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3,从大拆迁寻宝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2章 你们是怎样找到今天这处寻宝的好地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寻宝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到了清点“战利品”的时候,那些参加比赛的人,在组织活动的朱胖子的招呼下,都往停车的地方聚集着。 (胖子在他开始对过来参加活动的人说一些关于比赛的情况时,就已经简单做了自我介绍,说过他姓朱。) “哎!上午运气不好,好点的东西一样都没遇到,就弄了个破铃铛,几枚钱币,两个铜箭头!胡老板,你运气咋样?” 薛猴子一边拿着他探测到的物品,一边有些叹气的对旁边的胡至祥说道。 “你是舍不得出力吧!不过我跟你运气也差不多,弄了几枚钱币、三枚铜箭头、一个铜发簪。 严老板,你呢,运气咋样?” 胡至祥笑着跟他说着话,又问严顺道。 说薛猴子舍不得出力,也只是开开玩笑,这样的比赛,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他肯定不会偷懒。 “我的运气也不咋样,没弄到啥,小谢运气不错,找到了一枚好钱币,估计能得个名次。” “啥好钱币?” 老黎凑了过来,问他道。 “很快你们就能看见了!杨老板、黎老板,你们呢,都弄到啥好东西了?” “我没弄到好的!” “我也没有!” 大家聊着,把各自探测到的物件拿了出来。 大多数人,找到的都是铜钱、不值钱的杂件或者金属残片。 有两个外地年轻人,应该是新手,只探到了几枚普通的铜钱。 最后经过对比,王坤云寻找到了一个“规矩纹”铜镜,价值3000元左右,获得了第一名。 小谢运气也不错,拿出来的好钱是一枚“大布黄千”,这个钱币1500元左右。 那个外地小县城,弄到“砝码环”的人,第三名。 (这种铜砝码,搞收藏寻宝时间久了的人,大多数都见过。) 三人都是要的机器,并没有折算成RMB。 一方面是折算的价格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留作纪念。 对于获得奖品的人,他们都说了恭喜的话。 接下来是自由活动时间。 渣土场的面积不小,之前的一个小时,肯定寻找不完。 大家继续“开工”,到11点半左右,就去了吃饭的地方。 之后的时间,武元胜又找到了一些物件,其中有一个完整的瓦当,还有一个石磨。 瓦当是吉语瓦当——长乐未央。 石磨的造型很奇特,中间部分是向上凸起的,有一个放豆类食物的“入口”,不过被分成了两面,形成了漏斗状。 瓦当跟石磨的年代,都是汉朝时期。 其他人探测到的物品,他没有打听,大家各自“保密”,都装起来了。 上午他没有用机器捡到的东西,估计跟大多数人探测寻找到的物件,价值还要大。 (当然,这是在不出窖藏的情况下,以及不发现那些价值大的金属类物品时。 大多数时候,肯定是用机器更加的“靠谱”,毕竟捡到的物件,非金属材质的残缺的多。) 中午吃饭,没找那种高档的酒店,他们去的是东浸镇上的一家餐馆。 武元胜虽然没有参加活动,但也跟着去了。 像他一样跟过来的还有其他几人,他们是外地跟着那些过来参加活动的人一起来的。 人多,进了饭馆,胖子让老板把两个桌子并在了一起。 “来,我敬到场的各位朋友一杯,希望大家在寻宝的道路上,都能够发财或者找到自己喜欢的物品!” 菜都端上桌,酒水倒进各人的杯子后,朱胖子拿起酒杯,对他们说道。 他这样说,大家都端起了杯子,跟着喝了起来。 “朱总,你们是怎样找到今天这处寻宝的好地方的!” 