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正经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6章 回家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216章回家 大雪在纷纷扬扬地下着。 两个当值太监从养心殿偏殿退了出来,还把门也带上了。 大雪中,戴权披着斗篷走来了。 两个当值太监连忙跪下:“老祖宗。” 戴权:“起来吧,宁国公在里面?” 两个当值太监爬了起来:“在,刚用完膳,正等着陛下召见呢。” 戴权点了点头,解下斗篷。 一个小太监接过斗篷,另一个小太监连忙将门推开。 一阵雪风袭来,戴权打了个寒颤,赶紧走了进去。 精舍的门开着,戴权轻步走了过去,一眼便望见靠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的贾琥。 戴权轻步走到贾琥面前,轻声问道:“宁国公?” 贾琥睁开了眼睛:“怎么了?皇上召我?”说着,便要起身。 “您请坐!” 戴权摇了摇手,笑道:“陛下还在上书房同首辅说话,让杂家先过来伺候国公爷。”说着,端起一旁木桌上的茶碗,“您喝口茶.” 贾琥没有接:“怎么,给我下套呢?” 一丝苦笑掠上嘴角,戴权说道:“不说您为咱大周立了大功,平日对杂家也特别照顾,给您端一碗茶,应该的。” 贾琥没有接茶碗,只双手一抱,说道:“出了这皇城,怎么样都成。但在这里,要守规矩。” 戴权明白了,望了一眼贾琥,将茶碗放下,“守规矩好啊。”说着一声长叹,“不像有些人,肆意妄为,居心叵测。” 贾琥:“怎么了?” 戴权叹了口气:“还不是因为夏守忠的事.”说着,将夏守忠被皇帝下旨打断左腿的事情说了一遍。 贾琥一愣:“这又是怎么回事?” 戴权一皱眉:“您不知道啊?” 贾琥摇了摇头。 沉默了片刻,戴权将事情大体说了一遍,接着说道:“自从打断了夏守忠的腿之后,宫外就有了谣言他们这样做无非是想败坏皇上的名声。” 顿了顿,“杂家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干.难道非要逼着皇上留下骂名?!” 贾琥使劲地晃了晃脑袋,明知故问呢。 戴权:“怎么了?” 贾琥从怀中掏出怀表,瞧了一瞧,问道:“陛下什么时候忙完啊?” 戴权笑道:“国公爷这是想家了.” 贾琥没好气地:“.你知道什么。” 戴权:“哟,您真当我不懂?!这男人的心思,我还是懂的。” 贾琥颇为惊异地:“什么心思?” 戴权嘿嘿一笑,没有答话。 贾琥突然问道:“过年期间你是不是也轮值?” 戴权一愣:“是,怎么了?” 贾琥看着戴权笑了笑:“我做东,请你去教坊司吃酒。” 戴权一下蒙了,两眼直直的。 贾琥看着他,指了指外面。 戴权一看这个阵势,顿时明白了,冲贾琥一笑:“托您的福,杂家也去开开眼,长长见识。” “长什么见识啊?”建武帝走了进来。 “皇上.”贾琥连忙站起身。 戴权也是大吃一惊,慌忙迎过去,扶着建武帝在南面的榻上坐下:“回皇上的话,宁国公在和老奴说笑呢。” 建武帝打量着贾琥,说道:“伱辛苦了。” 贾琥忙躬身答道:“这是臣的本分。” 建武帝手一摆:“坐下坐下。安徽这一仗打得很好,解了国家之难。当收到报捷的军报,朕高兴的多吃了一碗饭。你要不信,可以问戴权。” 戴权听了,忙笑道:“陛下当时还赏了杂家一碗菜呢。” 建武帝摇了摇手:“好了,不说这个了。”对贾琥说道:“对了,朝廷已经同满清人达成协议,镶黄旗、汉军营的俘虏会在明年二月底移交给他们。 另外,辽东、朝鲜那边也传来了准确的消息,鞑子皇帝有了更换继承人的念头。首辅他们猜测,若是那个鞑子亲王春节前不前往朝鲜,满清内部的矛盾就会彻底爆发,甚至出现宫变,辽东和朝鲜也会爆发战争。” 贾琥:“也有可能是他们的苦肉计。” 