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诸葛明与诸葛亮同时现身襄阳,引起轩然大波!
关羽等诸多将领,信服诸葛明,不信孔明。
但是,各大氏族,也有揣测。
毕竟诸葛明曾被贬为诸葛庸,而诸葛亮声明在外。
即便他们听闻,种种神策出自诸葛闻德之手,却依旧难以相信。
尤其是黄承彦,他几乎认定,奇谋百出之军师,就是他的贤胥。
这才让他,脸上有光!
南郡。
黄府大院内。
自从认定女婿诸葛亮辅佐刘备后,精神数月都萎靡不振的黄承彦,近日脸上多了些许光泽。
若是有贤婿孔明坐镇襄阳,黄氏家族的产业注定还要再上一层楼!
到时候荆州九郡,大部分产业都得握在黄氏手中。
荆州原本四大家族鼎力的局面,用不了多久便是黄氏一家独大了。
黄承彦看着眼前的荆州产业分布图,一手端茶杯,一手轻抚鬓须。
脸上神情喜不自胜。
“孔明一心辅佐刘皇叔,日后荆州九郡这么多产业,是得提前考虑周全了。”
黄承彦一边在心中谋划产业发展,一边低头品茶。
好在黄承彦膝下还有一才女,黄月英。
不然孔明无暇顾及家族产业,自己又年老力衰。
再操持家族几年尚可,但若是长期以往,定然不是个办法。
因此黄承彦已经下定决心,等整合荆州九郡大部分产业后,便交由女儿女婿全权打理。
至于自己,便可以放手不管,安心养老了。
对荆州氏族而言,原本是一场灭顶之灾。
可有了宝贝女婿孔明操持,反倒成了黄氏一族更进一步的阶梯。
便是多年故友庞德公,在自己跟前也要恭谨谦让更多。
想到这些,黄承彦便止不住嘴角的笑意。
看着地图上,荆州九郡的产业布置,黄承彦的心情愈发大好。
若是自己借助女婿孔明的势力,笼络荆州九郡的产业。
那刘皇叔又会如何作想呢?
孔明作为刘备的帐下谋士,虽然地位极为尊崇。
可牵扯到大量的利益,刘皇叔真的会不管不顾吗?
更何况,孔明是否真是刘备幕后谋士,还得两说。
若不是孔明,而真是诸葛庸的话……
“不对!一定是我的贤胥,他是幕后之人,诸葛明庸是他推出了的傀儡,让诸葛庸背负曹操之仇,荆州氏族之恨。这样就不会牵连到黄家!哎呀还是贤胥考虑周到。”
莫说一举掌控荆州九郡的其他产业,恐怕是荆州其余几家氏族,都得继蔡瑁之后,成为刘备的眼中钉肉中刺。
毕竟荆州四大家族,当初是一同针对过刘备的。
尤其是前段时日,襄阳城发生的动荡。
更是将荆州四大家族与刘备的矛盾,推向了高峰。
虽然刘备当初选择烧掉书信,承诺不在过问此事。
可这里面未尝没有权宜之计。
等刘备收拾完蔡瑁张允,扛住曹操南下大军。
到时候恐怕便要秋后算账;
若孔明真是刘备身后谋士,那一切尚还好说;
可若不是···
黄承彦将身子靠在椅背上,眼眸暗淡。
陷入了沉思。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也不知过去了多久。
直到堂外传来一声通禀。
这才将黄承彦的思绪拉了回来。
“老爷,庞德公前来拜见!”
陡然回神的黄承彦下意识收起桌面产业经略图,一股脑塞进柜子。
一番调整后,才镇定自若道:“请他进来。”
“是老爷。”
踏踏踏
堂外传来一阵略带急促的步伐。
尚未见其人,便传来了庞德公的喜庆的嗓音。
“黄兄,恭喜啊!”
“恭喜恭喜!”
“哈哈哈!”
庞德公踩着欢快的步伐,满脸堆笑大步入内。
坐在主位上的黄承彦也起身相迎。
“庞老弟这是何意?”
因为蔡氏一族的变故,本就让黄承彦心中多了几分忌惮。
此时见庞德公上门恭喜,一时间倒也不知喜从何来。
“黄兄莫不是要揣着明白装糊涂?”
庞德公伸手拍了拍黄承彦的肩头,笑道:“你的好女婿,诸葛孔明!”
“嗯?”
黄承彦看向庞德公,眼神犀利,佯装不解道:“孔明有下落了?”