过了一会儿,一个外地、年龄看上去差不多45岁的男人问他道。 上午的这处土场,从出货的情况看,还是很不错的,来的人,基本上都有一些收获。 当然,也不是说每次到这边来就会有今天这样的收获,寻宝看运气,说不定明天过来,就找不到多少物件了。 “我们是根据城市的建设情况寻找的位置,有建设,就会动土,就会倒渣土,而这一片地方,不远处就在大量的盖房子。 另外这处土场的面积够大,这两天倒过来的渣土也够多!” 姓朱的胖子想了想,对大家说道。 跟着工程走,是这几年很多行业发财的门路。 “朱总,你平时玩探测吗?” 又有一个人问他道,还是外地人。 “伱说呢?我当然也玩了,不过玩的比较少,一般一个星期,会在周末出去玩一天碰碰运气。” “那你运气咋样?” 另一个外地人看了他一眼,笑着问道。 “我啊!运气不行,别人出去一趟,怎么也要找两三百块钱的东西,我出去一趟,有时连个铜板都弄不到!” 朱老板看了看他,也笑着说道。 这话说的大家怎么都不相信。 搞这一行的,弄到了东西,特别是值钱的,肯定是越“保密”越好了,越是高调,越有可能出问题。 “大家出去玩,记得一些不让去的地方,千万不要去。 能去玩的那些人搬走了的拆迁区、倒渣土的渣土场、修路或者修桥挖土的位置,这样的地方,找找东西,娱乐一下没啥。 毕竟没有规定说连这些地方都不让人玩的,要是弄到了“大货”,记得上交! 上交,也是有500块钱的辛苦费的,另外还有荣誉证书。” 姓朱的胖子思索了一会儿,又对大家说道,有些提醒的意思。 “这里有谁上交过物品的?” 之前那个45岁左右的男人问道。 他这样问,说明他本人肯定没有上交过东西。 “武老板、严老板、胡老板都上交过!我看到了他们的荣誉证书!” 薛猴子紧跟着说了两句。 “他们都很有觉悟!你们要像他们学习!另外我知道一个姓石的老师,他捡到的所有东西都捐给博物馆了。 当然,石老师有钱,人家不缺钱,等哪一天,我不缺钱了,我把我弄到的物件,也捐一些出去。” 朱胖子又说道。 石老师,武元胜当然是知道的,不过这两年很少看见他出去捡东西了。 估计是年龄大了,加上老城区没有建设,可以寻找物品的地方少。 “可惜我们都是穷人,一家老小指望着弄点钱买米下锅、捐不起。” 徐大痣看了大家一眼,也跟着说道。 大多数寻宝人,找到的物品,弄到的一些价值大的物件,最终的流向,还是那些有钱人。 搞收藏,终其本质,需要的是资金支持。 当然,寻宝的人,也有有钱的,他们只是为了玩,在寻宝的过程中,体验那种未知快乐的感觉。 大家边吃边聊,期间又谈论了一些去各处寻宝的经历。 说的最多的是最初买机器寻宝时的事情。 有一个人说刚买机器那天,他去一个渣土场寻宝,那时不知道设置排铁模式,在机器感应到一个信号强的物件时,很兴奋的挖了起来。 当挖了一米多深,把下面的物品挖出来后,是一把锈迹斑斑的菜刀。 当时让他哭笑不得,半个多小时的辛苦劳动,算是白费了。 又有人说他买机器的时候,去自家农田探宝,让机器发出声响的物件,挖了出来,是塑料卡片、牙膏皮、装了药丸的锡箔片等。 还有人说去河滩寻宝,探测到让机器发出信号的,挖出来是石头。 ………… 这样的经历,武元胜肯定也遇到过。 吃过午饭,他们没有急着去渣土场,而是在镇子上那条古街逛了一会儿。 这边他来过几次,并没多大的变化。 以前说过整个镇子要拆迁,不过现在又不拆了。 距离老镇几里路远的地方,盖的有新镇,那边的环境还有设施,比这边要好很多。 在这边逛了会儿,去江边看了看,远处有不少人在钓鱼,不过都没有走近看。 玩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到2点左右,他们又去了上午的那处渣土场,下午的时间,大家也是自由活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