建武帝点了点头:“你说的不错。不过,春夏辽东多雨,弓箭、火器、骑兵,还有攻城作战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段时间,咱们可以对满清人释放善意,签订条约,甚至可以重开马市贸易,给他们一个安全的外部环境。若是辽东和朝鲜之间爆发战争最好,没有也影响不大。” 说到这里提高声调,“朕打算明年入秋之前对辽东用兵,在十月底大降温之前拿下盛京。” 贾琥脑子里“嗡”的一声,两个多月拿下满清人的留都,开什么玩笑?! 建武帝瞟了一眼贾琥,接着说道:“这是李承阳给朕的承诺。” 贾琥明白了,李承阳用这个承诺帮辽东军拿到了燕山要塞。 建武帝:“你怎么看?” 贾琥摇了摇头。 建武帝轻轻一叹:“其实朕也知道,这么短的时间有点仓促。但朕也有难处哪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呀你们都不出去,他们如何动手,朕又如何匡正时弊。” 听了这话,贾琥有些惊呆了。 建武帝一笑:“这是咱们君臣肚子里的话,现在不要说出去,到时候朕会妥善安排。” 贾琥连忙站了起来:“是。” 建武帝点了点头:“对了,老国公病了,需要前往金陵养病。徐州府、海州是目前最吃紧的地方,十几万京营将士正在与叛军作战。你说,史鼎和马尚能行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贾琥有些为难了,史鼎、马尚都算是皇帝的心腹,推荐石光珠去就是抢功劳,推荐其他人去,万一出了什么意外,自己可就说不清了。 建武帝看着贾琥为难的样子,宽怀地笑了笑,“没关系,什么时候有了好办法,随时告诉朕。” 贾琥答道:“遵旨。” 建武帝开心地笑了:“好了,你去凤藻宫见见元妃,见见你外甥,也去大明宫见见老太妃。然后快点回府去和家人团聚吧。” 此话一出,不仅是贾琥,就连戴权也都是一怔,楞在那里。 建武帝站了起来:“正好朕也要去凤藻宫坐坐,一起走吧。”说完,径直走了出去。 贾琥和戴权对视了一眼,连忙跟了出去。 大雪总不见小,风又大了起来。 宁国府从中门到宁安堂正堂,一路正门大开,府门前的雪地上站满了人。 贾琥回京的消息早已传遍了宁国府,贾蓉站在人群的前面,焦大站在他的身旁,后面是赖升、林之孝等管事还有阖府的小厮。 寒风裹挟着雪花扑打在众人的脸上身上,他们却一个个肃然而立,鸦雀无声。 嘚嘚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众人的眼睛都睁得老大,雪雾中,一队骑兵顶着风雪正缓缓行进着。 行至府门前,马队停住了,接着让开了一条通道,一匹白色战马驮着贾琥慢慢走了过来。 贾蓉连忙迎了上来,“侄儿给叔父请安!” 焦大等人立刻跪了下去:“恭迎家主归家!” 贾琥翻身下马,对贾蓉问道:“家中安否?” 贾蓉大声答道:“回叔父的话,家中大安。” 贾琥点了点头,走上前将焦大扶起,对众人说道:“起来吧。” “谢家主!”赖升、林之孝等人磕了个头,这才参差不齐地爬了起来。 贾琥的眼睛在赖升、林之孝等人的身上扫过,接着说道:“大冷天的,我就不说废话了,每人赏两个月的月钱。”说完,不再理会众人,穿过人群中的通道,快步向里面走去。 众人先是一怔,接着他们发出了一阵由衷的欢呼声! 贾蓉回过神来,连忙大声喊道:“鞭炮,快放鞭炮!” 听了这话,众人才反应过来,林之孝等人七手八脚地点燃了鞭炮,震天动地的鞭炮声瞬间传遍了宁荣二府,所有的人都明白,贾琥回家了。 荣国府 薛家小院 薛宝钗早就回来了,这会子正坐在书案前翻阅诗集。 显然,她的心绪有些烦乱,眼睛对着诗集,眼神却不在诗集上。 突然,一阵惊天动地的鞭炮声从窗外传了进来。 