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就是中兴之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武威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不多时, 朱由检和马熟悉的差不多,便扣住马蹬,朝着马肚踢了一下。 马匹跑了起来, 然后越来越迅疾! 原本挺直在马背上的朱由检逐渐压下身体,脚下用力,踏着马蹬慢慢于马背上站了起来! 他随着骏马奔驰而起伏着,在校场上感受着风声。 风声越来越尖锐! 朱由检抬起了手里的弓,抽出箭矢。 空旷的校场上只有一人一马,几个靶子矗立在距离八十步左右,中央的靶心哪怕涂得再红艳,也没办法在骏马跑动下露出全貌。 对骑射稍微了解过的臣子不由得提起心,眼睁睁看着天子挽弓搭箭,大气都不敢喘。 危险啊! 陛下怎么站着骑马? 又要射箭又要挽弓,这样岂不是只能靠着双腿才能稳住? 一个不慎,就要摔下来了! 忠心之臣都紧张的都快捧心了! “好骑术!” 只有张世泽等寥寥勋门少年激动起来,对天子生出极大期待。 “咻——” 在无数双眼睛的凝视下, 朱由检手里的箭矢终于射了出去。 箭羽划破长空,引动尖锐之声,笔直的冲向箭靶。 “砰——” 又是轻轻一声,靶子微微晃动,一支箭正插在上面! “是靶心!” “中了靶心!” 有站的近又眼神好的士卒看着那仍在不住颤动的箭矢,发出了大声呼唤。 “好!” 张世泽等少年看不清是否靶心,但能见到靶子上的确多出来了一支箭,顿时激动的拍手。 张维贤被孙儿吓了一跳,本想让他安静一点,但暗中握了握拳后,还是放弃了。 “竟然真的中了!” 台上,钱龙锡等文臣见天子当真射中了靶子,有些不敢置信。 大明朝武举规定,“初场试马上箭,以三十五步为则;二场试步下箭,以八十步为则”,由此可见,骑射能于五十步中者,已然佼佼。 而天子方才十七,射术竟至于此? 校场上,朱由检面色不改,射出一箭后又骑马奔驰了一会,随即再抽箭,再挽弓! 再发, 再中! 再中! 十发十中! 皆是靶心! 直到带着的箭矢全部射出,他才缓缓勒马,重新坐定。 少年天子脸上有着因骑射而透出的汗水,目光坚毅。 不知为何, 目睹这一切的众人短暂沉默了一阵,随后,自勇士营士卒中忽然爆发出一声呼声,“神射!” “陛下神射!” “陛下威武!” “大明威武!” 这一声既出口,便迅速在士卒中传播起来。 营地之内,瞬间山呼海啸起来,呼声好似滔天海浪,拍的台子上的臣子眼前一阵阵天旋地转。 多少年了, 大明朝有多少年, 没有出过如此神射的君主了! 臣子中有些被这海浪席卷,也跟着欢呼起来,满脸意气风发。 张世泽等少年更是看的眼睛发光。 阁臣中, 李标等人感动不已,竟是渗出了泪水。 “得此圣君,大明中兴有望!” 唯有钱龙锡忽然脸色大变,暗呼不妙,“天子壮矣!” 既壮, 壮即有变! 黄立极和施凤来这对首次辅感动之后,也突然反应过来。 不对啊! 天子既然如此尚武, 那怎么当日来内阁视查,还惦记着给自己修皇陵,不欲给边军发饷? 完了, 自己被钓了! 看来这内阁着实不好再待下去了, 回去后还是继续写辞呈吧! 呜呼哀哉, 看来太庙里注定没有自己的位子了! 想清楚缘由后,黄立极和施凤来暗自叹息不已。 至于九千岁魏忠贤,则是在山呼海啸中双目无神,面如死灰。 朱由检下马,重新登上高台,然后又在无数人的仰望下,将先前“抵押”在勇士营的衣袍披上。 当文官们看见天子袍服上那洗不干净的血迹时,眉头狠狠跳了跳,当着上千士卒的面,却不敢上前指摘天子的“轻佻”。 他们只有沉默。 …… 九月初二, 朱由检按照之前给自己定下的规矩,开始了第一次经筵。 也许是昨日检阅勇士营的阵仗吓到了文质彬彬的文臣们,也许是知道当今天子是个失了忆的,两个侍讲学士顺从的应朱由检的要求,先从基础的四书五经讲起。 朱由检是个安静而好学的学生,只在侍讲学士短暂的休息时,会把自己的疑问抛出,得到听起来很合理的回答后,又恢复安静。 虽然问题不多,但侍讲学士看着天子严肃正经的神色,以及和他们所讲内容息息相关的问题,便知天子的确在用心听讲。 感动的两位学士在心中泪流满面。 天子尚武, 这对文臣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大明朝的权力分配在土木堡之变后便已经定下,如今已然成了陈腐旧制。 没有人想要去改变它。 但天子若要一意孤行,文臣们又能如何? 好在天子并非一心重武, 他仍旧会认真参加经筵,是个会念诵道德文章的圣君仁主。 “先生且吃茶饭!” 一日经筵过后,朱由检按照旧例,让人为两位学士奉上茶水点心。 待二人退下后,朱由检并没有离开文华殿,也未曾召来阁臣询问政事,而是抱着仍存的“好学之心”,让刘若愚将他最近找来的《纪效新书》和《练兵新纪》送上桌案,继续阅读。 煌煌圣人之学,熠熠道德文章,拿来听听尚可,然落于实处,却毫无用处。 “经筵无甚用处,排场却大,难怪过去多位先帝不愿常开经筵。” 朱由检在心里想到,有些后悔定下十日三讲的例子。 好在他没有出尔反尔的习惯,对新帝来说,开经筵也是种向臣子透露态度的方式,起码能让朝中不喜党争,或是被迫卷入其中的臣子看出,当今天子的确有“重整大明秩序”的倾向,从而减缓朝中汹涌的争斗。 “记得把宫里的饷银也发了,不要搞得太迟。” 自学之余,朱由检还不忘吩咐刘若愚等人。 “回皇爷的话,已经在办了!” 王承恩回道,“眼下宫里人数已经点算清楚,明日就能发钱下去。” 朱由检微微颔首,便让他们放手去做,自己不再多言。 等到今日看书的时间耗尽,朱由检又让司礼监将今日内阁票拟呈上,一一看过,随后亲自批红。 今日无甚大事,无非又是哪里遭了灾哪里又缺饷的旧事。 总结来说,无非一个“钱”字。 有钱上天入地,无钱寸步难行。 朱由检想到自己的内帑和国库,眉头皱的很深。 王体乾在旁看着,大气都不敢喘,等天子放下朱笔后,便自觉将批红收好,再反送内阁,令其传达六部九卿行事。 “让骆养性过来!” 朱由检要问问他抄家田尔耕的事。 虽然以抄家弥补亏空,并不是长久之法。 可如今缺钱的地方太多,朱由检不想苦了自己和底下百姓,那便只能苦一苦朝堂上的诸多臣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