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四章 这么好的一个苗子,怎么就去了五道口呢(继续求下首订)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京城,燕大,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系。 一大早,骑着自行车来到学校的韩林教授,刚进学校放好自行车,就去拿了自己订的《先进材料》期刊最新一期。 作为燕大材料系的副主任,韩林除了管理工作,其实更多的还是放在教学和研究上,尤其是以教学为主。 世界上最前沿的一些研究信息,他每天都在关注,以此保证自己不和世界脱节。 从前面往后翻看,韩林看得和仔细。 “咦,这篇论文是谁写的,石墨烯?” 忽然,其中的一篇论文吸引了他的注意,让他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 “老韩,看什么呢,这么专注?小心脚下。” 这时,一个声音在旁边响了起来。 韩林转头一看,原来是数院的黄诚不知道什么时候追上了他,走在他右手边提醒他道,手上还拿着一袋子包子边走边吃。 “一篇写石墨烯的论文~” 韩林随口回答了一句,然后重新低头看向了手上的期刊,第一眼就往作者名那一栏扫了过去。 “o.zhao?中国人?Zhaoo?” 韩林下意识的念叨出声。 黄诚耳朵很灵,听到他念叨的这个名字,立即想起了他念念不忘的隔壁五道口的赵默同学,顿时惊讶道:“这篇论文是赵默写的吗?” 韩林听到声音,看了他一眼后,又看向了论文中关于作者的简单介绍,来自中国五道口,竟然是隔壁的人才。 韩林顿时就惊愕问道:“老黄你认识这個人?” “还真是他写的论文啊~” 黄诚也是一脸的惊讶,连忙抢过他手上的期刊看了起来。 期刊是《先进材料》,论文是“一种新型石墨烯三维多孔载体并负载金属锂作为复合负极材料的理论探讨!”作者是“o.zhao”,来自于五道口。 “果然是他!” 黄诚感慨不已,脸上满是遗憾的神情,然后回答道:“我是认识他,他就是五道口数学的天才大一生,年前在《数学纪事》发了两篇论文,在五道口做了学术报告的那个赵默。” 他突然有些后悔了,后悔当时没有继续坚持挖墙脚。 而听完他的回答,韩林顿时恍然:“原来是他呀,我记得你当时还和肖副校长一起过去听了报告是吧~” 然后,他就纳闷了,似乎是自言自语,又似乎是在问黄诚道:“他不是学数学的吗?怎么突然搞起了材料研究来了?” 你一个学数学的,跑来研究材料是怎么回事? 现在跨行这么容易了吗? 而且还是一个大一生,有这么能干的大一生了吗? 感慨中的黄诚听到这话有些不乐意了,说道:“学数学的怎么就不能搞材料研究了?不都是得运用道数学知识吗?” 韩林被他这么一说,顿时噎住了,好一会才瞪着他道:“我就随口一说你这么激动干嘛?他又不是我们燕大的,也不是你学生,难道你想挖他过来不成?” 黄诚理所当然的道:“有何不可?” “得,当然可了~” 韩林没话说了,只好低头去看论文去了。 他算是看出来了,黄诚对赵默这个学生很是看重。 不过想想,其实也能够理解。一个学数学的大一新生,可以在顶级数学期刊发表两篇高水平论文,本身就足够吸引黄诚这么一个数学教授了;再加上现在,又看到赵默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材料领域的问题,而且再次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这份心动自是不言而喻。 就连他自己,现在也是有着不小的心动。 论文有些长,但难不倒他。 越往下看,他的眼睛就越亮,脸上的神情越发的激动起来,然后站在了原地不走了,只一个劲的看论文。 很快,当他看完了这篇石墨烯的论文,不禁拍掌叫好,然后啧啧称奇了起来:“了不起,了不起啊~” “这篇论文很不错吗?” 黄诚一脸好奇的问道。 他见韩林看着不走,也没有走,等在了原地。 韩林神情激动的看着他道:“何止不错啊,简直可以说非常不错~不,应该说非常优秀。这篇论文可以说为石墨烯电池的诞生指引了方向,为实现电池的高速充电、大幅度延长寿命奠定了基础!” 黄诚惊讶道:“照你这么说,马上就可以生产出石墨烯电池了?” 韩林神色一滞,说道:“没那么快,应该还要十来年吧。”这话说得迟疑,显然是很不自信的。 “呃……” 黄诚有些无语,好笑道:“还要十来年你跟我说奠定了基础,指引了方向?” 听着他的话,韩林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你是完全不懂理论和制程之间的差距,我懒得和你说。” 黄诚:“……” 竟然被鄙视了。 随后,黄诚摇了摇头,不和这个韩林说话了,快步走到了前面去。 韩林无声的笑了笑,也没说什么,而是继续翻看起手上的期刊来。 隔页,一篇名为“一种用于高性能锂电池的拓扑绝缘体理论探讨”的论文让韩林怔了一下,又是锂电池,等等,拓扑向的?这不是老黄的研究方向吗? 他下意识的想要去叫住黄诚,但下一刻,当他眼睛视线扫到作者名,刚要说出的话立即变了,叫道:“又是赵默!” “什么?” 走前头的黄诚脚步一顿,转过了身来看向他,问道:“赵默写了两篇?” 韩林快速的往后面翻了翻,后面没有了“o.zhao”这个名字,于是点了点头道:“后面没有了,是两篇!” 黄诚惊愕道:“好家伙,这小家伙写论文都是一写写两篇的吗?” “谁知道呢~” 韩林大感惊奇之余,迫不及待的看向了这第二篇论文。 然而,他这一次看的不怎么舒服,因为论文里很多的数学论证有些过于抽象,他看不太懂,毕竟他不是数学方面的研究人士。 不过,这篇论文从头看到尾,他还是看明白了,这是运用到了一种拓扑绝缘体结构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