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个影帝擅长理性分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18:鼓励奖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茉莉花开》剧组。 照相馆——晚餐,第86场4镜2次拍摄。 “咔。余欢你过来。” 随着场记打板,导演侯永朝余欢招了招手。 “导演,怎么了,是有什么问题吗?” 余欢小跑上前小心问道。 “余欢,你的演技不错,很有表现力。” 侯永拍拍余欢肩膀,把他拉到了小楼二层拐角没人的地方,继续道:“余欢,你觉得演员演戏第一重要的是什么?”。 “……,表演好人物?” 余欢试探着道。 “这个当然没错。但是如果你的表演不能符合故事需要,演技再好又有什么意义?” 中等个,相貌普通,气质淡然的侯永问道。 “是的,导演的意思是?” 看着对方严肃的表情,听着对方缓声和气的话,余欢却感觉有如芒刺在背。 这话里深藏的意思是他演的很好,但是不符合故事需要,在白做无用功。 “余欢,自从你进组后,我也没有找你谈过对人物的看法,你现在也看到第三段故事的完整剧本了,你觉得这段故事中,小杜这个人物的作用是什么?” 侯永没有直接回答余欢的提问,继续诱导式的发问道。 “小杜这个人物的作用应该是推动剧情,促使女主阿花发生变化成长,是她成为现代独立女性的重要原因。” “说得好,人物理解很到位。所以,在表演的过程中,我需要你更多从这个角度来表演,配合紫怡把她的人物展现好,你明白了吗?” 侯永继续温和说道。 “明白了,谢谢导演指导!” 余欢恍然大悟。 原来是他表现太过,把男配演的太突出,遮掩了女主一些表现。 而这不是导演侯永想要的,也不符合他对故事的需要。 “聪明。其实演员演戏,第一要点是要明白导演的意图,在这个前提下发挥。你还小,第一次拍戏,以后就明白了。” 侯永欣慰拍拍余欢肩膀,这才回答了先前提的问题。 “谢谢导演!” 余欢再次郑重感谢,跟着回去继续拍摄。 在导演侯永的眼里,小杜只是个挂件,全部都在为女主阿花现代女性独立意识觉醒而服务,不需要什么精彩发挥,做好背景板就好。 这显然也有他能代替刘夜,当时试戏就凭一个造型获得角色的原因。 余欢先前光想着不被国际章压过去,甚至想压过对方,这完全不符合导演对小杜这个角色的定位。 此前他也曾主动找候永想谈谈人物,将他如何分析人物,写人物小传,打算如何表演等讲一讲,结果对方说不用,拍摄时会随时沟通。 看来是完全没有想到他的表演会影响到女主的呈现。 现在既然得到导演侯永的明确要求,余欢塑造这个角色,便只能在把握年代感,将人物在那个时代下的思维行为方式表演好就行。 他的表演必须自然和谐,内敛含蓄,丝毫不抢女主的风头。 难怪前世看刘夜对这个角色的塑造,就像没有喜怒哀乐等感情,只是在读台词的木头人。 这样被限定如何会有精彩发挥? 但就算如此,他也不能做个木头人,要做个漂亮有思想的木头人。 “余欢,被导演提醒了吧?” 余欢刚回去镜头前准备,一旁的章紫怡便很懂地询问道。 这顿时吸引了旁边演外婆的陈充的好奇。 “嗯。”余欢只是点点头。 既然看出来了,竟然不提醒自己,现在还问! “那些话我可不能说,说了你还会以为我有别的用心。你的演技确实很好,可惜这次没有发挥的空间。” 章紫怡惋惜说道。 同是京城人,对方又是男演员,不存在竞争关系,加上余欢表现很好,刚来剧组就送书帮些小忙,她对余欢也很看好,才会说这些话。 “谢谢紫怡姐。” “不用,导演那边准备好了。” 两人再不说话,继续开始拍摄。 这次余欢不再表现自己,开始内敛含蓄的表演。 时代不同,人们的观念差别很大。 余欢在《茉莉花开》中饰演的小杜用后世的说法,是一个妥妥的渣男。 但在余欢看来,用负心人形容更准确。 这其中有什么差别吗? 渣男可能一开始就是奔着渣而来的;负心人则是开始真心相爱,后来才变了心。 一起下乡插队在农场相识恋爱,小杜考上大学,女主阿花不顾家人反对,在小杜入学前跟他偷偷结婚。 这是阿花现代女性独立意识的一次重要体现。 四年后毕业归来,小杜已经喜欢上了一个长得像山口百惠的女同学。他的专业不好,分配工作不行,靠着女同学的关系,才得到了前往小日子深造的机会。 不久,他就寄信回来,跟阿花坦诚和女同学一起在国外的事情,要跟阿花离婚。 外婆巧合下偷看了来信,怕阿花伤心,没有告诉她,藏起了信。 直到阿花发现怀孕告诉外婆,外婆为了让阿花打掉孩子,让她知道小杜变心出轨,将信交给了她。 阿花一度进入医院想打掉孩子,但因为她就是个被父母遗弃的孤儿,被养父母收养,外婆养大的,最终还是决定生下孩子。 为了离婚,小杜特地从国外回来,发现阿花怀孕,她的外婆去世,不太忍心,提议等阿花生下孩子再离。 阿花提出要求,最后做一晚夫妻。 深夜,趁小杜睡着,阿花把煤气罐搬进卧室,关上门窗,打算放煤气杀死小杜,却因为剧烈运动出血差点流产。 最后她放手离婚,在一个没法叫到出租车的雨夜,步行前去医院的马路上生下了一个女婴,并独自养大。 这只是祖孙三代三段故事中孙女阿花的那段,依旧十分感人。 与故事中祖孙三代的坎坷经历一样,这部电影的上映也十分曲折坎坷。 本来确定在参加明年六月的沪上电影节期间就正式上映,结果因为四个投资方出现矛盾,相互推诿,拖欠片酬和各种经费,导致拷贝延期,上映被取消。 直到重新审计后,在两年后的2006年5月,电影才重新上映。 余欢很喜欢这部电影,对其中的情况了解的比较多。 电影投资本来1400万,但最终拍完多花了500万,四个投资方想要把权益分清,自然就出现了各种问题,最终影响电影上映,导致亏损更大。 这都是余欢要记住的教训,以后避免发生的事情。 在得到侯永导演的特别指导后,余欢便收起了前面想拿个提名奖的小心思,积极配合,低调内敛表演,在半个月档期内完成拍摄,杀青离开了剧组。 回到京城第一件事,就是给从戛纳载誉归来的宁昊接风洗尘。 原来在5月25日,第56届戛纳电影节上,宁昊导演的《香火》获得了非竞赛单元“首映关注”奖中的评审团大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