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寻龙笔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七章 黑吃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墨菲美眸闪过一抹寒光,霎时间从躲藏地一跃而出,手中镇阴剑寒光闪过。 噗嗤—— 两人的胸膛被划开血口子,短暂愣神后,撒腿就朝着山下跑。 见墨菲还在发愣,我急忙提醒,“不能留活口!” 让这俩人活着回去,把事情闹大的话,我们的身份也有暴露的危险。 我可不想像上次一样,被绝尘子一类的诸葛家人追着跑。 墨菲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追上去,一刀一个! 两个人倒在血泊中,我当即召唤火焰,甩手间将尸体焚烧得一干二净。 杀人,焚尸,我也是第一次看,心情有些复杂。 墨菲将镇阴剑收回鞘中,目光怅惘,估计也是为杀人的事,心里头过不去。 但这一关,我们总是要过的。 俗话说的好,末世降临,先杀圣母。 我们走南闯北,干的都是九死一生的事,如果关键时刻不敢对敌人痛下狠手,死的只能是我们。看書菈 下边的老人,似乎看到了我们的行为,于是扯着嗓子喊,“几位壮士,求你们拉我上去!” 孙鸣金犯难了,“救还是不救?” 就在我犹豫时,下方再度传来老人的声音,“几位恩人,但凡把我救出,我必有厚礼相赠!” 我对厚礼没兴趣,但还是扔下绳子。 底下的老人,肩膀绑着红布,嗖嗖嗖的往上爬。 几个呼吸的时间,他就娴熟的爬到我们身前。 老人年纪五十岁左右,身材干瘦得像猴子、发丝斑白,两只眼睛白多黑少,咕噜噜一转,带着一股子特殊的机灵劲。 “三位,刚才那俩出卖我的小子呢?” 我看了一眼旁边的灰烬,没有回答。 老人抽了抽鼻子,猛然的神情一震,噗通一声就跪倒在我脚边,“多谢三位恩人大恩大德,否则今晚我必死!” 说着,老人从怀里取出一个红布包着的物件。 “刚才那俩小子心怀鬼胎,我故意把最值钱的东西留下。” “恩人,这一尊菩萨雕像,做工美轮美奂,属于陪葬古物,大概是唐朝烧制的,价值连城!” “还有这地上的宝贝,我都心甘情愿送给您!” 老头儿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满是不舍。 我也看出来了,他根本就不是真心实意的赠宝,而是被逼无奈,怕我们黑吃黑,和刚才那俩小子一样,把他给干掉。 我没有回答,而是向孙鸣金吩咐,“你看着他,我下洞看看。” “好嘞大哥!” 墨菲拽着绳头,我顺绳迅速滑入地下。 墓室狭窄,只有一个主墓室,两个侧室。 主棺被掀开,里头尸体的衣服布料腐蚀严重,尸身更是腐烂得只剩下骨头。 我愈发确定,此处墓穴只是一个疑塚。 如果棺椁中躺着的,真是墓穴的主人,身上的衣服应该有金箔或银丝,棺椁也该有蜜蜡封存才是。 且放置物品的架子,都是木架,早已腐朽不堪,地上许多碎瓷器。 判定此处墓穴没有什么价值后,我拽着绳子重新回到地面。 墨菲替我拍了拍身后的土,温声说:“潜龙,依我看把这老头吓唬一顿放了吧,没必要杀人灭口。” “我又不是杀人狂,谁说要杀人灭口了?” 这时我才发现,孙鸣金正拎着个大斧子,横在老人头顶。 老人吓得跪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 “你搞什么鬼!我让你看着他,没让你吓唬人!” 我赶忙把老人搀扶起,“他那么瘦弱的身子,至于让你拿神器对付!?” 孙鸣金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大哥,对不起,我就想耍耍威风。” “一边玩去!” “哦。”孙鸣金老老实实的收起开天斧。 老人朝着我鞠了个躬,主动道明来历。 “恩人,我叫刘文举,是东阳镇人,靠做土夫子谋生。” 老人目光锐利,应该是常年在墓穴中锻炼出的。一双手白皙,但手心有老茧,与钎子的摩擦位置吻合。 我大概猜出,老人就是会使钎子的高手。 我不解,“刘文举,你也是个老江湖了,怎么在阴沟里翻了船?” 刘文举叹了口气,无奈的道:“说来羞愧啊。我在东阳镇附近,盗墓二十年有余,早已经准备退休归隐山林。” “前两天,我两个老家的侄子赌输了钱,被高利贷追着要债。” “他们两个门外汉,在山上寻了这么个墓穴,就想伙同我一起挖掘。” “按理说,我不可能带着两个门外汉下墓。” “耐不住这俩鬼儿子,苦苦哀求,软磨硬泡了好久,才勉强答应带他们干最后一票。” “没想到这俩小子狼子野心!如果不是三位,我已经死了!” 得知老人是个盗墓老手,我反而放下了心。 像这种人,原本就怕暴露自己的行踪,自然不会主动泄露我的行踪。 我淡然说:“你的这些破烂,我还看不上,自己留着吧。” 刘文举傻了眼,“恩人,你真不要?” “不要。” 倒不是我视金钱如粪土,而是地上的这些破铜烂铁,真的不值钱。 我拿古董换钱,基本走的都是百草堂的渠道。 但百草堂要求的规格很高,像这种民窑出土,而且有残缺的物品,他们是不要的。 剩下的渠道,就只有自己找下家去销。 销路麻烦、且犯法,出力不讨好。 刘文举看了一眼地上的宝贝,还是不敢拿。 墨菲劝说:“老人家,你把东西收着吧,我们真的不需要。” “没错。大哥说这些玩意,还不如我们的车子值钱。”孙鸣金说道。 刘文举这才放心的拿起包袱皮,用泡沫塑料将古董小心翼翼缠好,背在了身上。 即要离开时,他犹豫了一下,最终将怀里的红布包打开,露出一个通体鲜红,温润如羊脂玉的菩萨雕像。 菩萨高二十公分,雕琢得栩栩如生,说不上名的玉器,在夜间散发着微微的红光。 孙鸣金对古董玉器有些了解,不由惊道:“大哥,好东西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