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个人的战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6章 分恩令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所谓‘分恩法令",顾名思义,‘分恩"即为进一步分封领主子弟,领主子弟继续分封领主领地,领主的领地越分越小,领主的力量就自然而然削弱了,如此不仅暂时解决了眼下危局,也防止了后期的后患,而领主的子弟却多会拥戴单于,单于也能获得更多部族的支持,这样更巩固了单于的王权。” “如此分恩无异于慢性毒药,吾能看得出,各部领主岂能看不出?恐怕这样做,只会遭人痛恨,又如何能巩固王权?” 徐福道:“若是没有‘分恩令"的存在,既得利益者,只有第一代领主的继承者,这第一代领主的继承者认为继承理所应当,并不会对单于感恩戴德,而分恩令则使得那些原本没有资格得到利益的人,拥有了分取利益的资格,这些人又如何不会对单于敬慕爱戴?单于成为他们的利益的维护者,他们又如何不会对单于尽忠职守?或许痛恨单于的,只有第一代的老领主的继承者,但这些人只是极少数,到那时他们的力量被兄弟姊妹分取,已经不足以威胁单于了。” 单于又是一番长久沉默,徐福再无话可说,长舒一口气道:“我说完了。” 至此,天地清明。 头曼心中忧虑困惑,一朝荡然无存,他舒舒服服的双手扶腰,仰天长啸,恶狠狠的出了一大口浊气。 这一刻,他非但不想杀徐福,反而生出要屈膝跪拜徐福的冲动。 与徐福一番攀谈,似乎他已经看到匈奴无比辉煌的未来。 这世间怎会有像徐福这般如此透彻之人?此人答疑解惑,鞭辟入里、又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朵儿遇到他,不是朵儿的幸运,而是整个匈奴的幸运。 头曼躬身对着徐福深深一拜说:“听先生一席话,使吾茅塞顿开,先生之言足以解决当前匈奴所有的病患。” 徐福摆手说:“如果一切顺利,我希望单于答应我要求。” 头曼问:“先生有何要求?” 徐福说:“这本也是我一己之私,我希望单于能与燕国结盟,至于如何订立盟约,我不干涉。” “吾,答应先生。” 徐福躬身一拜说:“如此,谢过单于了。” “我该回去了。” 回去?回哪儿去? 徐福开步向外走,头曼只是紧随其后,朵儿正在帐外等候。 见父亲与徐福二人出来时,都和颜悦色,父亲更是没有先前的肃杀凛冽,反而显得极为恭敬。 朵儿看得分明,想来徐福的命,已经保住了。 惊喜之余,朵儿又对徐福生出更大的好奇,这个一向木讷的男子还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原以为他自身难保,眼下看来,他有能力保护好自己,这样,她就可以安心前往东胡了。 “父亲。”朵儿唤了一声。 头曼不掩喜色,笑意盈盈道:“我的女儿,这次阿爸要好好谢你,想要什么赏赐,阿爸都答应你!” 朵儿被这突如其来的盛情,搅得满心疑惑,二人见面会谈,似乎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怎会突然感谢自己? 随即,她又想到这与徐福已经得到了父亲的认可有关,于是也替徐福开心起来。 只是父亲喜怒无常,徐福不知,她自然是了然于心的,忽然又替徐福担忧起来。 现时徐福还有用处,也是自己在一旁看着,父亲不会为难徐福,可是日后自己不在旁边,谁又说得准呢? 这般一想,疑心病就冉冉升起,竟觉得父亲笑里藏刀,莫不是在说反话? 于是她再次对父亲重申道:“父亲知道女儿的心思,希望女儿不在的时候,父亲莫要食言。” 她停顿了片刻,微笑里带着如秋雨飘洒的凉意,她看向徐福,猝不及防与徐福的眼神交汇在一起。 徐福下意识的躲避到一旁,他听不懂父女二人的对话,只猜测到大概还是与自己有关。 朵儿又道:“父亲知道女儿喜欢这个中原人,请父亲一定要善待他。” 头曼微愣,短暂皱眉,随即却是爽朗大笑,原是自己女儿不信自己,自己应该说的更明白一些才是。 头曼大手一挥道:“不去东胡!我的女儿,哪里都不要去,就乖乖留在阿爸身边。” 现下头曼又想要感激徐福,他不仅为自己卸下了重担,也为自己心爱的女儿劈开了身上的枷锁。 此前朵儿身上背负着匈奴所有族群的安危、甚至于匈奴的存亡,东胡虎视眈眈在东窥伺。 匈奴不怕东胡,但怕与东胡发生冲突时,月氏及其他部族会乘虚而入,迫于压力,匈奴只能向比自身还要弱小的东胡妥协换取和平。 现在不同了,如果匈奴即将要对东胡用兵,怎么还能让自己的女儿再去跳火坑呢? “啊?” 朵儿愣住了,先前父亲一直劝说自己去东胡和亲,如今为何爽快改口,莫非真的是徐福与他说了什么吗? 面对朵儿疑惑茫然的目光,头曼偷偷瞥了一眼一旁的徐福说道:“如果这个中原人留在匈奴,那匈奴将是如虎添翼,阿爸决定了,既然你喜欢他,那便遂了你的心愿,将你许配与他,如此也遂了阿爸的心愿。” 许配……徐福? 这般看来,是徐福改变了父亲的心意,他是如何三言两语说服父亲? 朵儿想不明白,感激的看了徐福一眼,徐福的目光虽还在下意识躲闪,但不忘还以微笑。 这一瞬间的惊喜,让朵儿说不出话来,就像是绝望低头时,在万丈深渊里看到繁花似锦。 “父亲,此事可是徐福的意愿?” 头曼自然知晓女儿心思,并不想欺骗朵儿,只是摇头说道:“这是阿爸的意思。” 朵儿微微一笑,有些遗憾,喃喃道:“这就是他了,像他这般的男子,又如何肯主动?” 头曼皱眉道:“只要我的女儿喜欢就好,我的女儿看上一个中原男子,那是他的福气,他岂有不应之理?即便不应也由不得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