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江湖二十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四章 少帅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临近正午,清风徐来。 群山淡影,微微浮动;林间草木,沙沙作响。 赵正北浑身一挣,猛然惊醒过来,下意识去寻枪,见枪在怀里,方才长舒了一口气。 神志也随之逐渐清朗起来…… 第一次阻击战,奉军惨胜,总算是挽回了些许颜面。 此刻,战壕内莫名宽敞了不少。 周围虽有轻微的走动声,但却看不见几个人影儿。 饭菜和水壶放在手边,都已凉了,浮头上加了荤菜,这是实实在在的表彰。 赵正北慌忙端起来,狼吞虎咽,眨眼间的功夫,便已吃了个精光。 末了舔净饭盒边沿的油花儿,他站起身,踮脚望向阵地前方。 弟兄们正在打扫战场,掩埋尸体、修补防线、抢救伤员…… 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便在于,它既要让人爆发最原始的兽性,同时又要让人恪守最严苛的铁律。 在人与非人之间,左右摇摆,来回切换,常常令人措手不及。 有人精神崩溃,有人迷失自我,也有极少数人乐在其中。 难怪战争是种艺术…… 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阵微弱的呻吟,偶尔夹杂着咒骂。 “哎呀我操,你他妈是兽医吧?我不是牲口,你轻点儿行不行?” “别折磨我了,给哥们儿来个痛快吧!” 赵正北皱着眉头,循声走去阵地后方的露天伤兵营。 一路上,目之所及,尽是残缺的躯体与呆滞的目光。 北风原本带来的百二十号弟兄,仅仅一夜之间,便已伤亡过半,只剩四十几人逃过一劫。 不多时,他便在阵地后方找到了付成玉。 付成玉的脸“花”了,除了眼耳口鼻,其余地方全都缠着绷带,那只断臂成了他的标识。 他的大臂上,勒着绑腿;小臂残缺处,缠满纱布;整个人呼呼直喘,似醒非醒,欲死欲生。 几个原部战友守在付成玉身边,见北风来了,便都纷纷站起身,点头打了个招呼。 “长官!” “他咋样了?”赵正北问。 “看这样,还行吧!”几个弟兄也是一知半解,“反正暂时抢救过来了,说是下午给他们送回去。” “回奉天?” “应该是吧,不是奉天,就是锦州,这样继续留在前线,也没意义了。” 说话间,付成玉似有所动,半眯着眼睛望向北风,有气无力地嘟囔道:“长官,我得先回去了……” “回去吧,小付,你已经尽职尽责了。” 赵正北俯身坐下来,紧紧握住付成玉的手,忽又猛地抽出来,问:“这手咋这么烫?” “谁知道呢?”有人怪道,“按理来说,淌那么多血,这人应该凉才对呀!” 另有人立马反驳道:“你不懂别瞎说,人要是凉了,那能好么,热乎点才对,凉就坏了!” “刚才那兽医咋说的?” “听他瞎白话,我瞅他刚才缝伤口那两下子,还他妈不如我姥纳鞋底儿痛快呢!” 众人七嘴八舌,其实都不太懂,只觉得人还能喘气儿,问题就应该不大。 说着说着,便不由得打趣调侃道:“哎呀,行啦,小付这回算是熬出头了,咱往后还得受罪呢。” 话到此处,大伙儿又争相报上家门,央求着小付到了后方医院以后,帮忙给家里带封书信。 然而,付成玉始终闷不吭声。 再去看时,原来他又已晕厥了过去。 众人互相看了看,咂咂嘴道:“算了,说了他也记不住,还是让他好好歇着吧。” 赵正北见状,便压低了声音,问:“今天怎么了,阵地上的人咋这么少?” 