“黄兄,看来你是真的不知。”
“那这天大的好消息就让我来告诉你了!”
“有氏族子弟亲眼看见,孔明在刘备军师府中活动!”
黄承彦身子一颤,先前的阴霾也被一扫而空:“什么!?”
“千真万确!”
庞德公笑逐颜开,兴奋道:“若说咱们先前还只是猜测,眼下便是落到了实处!”
“刘皇叔大军出动,攻略桂阳。”
“恰好孔明便在刘备军师府中,这不正是证明孔明在运筹帷幄吗!”
“这一次,看孔明还能如何藏!”
“哈哈哈哈!”
听闻这个消息,黄承彦的眉眼也逐渐舒展。
眼角有了几分笑意。
庞德公点头庆幸道:“若不是孔明,蔡瑁张允的今日,恐怕便是我们两家的明日。”
“只是我很好奇,孔明到底在藏什么?”
“他有什么事情不能够告诉我们呢?”
“荆州氏族眼下也算是与刘皇叔交好,只是孔明何不顺水推舟,将我们与刘皇叔彻底绑定在一起。”
“还是说,孔明这么做是另有谋略?”
黄承彦眉头紧锁,摩挲鬓发道:“或许是孔明对与曹操大军南下,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若是过早将我们与刘备绑在一起,到时候若刘备兵败。”
“曹操必然大力清洗与刘备交好的荆州氏族,到那时候,才是真正的退无可退。”
庞德公恍然大悟道:“黄兄一语惊醒梦中人!”
“难怪让我们当初,只对刘备支援钱粮,而不支援兵马。”
“孔明计谋之深远,我等远不能及啊!”
“黄兄,真羡慕伱能有个好女婿!”
“若蒙黄兄不弃,我庞氏一族愿为黄兄鞍前马后。”
黄承彦站起身,轻轻拍打庞德公的肩头。
眯眼微笑道:“老伙计在这里给你一句话。”
“日后只要有我黄承彦一口肉吃,就能有庞老弟一杯羹喝。”
“整个荆州九郡,你我二人独享!”
……
柴桑
行政房内
吴侯孙权正襟危坐于案牍前,随手翻阅着面前的江东卷宗。
由于江东氏族同样势大,孙权这个吴侯实际所能掌控的事务及其有限。
很多情况都得被氏族钳制,左右难顾。
为何顾雍那日敢在吴侯宫内直言!?
无他,不过是因为顾氏本就是江东大族,掌握着江东很大一部分经济命脉。
别说是孙权,便是周瑜也不敢轻易动顾雍。
张昭虽然贵为两朝元老,但是他在江东没有太深的根基。
以大都督周瑜的性格,要杀了立威便也就杀了。
啪!
孙权将手中卷宗扔在案牍上,单手抚额头。
眉头紧锁,咬牙嗔怒道:“江东氏族根深蒂固,何日是个头!”
“真该一刀将这些氏族全部杀光!”
实际上,在这个时期氏族林立本就是常见的事。
俗语有言:流水的政权,铁打的氏族。
只是在当下三方势力当中,唯有有曹操敢公然排斥氏族。
名士孔融便是一个例子,曹操为什么要杀孔融呢?
当初官渡之战,曹操正在全心备战,可孔融却在许昌城中大肆宣扬曹操必败。
当时这种话传到军营,对士气有着很大的影响。
后来曹操打败了袁绍,回来后找个理由便把孔融给杀了。
踏踏踏!踏踏踏!
“主公!”
鲁肃步履匆匆,赶至殿内。
“子敬你来得正好!”
孙权抓起一旁的卷宗,递给鲁肃道:“这是江东上季的财政收支,子敬你瞧瞧。”
“这些氏族未免也太过分了吧?”
鲁肃双手接过卷宗,低头阅览。
许久后才缓缓抬头,开口道:“这些氏族盘踞江东由来已久,这些···”
这些蝇营狗苟对江东而言,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
孙策掌管江东时,也只能默许氏家掌控经济的局面。
如今孙权若是要在这件事情上做文章,恐怕有些难度。
孙权心中也知晓此事的关系厉害,见鲁肃半晌不言语。
干脆将手中卷宗扔在一便,抬头问道:“子敬急忙赶来,所谓何事?”
“诸葛孔明出现在了荆州,但是诸葛孔明却说,他并不是刘备谋主,刘备谋主是他的兄长……”
孙权听到鲁肃的话,沉默了。
目光流转!
