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荒沙主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零九章 骏驰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两日后,八月初八。 西京城外西南五里外,冯家庄。 这庄子是附近数百里最大的马车作坊聚集地,有着大大小小十几家匠商牌号。 从七月底开始,洪范遣人依次收购了其中挨着的四家,合并后改名为骏驰行。 “你们从前主要做的都是普通双轮马车,但骏驰行不做那些普通产品。” 洪范负手说道,指了指横亘在仓库中的巨型四轮马车。 这马车首尾钢制车架上各打了一个跃马标志——从体型和风姿看得出是按焦尾食虎兽设计的。 “这是我们未来要做的第一款主力产品,你们先自己看看。” 洪范说着让开身子。 钱宏、四位马车行大师傅,还有吕云师、晏雨林、袁雪松三人一同围了上来。 几年来,洪范名下的产业铺得越来越广,其中天合行用的是何家的班底,开明行用的是器作监的班底,而筹备中的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天南行他打算用洪家的班底。 但扩张太快、方向太多带来的问题就是人手不够用——洪范纵然精力充沛,大部分时间也必须用在武道上,无法做到一心多顾。 好在新成立的骏驰行短期内规模较小,也没有什么要害业务,所以他找来三位在缇骑中有些家底的兄弟合伙。 当然,创业初期万事从头,还需要钱宏先分心管代。 一刻钟后,待众人看了个大概,洪范开始亲自讲解。 相比大华传统的木制两轮马车,他设计的新产品采用众多突破性技术。 譬如四轮结构带来的巨大舱内空间与稳定性。 譬如全钢制造的车轴与车轮,足以数倍提高承重,并大幅增加耐用性与安全性。 譬如以特殊淬火回火法得到的高弹性钢板簧避震,虽然比更先进的合金钢弹簧重量重、刚度大、舒适性差,但比刚性连接的传统马车好何止十倍? 此外,洪范还重新推导了阿克曼转向几何(为了解决交通工具转弯时内外转向轮路径指向的圆心不同的几何学),并据此设计了四边形转向连杆…… 纵然尽量精简,这辆马车的新技术已然讲了小半个时辰。 期间钱宏听得连连点头、如痴如醉。 几位大师傅虽然不能完全听懂理论,但能意识到其划时代的性能。 至于吕云师几人则是左耳进右耳出,充其量只算认识了外观。 “开明行那边的团队对当下这个设计做过测算,基础款一辆车的成本不低于百两。” 洪范说完技术开始讲成本。 “但我新开了一间冶金的商行,到时候用我们自家的钢至少能把成本压到八十两。” “基础款的售价我打算定为三百两,如果市场有需求,还可以推出些堆料的高端版本——譬如材料高目数打磨、舱内全做软包、车体加长,甚至再上些金银宝石——这些高级版价格最低不能低于五百两。” 品牌最重要的是定位,是统合资源占据消费者的心智资源。 洪范打算把骏驰行往奢侈品方向带,所以用价格给牌子定了调性。 几位缇骑听不懂技术,但至少听得明白价格。 “市面上一辆普通马车售价才五十两,咱们这个车是气派,但卖三百两是不是太高了? 吕云师迟疑道。 “做生意是这样的。” 洪范笑道。 “人无我有就是可以卖高价,你没见那些武道丹药可比这些笨东西好挣多了。” “这也是我为什么找你们合伙。” 他说着拍了拍吕云师的肩膀。 “我现在摊子铺得有些大,手下没有太多人可用,你们家里都有些得用的世代附庸,可以撑起骏驰行的架子。” “另外你三人家中都有袭爵,与西京上流圈子的阔少小姐相熟,知风雅有情趣,给这类金贵物件做推广可谓事半功倍。” 话虽不假,吕云师依旧有些踌躇,似乎担心自己做不好,而一旁的袁雪松则大点其头,显然很受用。 将基础版马车里外展示过一遍,洪范又补充了一个宣传方案。 “按我的意思,第一批先做六辆高端产品,然后分别送给无诤公、修罗宗袁首座、器作监庄公、掌武院许提督,还有何家的大爷与二爷。” 听了这番话,吕云师霎时觉得牙疼。 “那岂不是一下子要送出去三千两?” 他苦着脸说道,边上的晏雨林和袁雪松也不住点头。 这三位好友的情况洪范是门清的——他们出身没落名门,纵然每个人都很相信洪范,但各自搜刮尽家底才凑出共三千两银子,堪堪占了三成股本。 “你们别担心,我的意思是给那六位免费送,但车钱不用从骏驰行出。” 洪范摆了摆手,看向钱宏。 “老钱,到时交车你去寻闻中观,这笔钱从天南行走账。” “至于名目就说是股东福利——横竖那边账上现银多,一时间花也花不完。” 钱宏点头记下骏驰行的第一笔大业务,而三位缇骑则目瞪口呆。 “啊,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吕云师期艾道。 他一直承洪范恩情,不好意思占他便宜。 但后者不以为意。 “没事的,这叫大股东损害小股东利益,哪家商行都避免不了的事——谁叫我在那边股份少这边股份多呢?” 洪范开了个玩笑。 交代完主要事项,他刚送吕晏袁三人出门便又想起些细节,回头来寻钱宏。 “这马车需要大量螺丝和螺帽,用大华现有的那种木头车床手工制造效率太低。” 洪范细细叮嘱。 “三日内吧,我尽量赶出图纸给你,你回去安排金磁门那几个人做一个全钢材质的车床出来,能大幅提升效率……” 如是说着,他思及即将到来的《炽火爆裂典》、开明行的野战霰弹炮研发、天南行的设施与产线筹备等等事项,不免有分身乏术、焦头烂额之感。 穿越三年许,洪范还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连睡眠时间都要压榨的忙碌。 这时候,他越发觉得金磁门人是天赐的宝藏。 就在三日前,洪范便是拿着图纸指挥几位金磁门徒手搓出了今天用的样品车,不仅尺寸分毫不差,而且不同部件直接无缝融合,连钉子和螺丝都不用,相比传统铁匠节省了几倍几十倍的功夫。 武者有其大能。 但洪范不希望自己未来建立的体系全然依赖武道。 武者天然稀少。 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由凡人独立运作的体系,并将武者作为技术插件嵌到其中。 当然,目前来看这还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现在我们招揽了多少金磁武者?” 洪范问。 “十二人了。” 钱宏回。 这个进度比洪范预想的慢。 金磁门传承的武道不算精深,属于宽入宽出的典型门派。 正常来说,背景清白者只需付足二百两学资就能成为外门弟子,资质越好则越便宜。 除非如曹瀚海一般被掌门或长老收入真传,寻常弟子学满七年未达到浑然境便自动下山——这意味着开明行只要开出适宜条件应该很容易招到人。 “这几个月金磁门那边人手紧缩,甚至还想从开明行召回几人。” 钱宏见洪范面色,自行解释道。 “据我所知他们门内今年颇不走运,近来还与蒋家起了矛盾。” 两人步出骏驰行门外,一人回城,一人骑马去开明行。 “这件事由我理会。” 洪范点头道,起身以沙翼飞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