有人应声回道:“今儿早上清点伤亡,全团折了三成,可不就少了。” “那也不至于这么少啊?” “哦,我刚才听说,原来那个团长,昨天晚上负伤了,司令部那边又指派了一个过来。原部那些人,好像都去营地那边了,留咱们这些临时收编的干活儿,他妈的。” 赵正北点了点头,心说这也正常。 虽说大伙儿都是奉军,但亲兵就是亲兵,纵使明面上的待遇一碗水端平,暗地里也难免有些偏爱。 不想,正聊着,身后忽然传来几声疾呼。 “在哪,在哪,赵正北在哪呢?” 北风闻言,忙转过身,却见林之栋正在几个轻伤士兵的引领下,匆匆朝这边赶来。 “小胖,活着呐?” 赵正北起身笑了笑,这可远比“吃了么”之类的问候更具份量。 “那你看看,又赚了一天!”林之栋钻过来,忙不迭地说,“别扯淡了,找你半天了,快跟我走。” 赵正北略感困惑,问:“啥事儿?” “还问啥事儿,少帅来了,要当面表扬你呐!” 林之栋凑上前,一把攥住北风,抹身就朝团部营地方向走去。 他的神情过于激动,甚至有种“如沐天恩”的荣耀感,边走边感慨: “嗐,要不怎么说"富贵险中求"呢!正北,活该你飞黄腾达,刚才太子爷和郭鬼子来视察,李参谋帮伱邀了功,你可得好好表现,以后当上了将官,可别忘了我们这群穷哥们儿!” “至不至于?” “怎么不至于?”林之栋惊叹道,“你别看少帅就是个旅长,但人家可是太子爷呀!” “我是说你,至不至于?”赵正北皱眉道,“我看你这样儿,都快赶上看见皇上了。” “别这么说,咱都是同期毕业的,你都营长了,我还是个连长,能不着急么!” 林之栋满不在意,拽着北风一路小跑。 未几,两人便已来到团部营地。 远远望去,空地上站着四个方队,整齐划一,全都面朝同一个方向。 中军大帐前,一个年轻的后生负手而立,身边聚集着十几位身穿呢子大衣的高级将官。 说他是个后生,倒不如说他更像是个少年。 北风在军官当中,已经算是个年轻人了,可远处那人,甚至比他还要年轻。 尽管少帅已经二十出头,而且早已娶妻生子,但其眉宇间,仍然存有些许稚气,甚或天真。 不是他不够成熟,而是在这种场合下,在一众久经沙场的老将面前,他实在只是个孩子。 少帅身旁,侧立着一位高挑的中年军官,面容清瘦如刀削,上唇蓄撮小胡子,目光凌厉,眼神中带着难以掩饰的自尊、自傲,甚至自以为是。 众将士都知道他是谁——郭鬼子。 少帅和他,亦师亦友,说得肉麻点,甚至如胶似漆。 他立在少帅身畔,自带威严,像师长、像侍卫、像战友…… 林之栋用标准的跑姿快步上前,立正敬礼,精神饱满。 “报告长官,陆战营营长,少校赵正北到了!” 众将士的目光,便都齐刷刷地看过来,令北风多少有点不自在。 他埋头走过去,敬了礼,报上姓名、职位、原部番号。 然而,还不等少帅说什么,郭鬼子便目不斜视地厉声喝道: “声音要响,行伍之人,要有精气神!” 赵正北皱了下眉,随即朗声吼道:“陆战营赵正北,报到!” 少帅点了点头,走过来,先敬了个军礼,而后伸出手,笑道:“赵营长辛苦了,我刚才听说,你昨晚作战时,异常勇猛,所以特意想要见见你,怎么样,没负伤吧?” 见对方如此年轻,赵正北有点别扭,笑了笑说:“没伤,不辛苦,都是职责所在。” 少帅叹息道:“要是所有人都能像赵营长这么勇武,奉军也不至于败了。” 说着,他忽然转过身,抬手叫来一位挨个儿军官。 “王团长,这个人你可得重用啊!” “是!” 军官三十来岁,听见少帅的吩咐,连忙点头应声。 见北风略显困惑,少帅便说:“赵营长,这位名叫王升文,是司令部新指派的团长。” 赵正北恍然大悟,忙说:“长官放心,正北一定尽心竭力,给大帅打赢这场阻击战。” 这本是一句再正常不过的场面话,任谁也挑不出毛病,当然也谈不上欣慰。 