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章 大快朵颐,秦始皇的惊叹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菜肴摆上龙案。 秦始皇的第一件事不是品尝佳肴,而是先斟一爵。 秦始皇现在每日用膳,必先饮酒。 醇香烈酒,刺激口舌,竟是有开胃之效。 秦始皇斟满酒,刚欲饮,却瞥见案桌之上,有一道他此前从未曾见过的菜肴。 此菜色泽红润,香味扑鼻。 赵高所做之菜肴,他已尽皆吃过,百吃不厌,早已如数家珍。 此刻,看到未曾见过之菜肴,他明白这必是赵高发明的新菜品。 一时间,食欲与好奇心顿起。 他可是知道赵高的厨艺有多么惊天。 说句前无古人,也绝无夸大之嫌。 秦始皇不觉放下酒爵,拿起筷子,欲一尝其中滋味。 夹起一块,放入口中,慢慢咀嚼…… 嗯? 秦始皇刚想咀嚼,却发现是入口即化,根本不用怎么咀嚼。 他眼睛睁大,惊诧莫名。 怎生这般美味? 怎能这般美味? 秦始皇忙又夹起一块,品鉴起来。 依旧入口即化,令人欲罢而不能。 这道菜,绝非此前诸菜能够媲美。 这道菜,是独一档的存在。 秦始皇筷子不断纷飞,夹起一块又一块,直接大快朵颐起来。 他一边吃,一边还忙里偷闲的,惊叹问道: “这是什么,怎生这般美味?” 赵高回道: “禀陛下,这乃是猪肉。” 秦始皇闻言,抬头看向赵高,疑问道: “这是猪肉?” 也不怪秦始皇疑惑。 因为,不论是以前用鼎炖的猪肉,还是赵高用锅炒的猪肉,都无法与之相比。 他方才还以为这是用鹿肉所做。 见赵高点头,秦始皇又问道: “此菜何名?” 狄安也曾有此一问,赵高回道: “此菜名唤——红烧肉。” 秦始皇低头看了一眼菜的颜色,红润亮泽,微微点了点头。 他又夹起一块吃将起来,道: “此菜美味,不似凡品,为何先前不见赵卿烹饪?” 这等美味的菜肴应该第一个做才是啊! 赵高解释道: “此菜也是摸索而成,用时良久。” “若作此菜,需有白砂糖或者冰糖上色入味,而似白砂糖等物亦是近日制成。” “因此,直至今日才堪堪完成。” 狄安在一旁听到赵高的话,不经皱起眉头。 摸索已久? 堪堪完成? 你不是一次就做好了吗? 中间连犹豫都不带犹豫的。 当然,这些话狄安也只是在心中想想,绝计不会说出来。 “白砂糖?” 秦始皇听到这个名词,恍惚间竟是有些耳熟。 哦,他记起来了。 小女儿嬴季曼曾经来告诉过他,其从赵高处得到一个甜品,名字好像就叫做白砂糖。 其实,赵高也曾禀告过他这件事,只是未曾说此甜品的名字。 他万万没想到,白砂糖能有如此功效,居然能做出如此美味的红烧肉。 这不经让他对白砂糖都起了一丝兴趣。 “这白砂糖,有点意思。” 秦始皇起了兴致道: “赵卿,之后将白砂糖带给朕一观。” 秦始皇直接忽略了冰糖。 因为嬴季曼不曾说过,而赵高也只是一句带过,所以就没有太过重视。 “喏。”赵高拱手。 秦始皇吃得美味,心情甚悦,道: “赵卿厨艺深不可测,令朕叹为观止,来,与朕同饮。” “对了,将这红烧肉也分与冯卿与李卿二人。” 秦始皇见冯李二人的案桌上并无红烧肉,于是这般说道。 好物,自当与功臣同享。 因为红烧肉赵高只做了一盘,分量不多,所以就没给冯李二人。 再者,他也没料到冯李二人今日也会与秦始皇同膳。 自然也就不可能准备他们的份。 于是,赵高拿出两个盘子,准备分一些红烧肉。 秦始皇见状,忽而开口道: “不消多,一人一块足矣。” 赵高手中动作一顿,看了一眼手中比两个巴掌还大的盘子。 想象着这么大的一个盘子上面只放着一块红烧肉的场景。 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 好吧,其实也不算。 当年,猪肉价格上涨时,一道红烧肉也就只有一块红烧肉。 赵高让狄安将两“盘”红烧肉分别端到李斯和冯去疾的案桌上。 冯李二人刚才早已经秦始皇吃红烧肉的姿态看在眼中。 他们也甚是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美食,才能令秦始皇那般赞叹。 要知道,在经过了赵高之前那些美食的洗礼,他们的口味早就已经大幅度提升。 等闲菜肴根本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 俗称:嘴刁。 冯李二人对视一眼,李斯先夹起红烧肉吃将起来。 只吃一口,他便理解了秦始皇为何会赞叹不已。 这道菜美味无比,值得秦始皇那般赞叹。 冯去疾见状,心中愈发好奇,心急之下,直接夹起红烧肉一口吞下。 咕噜。 直接就给吞了。 呃,红烧肉的味道他确实品出来了。 的确是没话说,好吃。 但是这太快了呀。 就跟猪八戒吃人参果一般,直接就给咽了下去。 无奈,他只能眼巴巴的看向秦始皇,想着再吃一块。 李斯同样如是,他也想再次品尝。 秦始皇看到这副场景,颇有种君臣相宜的感觉。 他倒是不排斥这种感觉。 他低头看了一眼案上的红烧肉,多乎哉?似乎还不够他一人吃的。 于是道:“且先饮酒,饮后再说。” “冯卿、李卿,你二人之后若是还有事要忙,可少饮或者不饮。” 秦始皇说着又看向赵高,道: “赵卿亦是如此,若有事在身,可不饮,无需担心朕会责怪。” 秦始皇这般说,可不是因为心疼酒。 宫廷玉液酒产量已经起来,足够斯等人畅饮。 他确实只是担心李斯等人因酒误事。 而李斯与冯去疾二人闻言,并没有回话,只是早早举起手中酒爵。 他二人之所以留于宫中用膳,可不就是为了贪这一爵宫廷仙酿吗? 怎能少饮? 哦,现在还多了一道红烧肉。 赵高则感叹,这才是中华真正的酒桌文化啊! 高兴就饮,伤心亦饮,心情愉悦便饮,心中烦闷亦饮。 想饮就饮,能饮则饮。 主打就是一个无人强制,无人劝酒。 正所谓: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而不是像后世那般: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 你有什么面子? 你以为你是秦始皇吗? 秦始皇都不劝人酒。 你想搞封建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