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折服大小乔,三国第一虎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9章 失信于天下,厚黑的老曹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好。” 秦牧旋即采纳了刘伯温的破阵之法,派出李存孝、赵云率领六千四百名铁骑兵,前去破阵。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按照这样的布置,诸葛亮所摆出的九宫八卦阵,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坎为豕。 离为雉。 艮为狗。 兑为羊。 乾为马。 坤为牛。 震为龙。 巽为鸡。 所以,在诸葛亮所摆下的八卦阵中,有着八面旗帜,分别绘画着狗、羊、马、牛、龙、鸡、豕、雉八种动物。 从这里,就能辨别得出,哪个方位代表着的意义。 八门金锁阵和奇门八卦阵,其实是周文王所创的“后天八卦”,而诸葛亮这次摆下的九宫八卦阵,是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自然是有所不同的。 “弟兄们,跟我冲!” “杀——” 李存孝和赵云按照秦牧的吩咐,率兵开始破阵。 魏军从八卦阵中的“生门”杀了进去。 随着点将台上,诸葛亮的令旗挥动,所有雍军将士也跟着变阵,盾牌手靠前,挤压着入阵敌军的生存空间,然后推上鹿角、拒马枪阻挡。 “噗嗤!” “唰!” 隔着盾牌、拒马枪和鹿角,躲在后边的长矛手和长枪手,立刻刺出,刺杀了不少的魏军士兵。 “啾——” 战马哀嚎着,倒在了血泊之中。 马背上的魏卒跟着四脚朝天,被摔得七荤八素,然后躲在一边的武士,握着阔剑和盾牌上去将其斩杀。 偌大的九宫八卦阵,开始迅速变动,并趁乱截断了入阵魏军的出路,想将他们拦腰斩断。 李存孝怒了,握着禹王槊一下挑起了鹿角,直接朝着几名敌人扔了过去,然后就跟切瓜砍菜一样,斩杀了一个又一个的雍兵。 迫于李存孝的强大武力,其余雍兵原本是不敢上前的。 怎奈何军令如山,他们就算是去送死,也要上! 经过一番厮杀之后,李存孝和赵云率领着魏军铁骑兵,一路从九宫八卦阵正东方位的“生门”,杀出了西南方位的“休门”。 这个时候,所有魏军将士尽皆衣甲染血,已经战死了不少人。 饶是如此,李存孝还是按照秦牧的命令,带着兵马来到了八卦阵正北方位的“开门”,再次身先士卒的冲进去。 “杀!” “唰!“ 这一次就比较顺利了。 李存孝、赵云冲在了最前面,身后的精锐铁骑兵,也是左右冲杀,犹入无人之境,迅速就击溃了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的雍军。 这个时候,就算是诸葛亮挥动令旗,想要驱使雍军将士迅速变阵,然后绞杀入阵的魏军,那也是办不到的。 首尾不能兼顾了! “冲过去!斩了诸葛亮!” 成功击破八卦阵之后,大喜过望的李存孝,就朝着诸葛村夫所在的点将台杀了过去。 “快!放箭!” “阻挡他!” 诸葛亮忙不迭的下达了这种命令。 眼看着大势已去,自己所布下的九宫八卦阵被破,诸葛亮也不敢怠慢,连滚带爬的下了点将台,骑上一匹马,就要冲出去了。 远在陈仓城头上观战的曹阿瞒,看见魏军果真破了八卦阵,也不由得大吃一惊,却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忍下了。 “开门!” “快开门!” 曹操挥了挥手,就让士兵放下吊桥,打开城门,让诸葛亮以及一众残兵败将逃进来。 杀得起兴的李存孝,也是率兵一路追击到了护城河外边,被雍军的弓弩手射到边上之后,这才勒住了战马的将士,放声大笑起来。 “什么八卦阵,也不过如此!” 听到这话的曹阿瞒,更是忍不住脸色一黑,跟抹上了一层锅底灰一样。 李存孝旋即横着手中的禹王槊,大声喊道:“曹操!” “你不是说,我军若破了此阵,你就让出陈仓城吗?” “白纸黑字,有国书为证!笔墨和印玺的印迹还未干,难道你要抵赖吗?” 当着这种情况,曹操能抵赖吗? 只见曹阿瞒的脸色变幻了一下,然后一手扶着垛口,回答道:“李存孝!” “你们搞错了!” “朕要布下的,其实不是此阵!” “你们刚刚所破的八卦阵,不算数!不算数!” 这还不是在耍赖吗? 李存孝嗤笑一声道:“曹操!难怪你从小的名号就是‘阿瞒",撒谎成性!毫无信用!” “你这样,岂不是要失信于天下吗?” “某劝你还是快快下来投降!吾皇仁德,或许能饶你一命!” 旋即,在秦 牧的授意下,一队嗓门儿较大的魏军士兵,就来到了陈仓城外,冲着曹操一阵笑骂。 在这个事情上,曹操毕竟是理亏的一方。 白纸黑字定立的国书,还有曹阿瞒的印玺,他却不认账了。 这算什么? 好在,秦牧早就知道曹操的为人,所以并不动怒。 经此一役,曹操也算是声名狼藉,彻底威信扫地了。 正所谓人无信不立。 曹阿瞒事后不认账,这让他麾下的将士如何信服? 但,曹操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如若将陈仓关拱手让人,他的末日就不远了! …… 此时,在魏军的中军大帐之内,秦牧和刘伯温正在商量军机大事。 虽然,魏军成功的破了诸葛亮布下的九宫八卦阵,但是曹操根本不认账。 这也没办法,一旦失了陈仓关,不说雍国覆灭,曹操兵败身亡,却也为时不远了。 但,秦牧就未必没有别的办法,去攻破陈仓城。 “陛下,赵昂已经被微臣策反了。” 刘伯温对秦牧说道:“他已经返回天水郡,打算秘密联络同郡的士族豪强举兵,反了曹操。” “如果能成功的话,则曹操危矣,就算失败了,也能对雍军造成不小的损失。” “这段时间,以微臣之见,陛下不妨静观其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