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折服大小乔,三国第一虎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0章 三复奏,王安石遇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在汉文帝的时候,廷尉张释之还使平民也有了复审的机会,减少民间的冤假错案。” “只是,复审之制度并未定型下来。” 辛毗正色道:“陛下,人死不能复生。如果造成冤假错案,错杀了良人,岂不可惜吗?” “天子,生杀予夺,一言以蔽之。但是,不论再贤明的君主,也有可能因一时之忿而杀人。” “想当年汉文帝乘车路过一座桥,被一个百姓惊扰到马儿,因此使汉文帝差点颠下去,汉文帝由此勃然大怒,想杀了那人泄愤。” “幸而被张释之劝谏,复审之后,那人只是交了罚金,便了事了。” 顿了一下,辛毗又道:“陛下,微臣认为,这样的复奏制度,是可以施行的。” “以死刑犯为例,行刑前一日,复奏一次,行刑当日,复奏两次,可为‘三复奏"。” “如此一来,留给陛下考虑的余地就多了,陛下你也不会在一怒之下,杀害诸多之人。” “这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得了天下,应该实施仁政,而不是用严刑峻法治理天下。” “微臣言尽于此,请陛下三思。” “……” 三覆奏吗? 对于辛毗的这种主张,其实秦牧之前是考虑过的。 他想要打造一个太平盛世,以严刑峻法来治国,显然是行不通的。 严刑峻法适用于乱世,但是到了治理天下的时候,就未必行得通了。 天下大乱之后,往往会有大治! “朕知道了。” 秦牧微微颔首,表示自己对辛毗的谏言听进去了。 “佐治,你且好生休息,朕还需要你的辅佐。” “陛下……微臣怕是……怕是撑不住了。” 辛毗一脸哀伤的神色,说道:“微臣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看见山河一统,未能看见我大魏出现太平盛世的景象。” “但,微臣始终相信,在陛下你的英明统帅之下,原本破裂的河山,终归大魏,天下也一定会出现文景之治那样的太平之世。” “就请……到山河一统那一日,到盛世降临的那一日……宪英。” 辛毗忽然把目光放在了自己女儿辛宪英的身上。 辛宪英握着辛毗的手,泪如雨下的哭泣道:“女儿在。” “到那时,还请你家祭无忘告乃翁……” “好。父亲,女儿到时候一定会到父亲你的坟前告拜。” “甚好。” 了却了一桩心事的辛毗,似乎是没有遗憾了。 就在这时,秦牧的脑海中,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叮!系统奖励!】 选择一:见死不救。系统奖励:黄金万两!】 选择二:救治辛毗。系统奖励:九转金丹十枚!】 救? 当然要救。 秦牧要付出的代价,就只是一颗九转金丹万能药而已。 他这一趟,还真是没有白跑。 秦牧旋即拿出了九转金丹,给辛毗服下。 服用了九转金丹之后,原本生命气息在不断流失的辛毗,果真是恢复如初,不止是身上的伤痕消失不见了,就连原来的风寒,也已经烟消云散…… “这是什么灵丹妙药?” 辛毗颇为懵逼。 但,秦牧并没有解释。 秦牧缓缓的站了起身,笑吟吟的道:“佐治,你这样的肱股之臣,朕岂能让你就此故去?” “你所言之‘三覆奏",还是由你自己去实施吧。” “朕意,拜你为刑部尚书,负责审理往年的冤假错案,并协同大理寺、都察院、镇抚司,对牢里的犯人进行审讯。” “若有疑点,要一审,再审,三审。” “官吏也好,平民百姓也罢,除了谋逆大罪,皆可‘三覆奏"。” “举凡死刑,如果你们有迟疑不决者,可上报给朕,朕亲自审理,亲自决断。” “诺!” 秦牧这是在对辛毗委以重任了。 辛毗的能力本就不低。 只是,秦牧麾下的能臣太多,把辛毗给掩盖起来了而已。 当然,辛毗原本的官爵就是不低的,只是没有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这一次,通过辛毗入诏狱事件,秦牧的确发现了锦衣卫存在的一些弊端。 锦衣卫,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有可能会把一些事情搞坏,做得太绝了。 “纪纲。” “微臣在!” 纪纲听见秦牧在叫自己,忙不迭的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秦牧睥睨了一眼纪纲,说道:“朕给你们锦衣卫特权,不是让你们胡作非为的。” “人一抓进来,你们就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刑伺候,还有王法吗?还有天理吗?” “人家辛佐治毫无疑点,也没有涉案的可能 性,你们就把人家往死里打!” “朕若是没有出面,这次岂非是要痛失一良臣?” “是。” 纪纲低着头道:“陛下,微臣日后一定整改,一定整改。” “拿出具体的方案,和具体的行动。” 秦牧淡淡的道:“既然朕这里有三复奏,镇抚司也要有三复奏。” “抓什么人,所犯何罪,有什么疑点,要动用什么大刑,你作为锦衣卫都指挥使,也不能马虎,要一一过问。” “再让人枉死,朕,定不轻饶。” “诺!” 纪纲的心里是叫苦不迭的。 这样一来,他的工作量岂不是会大大提高吗? 奈何,皇命难违。 “辛毗。” “微臣在!” 秦牧沉吟片刻之后,还是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朕赐你一把尚方宝剑,让你有巡察诏狱,监督锦衣卫之权。像是今后再有什么冤假错案,朕,唯你和纪纲是问!” “诺!” 辛毗当即答应下来。 辛毗的为人比较正直,是一个诤臣,所以秦牧给他这样的权力,还是放心的。 …… 夜半三更。 秦牧适才回到皇宫,还未休息,就忽然得知一个让他感到十分震怒的事情。 李存孝急匆匆的来到秦牧的面前,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