少。” “虽是每一代,都只有两位传人出山,但老夫可以说,他们俱都是当世一等一的人杰!” 鬼谷子此话一出,朝堂上众人都是缓缓点头。 纵横一脉,每一代出山的两位传人,都给这世间掀起了天大的波澜! 就算声势最为浩大的儒家,若论传人的质量,也远远比不上纵横家。 始皇帝听着鬼谷子之语,面上亦是生出缕缕回忆之色。 曾经,他的剑道教习,那个有大秦剑圣名号之人,亦是纵横家的纵剑传人。 只是在始皇帝统一神州大地后,那个大秦剑圣终究是理念不合之下,抛弃了过往的荣耀。 此刻,还不知在哪处角落. 紧接着,朝堂上又响起了鬼谷子的话音: “我纵横一脉,人丁如此稀薄的原因,皆在于传承的方式.” “昔年,天人教导祖师之时,乃是使用的天人自创的一种棋道——象棋!” “天人将象棋的规则,讲述给祖师后。便让祖师持红子先行,天人则以黑子后手攻之。” “在天人有意的牵引之下,祖师便领悟了纵横之术!” “那天人昔年指点祖师所用的那个棋盘棋子,便是我纵横家历代传承的圣物。” “只是那棋盘之上,蕴含的大道实在太过深奥” “我等后辈子弟,这么多年下来,也未能参透其中的真正的奥妙。” “但领悟的这些微末之法,也足够我纵横家,在这天下立足一方了。” 始皇帝闻言,当即便起了兴趣。 赶忙向鬼谷子问道: “那你在天人圣物上,领悟了哪些纲要?” 鬼谷子闻言,缓缓说起了自己的领悟之处: “天地四方为棋盘,万物苍生皆为棋子!” 始皇帝和文武百官闻言,尽皆现出无比震撼之色! 以天地四方为棋盘,万物苍生皆为棋子。这还只是些许微末之法? 那纵横家真正的大道,又将恐怖到何等的地步? 一时间,所有人都陷入到了对纵横家的传承,或者说是对天人赋予纵横家的传承,莫名的震撼之中。 北冥子和鬼谷子,分别讲述了道家和纵横家的一些往事,并将其所传承的天人信物,也一并脱出后。 场间所有人的目光,顿时集中在荀子身上。 荀子见此,也是上前一步,向众人娓娓诉说道: “我儒家所传承的天人信物,乃是《抡语》,是抡打的抡,不是讨论的论!” 荀子此话一出,文武百官尽皆震骇莫名。 就连始皇帝,也是满脸疑惑之色的看着荀子。 不知由天下学子,奉为心中圣典的《论语》何时变成了《抡语》。 而且,就姑且算是抡打的抡吧,这部典籍不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所言所语的经典吗? 如何又成了天人交给儒家的信物了? 荀子也看出了众人面上的疑惑,便接着说道: “世间所留的《论语》,本是天人所传《抡语》的修改版。” “实际上,里面诸多以先祖口吻所述之语句,皆是天人留给先祖的名言!” “《抡语》非是一本导人向善,教人为人处世的典籍。” “而是一本,传承儒家诸多武学的秘籍!”</divclass="ntentad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