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折服大小乔,三国第一虎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9章 我二弟天下无敌,刘备癫狂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两个月的时间,秦牧要调集的后续大军,才能全部到位。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毕竟,古代的士兵赶路,大多全靠两条腿。 骑兵、水师还好,至少能骑马或者是搭乘舰船,步卒的话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动员,然后奔赴前线了。 距离荆州较近一些的豫州、司州还好说,较远一些的兖州、青州、徐州,甚至是幽州和并州一带的兵员就惨了。 为了这一战,秦牧前前后后征召了三十五万步骑,负责后勤补给的民夫整整七十万之多。 若非大魏的国力足够雄厚,还真是无法支撑的。 秦牧也不是没想过就近征调兵马,但是他需要的是可战之兵,而不是滥竽充数的随便找一些士兵来凑数…… “赵云、李存孝、黄忠、庞德、甘宁。” “微臣在!” “朕给你们各五千步骑,即刻南下,收取宜城、临沮、枝江、当阳等城池,逼近江陵。” “诺!” 众将当即领命而去。 秦牧又把目光放在了地图上,若有所思的问道:“公台,刘备军现在何处?” “回禀陛下,斥候来报,前不久刘备的水陆大军过了巫峡,可能明日就会进抵到秭归一带。” 闻言,秦牧淡然一笑,道:“刘备进兵的速度还算快。” “仁贵,朕把丹阳兵、陷阵营、羽林军、虎贲军等,共计精兵万人,全部交给你。” “你有把握抢在刘备之前,夺取夷陵,并在夷陵一带阻击刘备的水陆大军吗?” 薛仁贵当即领命,道:“陛下,微臣一定不辱使命!” “好!” 薛仁贵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带着一万精兵一举坚城险地而守,阻击刘备的大军,这并不难。 难就难在如何抢在刘备的前边,一举夺取夷陵了。 襄阳距离夷陵,大概五六百里。 若按照古代军队的急行军速度,薛仁贵及其麾下的精兵强将要轻装赶路的话,必须要三天之内赶到夷陵,还要保证先驰得点,一鼓作气的拿下夷陵及其附近险峻的地势…… 这就是兵贵神速的重要性了。 薛仁贵也不敢怠慢,立刻就点起了兵马出发。 陈宫颇为疑惑的询问道:“陛下,你这是想先把江陵打下来,再倾其全力,灭掉刘备大军吗?” “没错。” 秦牧点了点头道:“朕说什么,都不能让刘备、诸葛亮合兵一处。” “若江陵城破,则荆州的腹地江夏、南郡,也定然为朕所得。届时,只靠西边的一个巴郡,如何供养得起刘备的数万大军?” “陛下圣明!” …… 秭归,大江之上。 这个时候的刘备还站在旗舰上,夜以继日的带兵赶路。 虽说刘备这一辈子没有打过几次胜仗,但是也算深谙兵法韬略的他,知晓兵贵神速的道理。 他现在必须要争分夺秒,增援襄阳,不然就会贻误战机了。 “报——” 一名小校急匆匆的乘船而来,随后向刘备禀告道:“陛……陛下,不好了!” “斥候来报,襄阳城已经沦陷!前将军父子二人突围不成,被魏军生擒了。” “更有消息说,前将军关公父子已经遇害,被秦牧处死了!” “什么?” 一听这话,刘备顿感五雷轰顶,身子踉踉跄跄的倒退了两步,满脸不可置信的神色。 他瞪着眼睛,形象全无的咆哮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我二弟天下无敌!” “他怎会遇难?就算战不过魏军,以他的勇猛,难道还不能杀出重围吗?” 顿了一下,刘备红着眼睛,一把抓住了这小校的脖子,叱道:“你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谎报军情,该当何罪?” “陛下,是真的,千真万确!” 小校忙不迭的解释道:“小人怎敢谎报军情,犯下欺君之罪?” “这消息,是从襄阳溃兵那里得知的。小人获悉之后,一天纵马长驱二百里,追了许久,这才能将襄阳军报传回来……” 刘备还是不敢相信这事情是真的,于是跺了跺脚道:“朕,绝不相信!” “秦牧小儿诡计多端,善于使诈,这一定是他为扰乱我大军的军心,才放出的谣言!” “襄阳城可能是真的丢了,但我二弟,绝不可能就这样遇害了!” 看见这般失态的刘备,身边的伊籍、陈到等谋臣武将,想上去开解一下刘备,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过了不一会儿,刘备的心绪这才稍微平复一下,又有一名小校来报。 “陛下,从襄阳那里来了一队商旅,自称是代秦牧送还前将军首级的。” “让……让他过来。” “诺!” 不 多时,一个其貌不扬的商贾,就把一只锦盒递给了刘备。 刘备不敢相信这种事情,却还是颤巍巍的伸出了自己的手,打开锦盒的盖子,果真看见了关羽的头颅被安置在里边。 那长髯,那枣红一般颜色的脸,那出奇的丹凤眼……关羽的种种特征,不会错的。 这正是他刘备的义弟,关云长的首级! “啊!” 一时间,刘备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眼冒金星,竟然不自觉的瘫坐在了甲板上,眼泪也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陛下……” 看着刘备的这个样子,众将心里都很不是滋味儿。 而已经痛彻心扉的刘备,不由得取出了关羽的脑袋,抱头痛哭起来,哭声传遍了大江两岸。 “呜呜呜呜!” “嗷呜!” “二弟!云长!你为何要舍我而去?” “没有你,可叫我怎么活?” “二弟,都怪我,都怪我!” “是我来晚了!如若我当时听从孔明的劝谏,在秦牧大兵压境的时候,就带兵赶回来驰援,你何至于此?” “云长!痛煞我也,真痛煞我也!” “想当年,我、翼德,还有你,咱们桃园三结义,对天立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言犹在耳,而今云长你已经走了,叫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