可郭鬼子听了,却莫名奇妙地冷哼道:“要不是西路军不争气,哪还用得着打阻击战,他们捅出的篓子,结果倒让咱们来擦屁股。” 众人闻言,不由得面面相觑。 虽说这话也没有错,但眼下听起来,总是有些大煞风景。 少帅的脸色也有些微变,但他敬重他,信任他,甚至娇惯他,于是便随口遮了过去。 “不管怎么说,还是希望这场战争能赶紧结束,好让弟兄们平安回家。” 众将士闻言,自然纷纷点头。 “说到底,这也是内战,无论输赢,都不算光彩。”郭鬼子忽然又嘀咕了一句。 赵正北听了,不禁皱起眉头,眼里满是困惑、不解。 少帅随即低声附和了几句,说:“郭旅长说的也对,这仗确实没啥意思,不过还是要打,只希望能尽快结束。” 说着,他转头又冲副官问:“行程安排得怎么样了,我得去找我四大爷谈谈,尽快调停战争。” 少帅的声音很小,只有近前的几个军官听得清楚。 旁人自是连声应承,唯独赵正北闻言,却立时冷下脸来,沉默寡言,不再搭腔。 只不过,他的级别太低,除了林之栋以外,没人在意他的脸色。 临了,太子爷和郭鬼子又在士兵面前,说了几句鼓舞士气的话,视察工作便随之到此为止。 几位高级军官纷纷回到指挥部,商讨接下来的作战策略。 众将士都很感动,继而迸发出更高昂的斗志。 皇帝虽然没了,但皇帝的概念还在,大家都觉得随同“太子”出征,是件莫大的荣耀。 但总有人是例外…… ………… “正北,你刚才那是啥眼神儿?” 回到战壕,林之栋搬着沙袋问:“少帅表扬你,你咋还不高兴了,你要是说点好听的,没准当场就提拔你当副团长了。” “说不出来。”赵正北靠在土壁上,一边清理枪管,一边说,“这仗打得真他妈憋气。” “咋了?” “咱们在前线拼死拼活,他在那一口一个"四大爷",还说这仗打得没意思,他对得起前线战死的弟兄么?” 林之栋一听,吓得急忙凑上前,捂住北风的嘴巴,警惕地左右看了看。 “大哥,这话你可别瞎说啊!你以后还想不想在军营混了?” “你就说,我说没说错吧?”赵正北推开林之栋的手,“这仗就是给他们老张家打的,死了这么多弟兄,结果他还没意思上了,什么玩意儿呀!” “嘿,越说越来劲!”林之栋劝道,“别管对不对,这话就不能说!” “我不是跟你闲聊么!” “你还挺信得过我。” “没事儿,我知道你家在哪。” 林之栋撇了撇嘴,却道:“嗐,别那么说少帅,他对咱还是不错的,太子爷能上前线,这就不算孬了。” 赵正北不理会,仍旧自顾自地说:“还有那个郭鬼子,说什么内战不光彩,这都说的啥?” “这话说的其实没错。”林之栋想了想说,“国难当头嘛,内战确实不光彩。” “光不光彩也得打呀!”赵正北说,“形势就这样,你不打、我不打,都各过各的,那干脆分家算了。” 林之栋蓦地无言以对,思虑良久,才摆摆手道:“这就不是咱能操心的了。” 争来争去,似乎无论怎么说,都有三分道理。 最后索性不想,只埋头去做眼下的活计。 正说着,战壕内忽然流言四起。 几个在团部轮岗的弟兄回来,纷纷说上头吵起来了,问是在吵什么,却答不出话来。 总而言之,少帅等一众高级将领,在中军大帐里开了很长时间的会议。 约莫两个钟头以后,几辆军用汽车才从缓缓离开营地,回了石门寨司令部。 众人随即交头接耳。 俄顷,就见上峰新指派的团长,王升文大踏步地走向战壕,径直来到北风等人身边。 众人见状,连忙起身敬礼。 正要询问根由时,王团长竟直接点名道:“赵正北!” “有!” 赵正北应了一声,却不知何意。 “去点两个侦查连,跟我走。”王团长随即命令道,“其余各营连注意,晚饭以后,整理好装备,后补兵源今晚抵达前线,随时待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