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折服大小乔,三国第一虎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4章 敬天法祖,修缮始皇陵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大皇帝陛下!” 这时,作为倭国的使者,难升米朝着秦牧跪了下来,高声道:“小人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大皇帝陛下能否答应?” “但说无妨。” 秦牧扫了一眼难升米,眼中不由得闪过了一抹异色。 小日子过得不错的祖先吗? 他要是没有记错的话,这个时候的倭国,还处于弥生时代末期,古坟时代之前。 如这个难升米,面颊上画有类似刺青的线条。 黥面纹身! 放在大魏本土,“黥面”的一般都是罪犯…… 而难升米没有戴着冠帽,是以布巾裹头的,头发还呈现出中分,在耳朵两边绑成了麻花状。 至于这身高,是真的一言难尽。 难升米约摸一米四左右。 而这,在倭人当中还算是高个子了! 是猛男! 在秦牧的面前,却跟小孩子差不多。 “陛下。” 难升米正色道:“我倭国,自古仰慕华夏之文明,心向往之,益仰慕圣贤之道。” “恳请陛下怜我倭人,未开风化,政教不通,赏赐中土之古典书籍,以及各种医书、兵书、农书等等,使我倭国得以发展起来。” “再者,请大皇帝陛下准许我倭国派遣使者,为‘遣魏使",远渡重洋,到京师洛阳的国子监入读,钻研学问,以便于有朝一日,能学有所成,归国而一展所长。” “助我倭国开启民智!” 话音一落,难升米就再次朝着秦牧过了下来,磕了一个响头。 言辞很是恳切! 秦牧能答应吗? 真把朕当成了唐太宗李世民? 笑话! 秦牧淡淡的一笑,说道:“难升米,你们倭人有进取向上之心,追求文明之意,朕深感欣慰。” “你看这样好吗。” “你们的遣魏使,那都是留学生,我大魏应给予优渥之待遇,给予特殊照顾。” “朝廷每个月就拨放给每一个留洋的遣魏使一万钱的助学金,一人再找两个女子陪读,使之朝夕相处。” “你看可好?” 一听这话,难升米忙不迭的点头道:“甚好,甚好!” “大皇帝陛下,小人替我王,替那些遣魏使先感谢你!” “大皇帝陛下果真仁德无双!” “……” 朝中的公卿百官听见秦牧的这番话,脸上都不免出现了一种复杂的神色。 什么鬼? 给予倭国的留学生,也就是那些“遣魏使”这般优渥的待遇? 这是特权了! 这些倭国的学子,凭什么能有这种特权? 凭什么能在大魏当人上人? 群臣的心里都备感不满,却也不敢发作。 秦牧则是忽然脸色一冷,挥了挥手道:“难升米,朕看你是还没有睡醒!” “汝所要求的各类书籍,朕不允许流入倭国;至于遣魏使,随你们。” “然,国子监的门槛很高,你们倭国的遣魏使,怕是考不进去!” 直到这时,难升米这才反应过来,他被秦牧耍了。 饶是如此,难升米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国子监的门槛的确很高,不是一般学子能考进去的。 走后门进去的学子,基本上没有。 作为大魏的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子们,有相当一部分人,之后会成为大魏的官吏! 岂容倭国染指进去? 对于难升米的险恶用心,秦牧还是非常清楚的。 倭国那个地方,还是茹毛饮血,不服王化之地,至少还没有形成什么像样的文明。 如邪马台国,说是一个国家,其实跟部落联盟差不多。 这样的国家,只是倭人的国家雏形罢了。 一旦倭国汲取了华夏文明,学以致用,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害人害己! 作为穿越者的秦牧,又怎能不知晓倭人的后代,在后世干了什么事情? 倭人崇拜强者,在大魏强大的时候,倭人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反而会恭恭敬敬的,跟哈巴狗一样。 而一旦大魏衰弱了,倭人就会反咬一口,想要翻身做主人。 秦牧岂能养虎遗患? 在原来的历史上,李世民的心胸就是太过宽广了。 让周边的诸藩属国学习汉家文化,固然能融入这些藩属国进入华夏文化圈,施加天朝上邦的影响力。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也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实际上,秦牧也不介意通过文化入侵的方式,对诸藩属国施加自己大魏帝国的影响力。 唯独对倭国,秦牧是存在偏见的。 …… 秦牧接见了列国的使臣之后,又在千秋万岁殿,召 开了一场大朝会。 凡是朝中七品以上的公卿百官,都必须要到场参加。 穿着一袭冕服的秦牧,高坐于龙椅之上,正襟危坐,环视一周,扫视着陛台下面的大臣们,最终把目光放在了礼部尚书杜如晦的身上。 “杜卿,给诸藩属国的回礼,可已经准备妥当了吗?” “回禀陛下,已经准备妥当。这是礼单,请陛下过目!” 杜如晦拿着一道奏本,双手捧着,让陛台一侧的太监走下来接过,拿给秦牧阅览。 秦牧看了一遍礼单,仍是不禁皱了皱眉头。 他想了想,终究是没有选择驳回杜如晦、王朗等人拟定的礼单。 “朕,准了。” “多谢陛下!陛下圣明!” 看见秦牧终于是勉强满意了,杜如晦不由得暗暗松了口气。 正所谓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 大魏要维持朝贡体系,也要舍得往外边大把花钱。 这个事情不仅关乎国格,也关乎未来多年大魏和周边诸藩属国的关系。 现在送出去一大批价值昂贵的礼物,那不要紧。 大魏之后通过贸易的方式,进入资本掠夺,那也是能赚得盆满钵满的。 有付出就有收获! “陛下。” 这时,作为中书监的华歆手持牙笏,站了出来,向秦牧进言道:“臣有事启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