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正经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6章 不负责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406章不负责 都察院由御史台发展而来,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 大周朝的御史权力非常的大,不仅监督百官、审核死刑案件、参加秋审和热审,还可以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力。 可惜,自从御史大夫裴衍被诛族之后,都察院由兴盛走向衰落,监察职能逐渐弱化,监察效率降低,更是因为梅党参与党争,争夺权力,不少御史腐化,利用手中的监察权力聚敛财富,以权谋私。 例如,朝廷规定,都察院有权对离京办差的京官进行考察和评价,但这一制度现在几乎无人执行,只要给钱就免考,导致京官到了地方受不到有效的制约,膨胀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再加上地方官员的争相贿赂,加快了京官的腐化。 都察院值房里,李瑁坐在大案前,望着摆在大案上的都察院大印,他眼中的光一闪一闪。 虽说上头还有个左都御史李守中,但李守中没有精力和时间来过问都察院的事,再加上贾家和李家的关系,事实上他就是都察院的当家人。 “禀大人,属下给大人送公文来了!”值房门外,响起了当值文员的声音。 李瑁抬起了头,向门外盯了好一阵子,这才说道:“进来吧。” “是。” 两个当值文员捧着两摞公文躬着腰走进来了。 “放在案上吧。”李瑁语气很是温和。 “是。” 两个当值文员一边一个,将两摞公文一摞摆在左边的案角,一摞摆在右边的案角,接着便向门口退去。 “慢着。” 李瑁叫住了二人,“通知下去,从今日起,凡是奉命离京办差的京官在回京之后,必须按制送手本上来,以便都察院核查有无违纪行为。” 两个当值文员怔了一下,左边那个怯怯地回道:“禀大人,现在不比四年前了。如今不归都察院管了,都是京官们的上官考察和评价了。” 李瑁望着他:“这大周朝的律法什么时候改的?本官怎么不知道?!” 听了这话,那名文员便忐忑了,偷抬望眼,见李瑁坐在那里望着自己,咽了口唾沫:“回大人的话,属下建武四年调到都察院当差” “打住。” 李瑁脸色沉了下来,“你是不是说‘这是你们的规矩",要我按你们的规矩当差” 那名文员听了,扑通便跪了:“小的、小的路上撞客着了,发昏了,胡言乱语”立刻举起手在自己的脸上响亮地扇了一掌,接着还要扇。 “罢了。”李瑁叫住了他。 那名文员趴了下去。 李瑁望向右边依然躬身站着的另一个文员。 那名文员立时明白都察院的天变了,规矩要改了,立刻扑通跪了下去:“属、属小的这就把大人的意思传达下去,以后都察院按照大人的规矩” 李瑁:“嗯?” 那名文员也是个机灵的,连忙改口:“按照朝廷律法办差。” 李瑁满意地点了点头:“起来吧。”又望向左边那个文员:“你也起来吧。” “是。”二人磕了个头,这才爬了起来。 李瑁瞄了二人一眼:“怎么混的,三年了,还是个吏员?去找你们的上官,我说的,叫他给你们换一块九品的补子。从今儿起,你们就是九品官儿了。” 二人先是一怔,接着大喜过望,从书吏到朝廷命官,一个天一个地,二人身子一下子都酥了,又跪了下去:“谢、谢大人的赏愿为大人效命!” 李瑁:“好!你们再替我传句话,从明儿起,都察院不参与党争,不替利益团体打击政敌。集中所有精力监察百官,弹劾不法。特别是监督百官是否清正廉明,弹劾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重塑朝堂清明。” 二人齐声吼应:“是!”接着一齐站了起来,躬身退了出去。 望着他们出门,李瑁眼中又有了笑意,拿起一张信笺,提笔在上面写了起来。 写完后,李瑁又拿起那张信笺吹了吹,折好塞进信封封好,然后喊道:“来人!” 一名心腹应声走了进来。 李瑁把那封信递了过去:“把这封信送到内阁,亲手交给贾阁老。另外,你再去一趟王府,告诉王爷,请王爷放心!” 那心腹:“是。”答着,接过那封信走了出去。 天已经黄昏。 梅昌文病倒了,他躺在卧房床上,头上敷着一块热气腾腾的面巾,两只眼睁得好大,怔怔地望着床顶出神。 “杀人凶手!无耻小人.”隐约有一阵喧闹声从前院传来。 梅昌文颤了一下,轻轻叹了口气,他不是因为被致仕而病倒,当皇帝驾崩之后,他就等着这一刻了。 只是他没想到贾家会做得这么绝,竟将屎盆子扣在了他的身上,说梁建章、朱启臻二人纵火得到了他的默许,再加上他被朝廷致仕,老百姓就信了。 他的轿子一进入鼓楼大街,沿街的百姓痛骂他是杀人凶手,许多人甚至激动地将臭鸡蛋、烂菜叶往轿子上扔,梅府外更是被人用裹着白布的棺材给堵住了。 最后梅昌文是被小厮护着从后门回的家,没了外人,梅昌文强撑着的那口气便泄了,直接昏了过去。 突然,外间传来一阵脚步声。 梅昌文转头望去。 已经出落得有些玉树临风的梅宗禄疾步走了进来,走近床边,他跪了下去,握着梅昌文的手,关切地问道:“父亲,您好些了吗?” 梅昌文拿开头上的面巾,撑着床靠到床头,笑了笑答道:“上了春秋的人,常见的病,不碍事的。来,坐在这里。” 梅宗禄站了起来,在床边坐下。 梅昌文:“老太妃召你进宫为了何事?” 梅宗禄:“回父亲,老太妃希望儿子劝说父亲以大局为重,还说目前还需要贾家镇住朝堂。” 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父亲,先帝真的留下处治贾家的遗诏?” 梅昌文摇了摇头:“先帝在最后的时间里也曾想过处治贾家,将贾琥诱骗至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