薛宝钗猛地一下站了起来,脸上立刻掠过了一丝慌乱,接着,她定了定神,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 一个时辰前,贾琥回京的消息就传遍了宁荣两府,原本她是打算在宁国府迎接贾琥归家的,然而邢岫烟却回来了,她也只能跟着一起回来。 这时,外间传来了开门声,接着丫鬟莺儿走了进来,笑道:“姑娘,大爷去东府了。” 宝钗没有回头,只是问道:“去东府做什么?” 莺儿:“当然是去吃酒了,姑娘还不知道,东府小蓉大爷先前就打发人来请大爷,说要摆酒为二爷接风洗尘。我还听说了,参加酒宴的除了小蓉大爷和咱家大爷,就只有陪二爷从南边回来的芸二爷。这都是一家人,姑娘日后的事情那是水到渠成” 宝钗回过神来,立刻喝住了她:“胡说什么?什么一家人?” “姑娘!姑娘!” 香菱乐呵呵地跑了进来,“老太太打发人来请奶奶姑娘过去呢。对了,方才东府送来了礼物,这次姑娘的是单独一份。” 闻言,宝钗眼睛一亮:“东西呢?” 香菱:“在奶奶屋里呢。” 宝钗:“走吧。”转身便向屋外走去。 宁安堂后院 屋子里只剩下了林黛玉,坐在书案前,手里拿着一封信,有心没心地看着。 贾琥从里间走了出来,他穿着一件对襟厚棉布长衫,显然是刚洗完澡,散着头发。 琥珀抱着一件狐皮大袄走了出来,给贾琥披上,打开了门,招呼几名丫鬟将木桶抬了出去。 贾琥在书案边坐下,见林黛玉坐在那儿出神,便笑道:“想什么呢?好歹给我倒碗茶啊。” 林黛玉回过神来,白了他一眼,默默地走过去提起小铜壶,又默默地走到书案边,给贾琥倒了碗茶。 贾琥向门外瞟了一眼,拍拍大腿,换来一记白眼,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对林黛玉笑道:“好妹妹,替我梳上头吧。”说着,将文具镜匣搬来。 林黛玉只得走过来,扶着他的头,一一梳篦。 贾琥对镜,林黛玉在贾琥身后,二人在境内相视。 贾琥便向镜内笑道:“我和姑父商量了,明年三四月份咱们去苏州好好待一阵子,我陪你将苏州城里城外好好逛一逛。怎么样,高兴吧?” 林黛玉微微点了点头,在家不戴冠,梳好头,简单扎了个发髻,用红绦结住。 贾琥站了起来,转身扶住她的双肩,将嘴凑到她的耳边,低声说道:“我再告诉你一件事,姑父已经将你的婚书给了我,明儿我就去玄真观请老爷将我的名字填上。” 突然想起了,“看我,光顾着高兴,把姑父的交代给忘了姑父让你不要惦念他,好好保养身子来,我瞧瞧你多重了。”说完,将她抱了起来,向里间走去。 林黛玉此时有些惊醒了,惊慌地伸出一只手去拧贾琥的耳朵,“你别闹,快放我下来真的!老太太一会儿肯定打发人来找你” 贾琥先是一怔,接着笑了:“想什么呢?我是有礼物要送给你.” 林黛玉顿时涨红了脸,慌忙用另一只手挡在贾琥的嘴边:“你坏!我不听了。” 贾琥乐了:“真的不听了?” 林黛玉没有再吭声。 贾琥抱着林黛玉走进里间,将她放在炕上,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个装有圣旨的匣子,递了过去。 林黛玉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双手接过匣子,放在小炕几上,慢慢打开匣子,取出圣旨展看,果然是赐婚的圣旨。 贾琥将她搂进怀里,在她耳边低声说道:“这封圣旨就放在你那里,也不用给别人看,咱们俩知道就行了。” 林黛玉没有答话,将头埋进贾琥厚实的怀抱中。 忽然,外间传来了琥珀的声音:“二爷,老太太那儿已经派了两起人来找了.” 林黛玉站了起来:“好了,咱们过去吧。”说着,将圣旨放进匣子里封好。 “嗯。” 贾琥点了点头,伸手替她将发髻理好,又将衣服上的褶皱抚平,“走吧。” 林黛玉忽然想起了件事,说道:“你从南边带来的那些礼物我给派出去了。” 贾琥笑道:“都说了,家里的事你做主便是,不用问我。” 林黛玉扑闪了几下眼睛,说道:“那我可记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