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折服大小乔,三国第一虎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9章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顾雍的意思,是让陆绩对这件案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陆绩忍不住脸色微变,强颜欢笑道:“太守大人,这怕是不妥。” “三万石粟米,对于我大魏而言,的确不多。” “然,官府的赈灾粮都敢抢,有些人当真是无法无天,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如果我等姑息养奸,放任此事就此揭过,下官实在是深感有负于皇恩之浩荡,有负于百姓的重托。” 死脑筋! 顾雍心中暗骂一句,脸上却是不动声色。 他没有说话,陆绩也是沉默不语的。 过了一会儿,顾雍笑了笑道:“公纪,你很好。” “如此公忠体国,陛下没有看错你,老夫也没有看错你。” “但,老夫听说你的一家老小,全靠你一人的俸禄养活着。” “你还从自己的俸禄里拿出了一部分,捐给了百姓,时常吊死问孤,亲近百姓。” “你的日子还很拮据,平时吃的都是糠咽菜,逢年过节才吃上一顿肉,跟一般的黎民百姓没什么两样,是也不是?” 陆绩闻言,讪讪一笑道:“倒是让太守大人你见笑了。” “情况,并没有太守大人说得那么严重。只是下官习惯了粗茶淡饭的生活,经常大鱼大肉,反而受不了。” 作为一个县令,陆绩的俸禄也是不低的。 他是正六品的县令,一年俸禄,是为六十万钱! 按照一顿饭十几个钱,一个馒头一个钱的货币购买力,陆绩的俸禄绝对是只高不低的。 如果陆绩不是平日里把自己的俸禄拿出去一部分接济穷苦百姓,他的日子绝对过得相当滋润。 顾雍语重心长的说道:“公纪,你的为人,老夫知晓。但是,你怎能忍心让你的一大家子人,跟着你过这样的日子?” “我们这样的人,入仕为官,不求大富大贵,只是也不能委屈了自己。” “老夫这里有一百两黄金,算是老夫私人送给你的。” 说着,顾雍就从一侧的地板上,拿出一个盒子,打开盒子一看,只见是一盒糕点,但是里边却掺杂了两锭分量极大的金元宝…… 一百两黄金是什么概念? 按照一两黄金等于一万钱的换算单位,一百两黄金,那就是真正一百万钱! 顶的上陆绩一年半有余的俸禄了。 现在,这一百两黄金就摆在陆绩的眼前,他唾手可得了。 但,陆绩却是非常淡定的摇摇头,说道:“太守大人,无功不受禄。” “下官并没有做什么,又岂敢收下你的这般厚礼?” “请太守大人原谅下官……恕难从命。” 被陆绩这样拒绝,顾雍也不恼火,只是微微一笑道:“公纪,你的操守,让老夫很是钦佩。” “不过,老夫还是认为,这一百两黄金,你应该收下。” “这年头,谁会跟钱过不去?” “老夫是把你当成了自己人看待。咱们都是吴郡吴县人,是老乡,相识多年,顾、陆两家,更是故交,老夫如何能看你生活得这般落魄?” “收下吧。” 看这样子,如果陆绩不收下这一百两黄金,就是不给他顾雍的面子,后者将会翻脸不认人一样。 饶是如此,陆绩还是站了起身,朝着顾雍作揖道:“太守大人,下官还是那句话,无功不受禄。” “不该我碰的东西,我永远也不会去碰。” “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陆绩可能不是君子,却也不敢收受他人的钱财。” “因为,陆绩心中,牢记‘慎独"二字。” “……” 顾雍沉默了。 他知道,自己跟陆绩,终究不是一路人! 如果陆绩收了他这一百两黄金,那事情就不一样了。 正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收了贿赂的陆绩,日后岂能理直气壮的跟顾雍对着干? 何不沆瀣一气? 然而,陆绩的态度却很是坚定。 他不愿意跟顾雍同流合污。 “太守大人,如果没有别的事情,下官便告退了。” “告辞。” 顾雍心不在焉的挥了挥手,陆绩向他行礼之后,就转过身,缓缓的离开。 …… 陆绩离开之后,顾雍的儿子顾谭,以及蔡泽、边匡、卫臻、程昱就来到了他的书房里,等待顾雍的好消息。 但,让他们失望了。 顾雍并没有成功说服陆绩,让后者加入到他们的阵营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程昱已经改头换面,摇身一变,成了顾雍府上的幕僚,专门负责给顾雍、顾谭父子二人出谋划策。 顾谭不禁脸色一黑,宛如锅底灰一样,恨得咬牙切齿,道:“这陆绩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如果他在这么追查下去,说不定真能把此案查一个水落石出……” “你还说!” 顾雍没好气的瞪了一眼顾谭,叱道:“此事如果不是你们自作主张,怎会有今日的麻烦?” “……” 顾谭为之语塞,不敢出声顶撞自己的父亲。 坐在一边的程昱却是非常淡定。 程昱捋须笑道:“太守大人勿虑。此事,其实也是可大可小的。” “赈灾粮被抢,这个事情固然闹得大。但是在太守大人你治下的东郡发生,何不能消弥于无形之中?” 闻听此言,顾雍的眼珠子转悠了一下,向程昱作揖行礼道:“还请先生赐教。” 程昱端着架子,缓声道:“太守大人,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这天底下,也不乏对钱财视作粪土之人,譬如那个陆绩。” “然,却也无妨。” “赈灾粮被劫一案,我们可以把陆绩的注意力吸引到匪寇所为之事上,把所有脏水,都泼到匪寇头上。” “这……” 顾雍沉吟片刻之后,失笑道:“先生,你是不了解陆绩。这个陆公纪是一个死脑筋,倘若不把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现在他已经循着此案的蛛丝马迹,渐渐的发现了真相。仅仅是匪寇所为,怕是不足以取信他陆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