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锦衣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长孙之死另有隐情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洪武十五年,金陵城。 武英殿内。 朱元璋正在耐心仔细地听取大理寺卿赵文海的调查报告。 “什么?意外?” “查清楚了吗?有没有人为制造的可能?” “回上位,本案是微臣亲自督办,任何细节都不曾漏过,皇长孙之死,确属意外!” 赵文海在殿中长跪着,不敢抬头看朱元璋的眼睛,他是知道朱雄英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一个不小心自己就要人头落地了。 “咱的雄英,他,还是个孩子,怎么就……” 朱元璋十分悲痛,下一秒,他脸色阴沉,言语冰冷,嘴角微微颤抖着,狠声说道:“让他们九族陪葬吧!” “是!” 赵文海听后,背后冷汗直流,好在,眼前他自己倒是逃过一劫,于是磕头领命退下了。 武英殿中,朱元璋一人瘫坐在椅子上,思绪中,满是皇长孙朱雄英的一张张笑脸。 突然,一人的到来,打破了宁静。 …… 门外。 “湘王。陛下,现在心情不好,不见任何人,您还是请回吧!” 朱元璋的近侍太监云奇,拦住了十二子湘王朱柏。 “我有要事要见父皇,快让开。” “不行,陛下这时候不见任何人。” “你个死太监,耽误了大事你负责啊?” 此言一出,弄得云奇脸色十分难看,他可是朱元璋的近侍太监,后宫之中的大总管。 满朝文武谁见到他不是毕恭毕敬的,别说一个未成年的小皇子了,就算是后宫里面贵妃皇后对他,也都客客气气,不曾这般言语辱骂过。 云奇被骂,心中对朱柏心生厌恶。 但此时此地不便发作,但想见朱元璋,就更加没有可能,连通报的忙都不会帮了。 于是,他一言不发,态度强横,直接拦在朱柏面前。 朱柏此时只有13岁,就算云奇是太监,也实在是推不开他。 两人就此僵持着,朱柏口中还不停地喊道:“父皇,孩儿真有要事相商。” “父皇!” 朱元璋也听到了门口的声音。 不过,此时的他没有什么心情去理会这些皇子们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朱柏见朱元璋没有答应,料是因为朱雄英刚死,心情不好,不想见人。 正好,他就是为此而来。 原来,他是一个穿越者,本身是现代的一个普通大学生打工人,却意外穿越到了大明朝,成了十二子朱柏。 当他融合了记忆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封湘王,于两年之后就要就藩荆州。 再之后,就只能在藩地当个逍遥藩王,等着朱允炆的削藩屠刀了。 朱柏对于大明这段历史还算比较了解,因此他不想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掌握。 好在,现在他还有两年的时间,而要让朱元璋同意他不去就藩,作为皇子的他,那就只有两种可能: 一,成为太子,坐镇东宫,将来继承皇位。 这显然不可能,谁都知道朱标是历史上最稳的皇位继承人,就算他想造反,估计朱元璋都会双手捧着玉玺让他登基。 而现在是洪武十五年,离太子薨逝还有十年,要是到了那个时候,他朱柏早已经去了藩地了。 二,成为朱元璋身边不能缺少的人。 朱元璋身为一个大一统的皇帝,又有朱标这种能干的太子,他还会有不能缺人的人? 答案是肯定的,自古皇帝都有疑心病,朱元璋也不例外,做为一个平民皇帝,他更加知道人心。 这些陪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就是最大的心病。 因此,他才首创锦衣卫,对百官进行监督威摄。 而朱柏,正是准备利用这一点。 历史上,锦衣卫是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成立的,初始职能有三:一,守卫值宿;二,侦查与逮捕;三,典诏狱。 这个机构在洪武执政年间可谓家喻户晓,百官唾骂。 但他的功绩也实在是太大,成功执办了洪武三大案,被他们杀害的贪官污吏和怨死错杀的人数,恐有数十万人之多。 这个机构和朱元璋杀人如麻的恶名声成功绑在了一起。 朱元璋又怎么离得开这个机构呢! 朱柏来找朱元璋,就是想让朱元璋成立锦衣卫,并由自己担任指挥使。 将来,就可借此留在朱元璋身边,铲除诸恶,扫清障碍,待到时机成熟,大权在握,到了那个时候,命运就将完全由自己主宰了。 他之所以这么着急前来,就是想利用朱雄英的死,让朱元璋没有拒绝成立锦衣卫的理由。 毕竟他建议成立的,和朱元璋数月之后自己成立,那是两个概念。 他曾经还查过一些资料,史料就分析过,朱雄英的死并不是意外,而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因为,这个时候,太子妃常氏已经离世,而吕妃一家却渐渐得宠,此刻朱雄英就是挡在吕家前面的绊脚石了。 朱雄英一死,吕家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所以,他十分有信心能够通过调查一定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就算朱雄英这边的确是意外,没有查过什么。 他也可以利用锦衣卫的权利,利用历史发展的事件。 整出什么胡惟庸案,空印案之二之类的事件,慢慢敲打百官,狂澜大权,总之,一定会让朱元璋相信自己的能力。 让他离不开自己这个锦衣卫指挥使。 朱柏对自己十分自信,觉得自己一个现代人,又了解历史,又知道很多先进的技术,对付古人,还不是很容易的吗? 他见自己在门口闹这么半天,朱元璋还没有召见自己,那肯定就是不想见他了。 而他又比较了解朱元璋的性格,要是自己来晚了,说不定那些陪朱雄英出游的人都被杀完了,那么,这又会为查案增加很多难度。 于是,朱柏扯开嗓子,大声喊到:“父皇啊,皇孙的死不是意外,而是另有隐情,求父皇开门。” 要说朱元璋自己其实也不相信朱雄英是死于意外,但是又没有任何的证据和怀疑对象。 自己最信任的大理寺卿赵文海也说是意外。 他一个人关在殿内,就是想平静一下,消化一下,说服自己接受事实。 但,当听到朱柏说的这个话时,之前他在心中说服过自己几百上千次的话语,又完全抛之脑后。 于是,他连忙喊道:“老十二,速速进来于咱说说!” 朱元璋的声音中,有悲伤,有疑惑,有欣喜,有急切,有愤怒。 朱柏终于等到你了见面的机会,他瞪了太监云奇一眼,一把将他推开,开门而入。 云奇也是十分奇怪,不过他没法偷听,但他却要将此事告知一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