……
桂阳城破的消息,就如同一阵风
很快便席卷了整个江东地区。
得到消息的张纮,第一时间赶往张昭府邸。
“近日桂阳城破,张公可有耳闻。”
床榻之上的张昭轻轻摇头,叹息道:“虽不知情,但也有所预料。”
“刘备异军突起,又得贤良谋士辅佐。”
“区区蔡瑁张允,如何抗衡?”
张纮附和点头道:“张公所言极是,只是让人意料之外的是,蔡瑁竟然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嗯?”
张昭眼眸中闪过一抹震惊之色。
满门抄斩!
这得多大的仇怨,才会如此行事?
刘备刘皇叔,不是一向以仁义著称于世?
为何要如此这般?
张纮摇头道:“有没有可能,蔡氏一族的满门抄斩并不是刘备的意思。”
“而是孔明!”
“孔明?”
张昭双手抓住床沿,坐起身:“子纲你说的是卧龙岗的诸葛孔明!?”
“正是!”
“有人亲眼目睹,诸葛孔明就在刘备军师府中谋事。”
“卧龙之名,在荆州可谓家喻户晓,没有人不认识,更不会看错。”
张昭徐徐点头,“如果是孔明,那倒也说得过去。”
“蔡瑁一族,当初选择弑主夺权,就应该想到会有今天这个下场。”
“这也算是他们自取灭亡了!”
张纮点头,也对张昭的看法表示赞同。
正在两人感叹之余,屋外有张府管家前来通禀
“老爷,诸葛瑾拜访!”
张昭张纮当即对视一眼,后者开口解释道:“还请张公见谅,得知刘备身后谋士乃是孔明时,便想着请其兄诸葛瑾前来一问究竟。”
“事前未先告知张公,还望张公告罪!”
张昭眯眼摇头道:“无妨,如今诸葛亮在刘备帐下效命,其兄诸葛瑾自然是最为了解此人的。”
“约他前来,倒也不失为一方良策。”
说着,张昭转头望向屋外,开口道:“速请子瑜来此一见!”
“是!”
未等多时,一书生装扮的中年男子便步入屋内。
礼数滴水不漏的拜见了两位江东重臣。
“瑾,拜见张公、张部!”
张昭卧病在床不便起身,张纮赶忙上前扶住诸葛瑾。
笑道:“都是自家人,子瑜何须如此多礼。”
张昭同样笑言:“某身体有恙,无法起身相迎,还望子瑜勿怪!”
“请坐!”
面对两位元老级重臣,诸葛瑾不敢托大。
一番嘘寒问暖后,才谨慎落座。
“子瑜可知,刘备帐下谋划之人是谁?”
张纮单刀直入,毫不拖泥带水。
诸葛瑾没有得到襄阳那边的消息,自然不明白张纮话里的意思。
“张部此言何意,还望细言。”
“某最近得到消息,在刘备帐下运筹帷幄之人,正是令弟诸葛亮!”
“什么!?”
诸葛瑾神情一滞,险些从椅子上坐起来。
平抚情绪后,诸葛瑾不解问道:“如何得知这个消息?”
“据我所知,吾弟不曾投效刘备帐下。”
躺在病榻上的张昭接过话茬,继续道:“或许,是令弟有意在藏呢?”
“毕竟子瑜现在为江东谋划,孔明投效刘备营中。”
“不错。”
张纮点头,解释道:“有人确实在刘备军师府中,见到了孔明。”
“这点毋庸置疑。”
“若非在刘备营中效命,孔明有怎么会出现在襄阳军师府?”
听了二张的言语,诸葛瑾原本的坚定也有些动摇了。
难道孔明真的投效的刘备?
可是前段时日与孔明去信,他还是亲口表示刘备帐下军师,绝不是自己。
可如今···
诸葛瑾脸上同样充满了震撼;
智退曹仁十万大军,鲸吞荆州。
这些确实像孔明的手笔,可是他何必要藏呢?
诸葛瑾起身道:“我这就给舍弟去信一封,问清缘由。”
“若他真在刘备帐下谋划,那我二人可助孙刘两家无战事。”
张昭张纮纷纷点头,拱手道:“如此甚好!”
眼下刘备日益强盛,远非昔日的新野刘皇叔。
此时的刘玄德宜友不宜敌!
尤其是在曹操百万大军即将南下的时期,若是能够与刘备结成同盟。
那抗击曹操大军便又多了几分胜算。
·
是夜
月凉如水
许昌城
丞相府内
和荀彧等谋士谈论一阵荆州攻略后,耽误的晚膳时间。
此时曹操就在府内,宴请几位谋士,一同用膳。
曹操居主位,荀彧、荀攸、贾诩、陈群等数位军师陪坐。
几人边吃边谈论大军南下之事。
当下最棘手的,莫过于刘备身后的谋主!
