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折服大小乔,三国第一虎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6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陛下。” 王安石“噗通”的一声跪了下来。 面对群臣的指责,他并没有直接回怼,而是朝着秦牧下跪行礼,慨然道:“臣听闻,君主若是犯了错误,臣下若不指出,并规劝君主改正,那就是臣下的过失,臣下百死莫赎其罪。” “这是为人臣者的本分。” “臣所言,句句发自肺腑,请陛下明鉴!” 闻听此言,秦牧缓声道:“王卿,朕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就不能好好享受享受吗?” “陛下,现在还不到享受欢乐的时候。” “……” 王安石也真的是能敢言直谏。 不,是犯颜直谏! 如果换做一个心胸狭隘的国君,一定容不下王安石这种人。 好在,秦牧也是能分得清轻重缓急的。 他可以虚心纳谏! “王卿,那么依你看,朕要削减吃穿用度,节源开流的话,当如何为之?” “陛下,仅膳食一项,臣认为,陛下你一顿膳食,应该削减至一百钱的用度!” 过分,过分了! 秦牧的眼中闪过了一抹复杂的神色。 王安石的此言一出,更是使得满座皆惊。 王安石疯了吗? 规劝秦牧,把秦牧一顿膳食的标准,削减到一百钱? 削减了百分之九十九的用度! 这也就是说,秦牧原来的一顿饭,有荤素搭配,大概八十或一百个菜,现在就剩下一两个菜了。 当然,伙食标准也会随之降低。 一百钱,四菜一汤秦牧还是能吃上的。 但,这样的伙食标准,富贵人家看了都认为寒碜,更何况是秦牧这样的皇帝? “荒唐!太荒唐了!” 华歆气得吹胡子瞪眼,指着王安石叱道:“王令君,陛下的一顿膳食,才一百个钱?那能吃到什么菜?能吃多少个菜?” “普通人家的伙食,也不过如此,更何况是陛下的御膳?” “就是!” “谁不知道,陛下从未有过铺张浪费之行为!” “陛下之圣明,之节俭,他是一粒米饭都不会浪费!” “就我所知,陛下吃剩下的饭菜,也都会分发给各宫里的内侍、宫娥,不会浪费!” “就算是骨头,也有狗吃!” 王安石的这种主张,毫无疑问,遭受到了朝中大半臣子的指责。 正所谓主辱臣死。 王安石这样,已经算是在变相的“侮辱”秦牧了。 当然,他们更多的,还是在为自己考虑。 作为皇帝的秦牧,膳食标准尚且如此,他们还敢“僭越”,胡吃海喝吗? 王安石朝着秦牧叹气道:“陛下,你是天子,是天下人的君父,理应作为臣民之表率!” “请陛下三思!” 其实,秦牧也认为王安石说的没错。 铺张浪费,的确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大魏现在贫困吗? 并不贫困。 秦牧掌权这么多年,治下之百姓,也是承平日久。 大魏建立也有五六年之久了。 尤其是在推行变法之后,大魏的国力越发的强盛,平头百姓只要勤勤恳恳,辛勤劳作的话,也不愁吃不上饱饭。 逢年过节的,他们还能吃上一顿肉。 饶是如此,秦牧还是不愿意看见举国上下,奢靡之风大行其道的。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作为穿越者的秦牧,深知奢靡之风不可长。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西晋初年的奢靡之风了。 在原来的历史上,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在一统天下之久,就迅速堕落了。 他过上了沉迷酒色,颓废奢靡的生活。 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 司马炎作为皇帝这么做,底下的人自然也会跟着效仿。 离谱到了什么程度? 骁骑将军王济,在西晋的国都洛阳的中心繁华地段买了一片空地,也不建房子,而是把钱财都放在地上去晒。 这其中最着名的,还是石崇和王恺的斗富! 石崇是士族出身,官拜荆州刺史,而王恺是个富商巨贾,富可敌国,还是司马炎的舅舅,妥妥的皇亲国戚。 王恺为了彰显自己有钱,刷锅的水都是糖水。 石崇一瞅,不对劲,于是家里做饭不用柴禾,而是蜡烛。 王恺不忿,出行的时候,用名贵的丝绢拉了整整四十里地,以为屏风路障! 石崇跟王恺较上了劲,故而用绫罗绸缎拉了五十里地,压了王恺一头。 王恺不服气,刷墙的涂料用上了蜜蜡。 石崇更加离谱,把稀有而名贵的花椒都拿来刷墙。 见此情 形,为了比得过石崇,王恺于是进宫找到外甥司马炎,要了一株三尺高的珊瑚树! 没想到,石崇见到那一株珊瑚树,只是嗤之以鼻,还把珊瑚树打碎了。 当王恺气不过的时候,石崇就拉着他回家,指着库房里不少三四尺高的珊瑚树,让他随便挑。 这一下,王恺是不服不行了! 石崇一个荆州刺史,哪儿能这么富裕? 不言而喻。 有鉴于此,秦牧的确要打一下预防针,避免大魏走上西晋的老路。 “那就削减吧。” 秦牧语重心长的说道:“一顿膳食一百钱。朕,也不打紧。” “诸卿,朕最厌恶的,莫过于铺张浪费之事了。” “然,该花的钱,也一样可以花。” “朕自己缩减开支,节源开流,你们也没必要跟朕一样。” “只不过,勿谓言之不预。” “不该你们碰的钱,你们最好不要碰。不然,休怪朕不讲情面了!” “诺!” 群臣都异口同声的答应下来。 秦牧这是给了他们一个警告。 常言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过惯了奢侈生活的人,让他们一下子过着苦哈哈的日子,一定受不了。 秦牧也不会逼着群臣跟他一样缩减开支,“委屈”自己。 原因何在? 因为上位者朴素节俭,对于国家而言,也不全是好事。 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莫过于道光帝了。 道光帝节俭到什么程度? 龙袍都打了补丁,不舍得换! 皇后寿宴,他宴请百官,只给吃一碗长寿面…… 这已经不是节俭,而是抠门了。 饶是如此,也不见道光帝给后继之君留下什么遗产,反而是一个烂摊子。 秦牧知道,货币的价值在于流通。 如果上上下下的人都这样节俭,甚至是“抠门”,有钱不花出去,国家也是无法富裕起来,繁荣昌盛的。 所以秦牧要求不是国人节俭,而是禁绝奢靡之风,不要浪费,仅此而已! 他,则是要暂时作为表率,委屈一下自己了。 没了锦衣玉食,其实秦牧也不在意。 毕竟他也过过苦日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