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折服大小乔,三国第一虎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0章 王之下,侯之上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好了,都少说两句。” 关键时刻,还是秦牧站出来为华歆解围了。 秦牧朝着陛台之上的刘协进言道:“陛下,如何封赏臣,那是陛下的事情,臣领旨谢恩便是。” “我秦牧已经位极人臣,这王号,列土封疆,与我何加焉?请陛下圣裁!” 看起来,秦牧对于封王的事情,是不屑一顾的。 但,果真如此吗? 不然。 现在的刘协已经是被架到火堆上炙烤了,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无法弥补的祸乱。 刘协想了一下,便道:“既然是群臣请命,相国你对我大汉也有泼天之功,朕便封相国你为魏王,封国于魏(郡)吧!” 骑虎难下的刘协,最终还是向秦牧妥协了。 “不可!” 继荀彧之后,孔融站出来反对了。 “陛下,我大汉自白马之盟以来,除了吕姓诸王之外,并无异姓王。” “陛下若封相国为魏王,臣唯恐天下人众说纷纭,而陷相国于不义!” 孔融缓声道:“古时候有公、侯、伯、子之爵位,公者,在王之下,侯之上。” “相国于汉室有不世之功,故而陛下应该为相国封公益户,畴爵邑,上应古制,下准行事,以顺天心!” “善。” 刘协于是转换了一下思路,和颜悦色的看着秦牧询问道:“相国,朕欲封你为‘魏公",增食邑魏郡二万户,并再予你出警入跸的特权。” “不知道相国意下如何?” 秦牧向刘协躬身行礼道:“臣,领旨谢恩!” 秦牧是不想在这种事情上争执下去。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何为“出警入跸”? 就是帝王出入时要警戒清道,禁止行人。 秦牧有着这样的特权,已经跟诸侯王,跟皇帝差不多了。 至于这“魏公”的爵位,更是了不得。 昔日王莽篡汉之前,也曾是“安汉公”,食邑2.8万户。 秦牧封公和封王,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唯一不同的是,让刘协这个汉室天子多了一块“遮羞布”,仅此而已。 …… 下了大朝会之后,刘协就回到了后宫,大发雷霆。 “奸贼!恶贼!逆贼!” “狗贼啊!” “啪!” 刘协一把推翻了御案上的东西,怒气冲冲的样子,宛如发狂的老猫一样。 跟在一边的皇后伏寿见状,被吓得小脸一阵煞白,不敢上前。 直到刘协的怒气消停了一些,伏寿这才黛眉微蹙,上前安慰着刘协,并问道:“陛下何故生这么大的气?” “皇后,你是不知道。今日朝会上,群臣……那些人面兽心的公卿百官,居然向朕逼宫,要朕封秦牧为王?” “什么?” 伏寿很是震惊的问道:“陛……陛下,你不会真的封了秦相国为王吧?” “还没有,不过……” 刘协苦笑着道:“快了!快了!以秦牧现在的威势,曹操、刘表、刘璋这些人都不是他的对手,朝中的公卿百官,也都成了他秦牧的走狗。” “现在封公,他们下一步就敢请命,让朕封秦牧为王,加九锡,然后就是谋朝篡位了。” 说到这里,刘协就颓然无力的瘫坐在了地板上,好似活死人一样,目光呆滞,毫无生气。 看着这样的刘协,伏寿也很是心疼,想要开导一下刘协,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这时,一名太监走了过来。 “陛下……” 他,正是刘协的宠臣—— 辟邪。 “皇后,你先回去吧。” “陛下,臣妾……” “回去!” “诺。” 伏寿见到刘协凶自己,不禁委屈巴巴的瞅了一眼辟邪,最终幽幽地叹了口气,离开了这座宫室。 刘协和辟邪是什么关系? 伏寿心知肚明。 这近一年来,刘协不知道是出于何种缘故,都没有碰过伏寿。 反而跟这个辟邪很是亲近。 据说辟邪并不是一个阉人。 这让伏寿严重怀疑,刘协有断袖之癖,而辟邪就是他的男宠。 只是,不知道这两个人,哪个是“攻”? 哪个是“受”? 如果秦牧在这里的话,一定知道哪个是攻,哪个是受。 刘协已经是阉人了,还怎么“攻”? 伏寿离开之后,刘协就躺进了辟邪的怀中,娘里娘气的询问道:“辟邪,事情办的如何?” “回禀陛下,许都之中,能笼络到的人,奴婢已经笼络了。” “甚好。” 刘协缓声道:“辟邪,这件事要是成了。你就是朕的大功臣,为汉室立下了不世之功,封侯拜相,少不了你的。” “多谢陛下……” 辟邪的眼中闪过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异色。 …… 此时的秦牧,还不知道刘协那边的谋划。 就算是知道了,秦牧也只会一笑置之。 秦牧在相国府中接受了房玄龄、华歆、赵云等一众文臣武将的恭贺之后,就又开始埋头处理政务了。 “相国,司徒杨彪求见。” “哦,让他进来。” “诺!” 不多时,老态龙钟,精神颇为萎靡不振的杨彪拄着拐杖,缓缓的进入了相国府的节堂。 “司徒大人,请坐。” “谢过相国。” 秦牧还是一个非常尊老爱幼之人,把杨彪扶到了一边落座。 杨彪出身于弘农杨氏,跟袁绍、袁术的汝南袁氏差不多,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不同的是杨彪没有跟袁绍、袁术兄弟一样,利用自身的名望,以及家族的声望笼络人心,成为一方诸侯。 或许杨彪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耐。 弘农杨氏比起汝南袁氏一点都不差。 其始祖杨敞来头不小,乃是汉昭帝时期的丞相,司马迁的女婿。 之后的杨秉、杨震、杨赐,还有现在的杨彪,都担任过“太尉”,可谓是货真价实的三公望族。 “不知道司徒大人这一次来见我,所为何事?” 秦牧很是客气的给自己与杨彪倒上了一杯茶。 杨彪跟孔融、荀彧一样,尽管在朝堂上经常跟秦牧“斗嘴”,但是并未干过任何损害秦牧利益的事情。 所以秦牧能容忍他们继续待在朝堂之上,该干嘛干嘛。 对于秦牧来说,杨彪无疑是稀客了。 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 秦牧知道杨彪不会没事来找自己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