有他在,这场南下战役虽然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
但恐怕不会比与袁绍的官渡之战来的容易。
曹操帐下军师近日苦心孤诣的谋划,皆为此事。
实在是刘备的幕后谋主,实在是屡出奇计,神鬼莫测!
不得不小心再小心!
晚膳用至一半,有斥候前来禀报!
“启禀丞相,襄阳城传来消息。”
“诸葛亮出现在刘备军师府内!”
“那刘备身后的谋主,并非诸葛明,而是诸葛卧龙!”
曹操闻言,顿时瞪大眼睛:“什么!?”
嘭!
手中盛有米饭的木碗,被重重倒扣在案牍上。
扬手怒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如此大才,为何不来投效我曹操!?”
“偏偏要去投效一个织席贩履之辈!?”
“痛惜孤也!痛惜孤也!”
在座的数位谋士,也顿时大惊。
刘备帐下谋主,竟然是诸葛卧龙!?
虽然一开始孔明才是最大的怀疑对象,可是后面蔡瑁来信一口咬定是诸葛明!
现在又得到这样一番消息。
着实让众人不得不震撼!
一统发泄后,曹操稍稍平复情绪,将案牍上的米饭重新扫回木碗中。
低头扒拉两口后,沉吟道:“诸葛卧龙!”
坐在侧首的荀彧叹息一声:“想不到竟真是诸葛卧龙!”
“水镜先生有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能够扶风而起,原来是有诸葛卧龙在身后辅佐。”
坐在一旁的贾诩放下手中碗筷,嗓音低沉,抬手道:“主公!”
“此人用计之深远,吾等远不如之!”
“诸葛亮若不能为主公所用,则务必杀之!”
其余数位谋士,也纷纷拱手表示认可。
曹操放下手中木碗,抬头眺望屋外星空。
咬牙切齿道:“刘备何德何能,竟然能够得到神策诸葛的辅佐!”
……
二月。
隆冬已过,春暖花开。
虽说不上是鸟语花香景色宜人,但冬日积蓄的冰雪也已经悉数消融,露出了宽敞平原。
上冻的河水也被鱼儿冲破了洞,细碎的冰碴顺着上游湍急的水流冲泄而下。
一切,都尽显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迹象。
然而,这勃勃生机,却唯独没有对大汉的怜悯。
许昌城内,曹操缴诏,宣告天下,要大军南下,讨伐刘备!
消息乘着风传遍了整个九州大地。
各方诸侯尽皆观望,想要看看这个新近崛起的荆州之主,与大汉丞相曹孟德,究竟鹿死谁手!
曹操意欲讨伐刘备的消息,自然也飘进了荆州。
……
襄阳城,拜将台上。
十五赤膊鼓手间隔一米,手持轰碎鼓槌等待号令。
拜将台下,四方亭阁。
五子良将在前,诸部副将、郎将依照军衔大小渐次落座。
亭阁之下,乃是左中右三军校旗与行伍仗长席位。
再往下,一排排站立着的,便是刘备的二十三万兵马!
站在拜将台上,俯瞰下去。
黑压压一片,声势浩大。
二十三万,若非是在平原之上,根
白底黑字,眷绣着腾虎的军旗猎猎作响。
“关”字旗、“张”字旗、“黄”字旗随风飘荡。
“刘”字旗最为耀眼!
明晃晃的白底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洁白。。
好似昭示着,这军旗的主公,将会为如今灰暗的大汉天下,带来朗朗乾坤!
自从刘备起事以来,他还从未有过如此浩瀚的兵马。
那一个个手握斧钺的士兵,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充满着坚毅与坚定。
那是来自于对刘备的信任。
这些士兵坚信,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能够让主公带来好日子!
带来没有战乱的太平日子!
拜将台下,四方亭阁当中。
张飞心绪激动,他一双大手不停的摩拳擦掌。
“二哥,自打咱们起事以来,会从未有过这么大的阵仗!”
“真个是给我高兴坏了!”
“你瞅我这手都是颤抖着的!”
“哎二哥,这到底是啥感觉啊?”
张飞不知道,他这是激动。
也不怪他激动,因为如此阵仗,纵使是心性沉稳的关二爷,也难掩心中的激动之情,
关羽轻抚胡须,他按下张飞颤抖着的手,故作沉稳的说道:
“三弟,稳重些,诸将士都在看着,莫要给大哥丢人。”
虽然关羽嘴上这么说,可是,他那颤抖着的嘴唇还是出卖了真实的心情。
银盔银甲的赵云见两位哥哥如此模样,心情也不免被带动起来。
他回望身后的二十三万大军,又转头望向上方的拜将台。
此时,赵云心中竟不禁有些恍惚。
曾几何时,他尚且追随公孙瓒的时候,一直没有机会崭露头角。
当时,尚且落魄的主公,不曾想短短几年时间便壮大至如此!
麾下兵力远超公孙瓒七倍还多!
赵云此生的梦想,便是寻得一位明主,为他赴汤蹈火,共进同一份伟大的事业。
而此时此刻,明主已得,事业已进!
不知不觉间,他的梦想竟依然实现了一半!
而剩下的那一半,不仅是赵云的梦想。
同样也是整个军营当中,所有文武的梦想!
能够让这一切全部实现,乃是军师诸葛先生的功劳。
若无诸葛先生,哪有今日荆州拜将台?
若无诸葛先生,怕是早在新野便已然倾家荡产了!
军中,不可无帅,不可无将,不可无主。
但是,在赵云心中,军中真正不可或缺的,乃是军师!
是军师,将他们所有将帅串联到了一起,发挥出了前所未有的庞大力量!
黄忠须发皆白,但却不显丝毫老态。
他笑意盈盈的望着上方拜将台。
今日主公支起这么大的阵仗,所为何事他已经已经有了猜想。
若不是为了军师,这军中还有何人能配得上全军出席?
回想当初,军师一纸信函叫南蛮俯首。
又在新野大败曹军。
入主荆州雷霆发兵,收入桂阳三郡!
一桩桩一件件,步步为营,才造就了今日这二十三万大军的同出列的盛况。
如今荆州已定,但是大部分荆州武将与士卒,皆不知道何人为三军统帅,首席军师!
想来今日,主公便要当众拜诸葛先生为首席军师了!
首席军师选定,三军群龙有首。
再加上诸葛先生那出神入化的谋略之才。
二十三万大军定能如臂指使,指哪打哪,战无不胜!
一想到这,黄忠脸上的笑意更盛。
魏延、文聘,陈到、霍俊、李严等等武将也各有想法。
今日之盛景,当真空前绝后!
伊籍、蒯良、蒯越等文臣也难掩心中激动。
属于诸葛军师的位置,终于要落定了!
在三军的翘首期待之中,刘备走上拜将台。
他居高临下,俯瞰着所有人。
这一刻,他心潮澎湃,百感交集。
曾几何时,他与曹操煮酒论英雄。
当时当日,曹操便断言,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自衣带诏事发以后,多方辗转。
幸亏得逢先生相助,否则有怎会打下今日这番家业?
当初在新野的时候,哪敢想象今日之景?
回想起先生追随自己以后,殚精竭虑,操劳的事务远比他这个主公还要多!
行军、谋略、军粮、百姓、民心。
身为谋主,先生本可以只顾谋略这一项。
可是,先生却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为了匡扶汉室的大业鞠躬尽瘁。
如此赤诚的热血,如此杰出的人才、
刘备甚至都会自问,我究竟何德何能,能得到先生这样的人来辅佐?
而就在今日,这个问题有了答案。
君臣一心,刘备决定给诸葛明无条件的信任!
他站在拜将台上,激昂语气:
“今日,召集全军将帅齐聚一堂,乃是有要事宣布。”
“自我刘备举兄弟三人起事以来,得猛诸将信赖,忠心追随,才能得有今日这浩瀚勇军!”
“然而,我刘备统帅三军,并无寸功。”
“起事至今,全靠军师诸葛闻德,方有今日功勋。”
“我无闻德,如鸟失翼,如鱼失水,如人断臂!”
“今日,拜闻德为三军统帅!兼领我大军首席军师一职!统帅荆州二十三万兵马!”
“授将军帅印、军师印、调兵虎符,斩将剑!”
此话一出,尽皆哗然……
……
刘备那掷地有声的话语,好似一道亘古钟鸣般响彻整个城头之上。
拜将台上下,不论官衔大小,不乱官职如何,全都是惊愕的瞠目结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封军师为三军统帅?!
统领二十三万兵马?!
授太守印、将军印、调兵虎符和斩将剑?
这……这岂不是将军师放到了与主公平起平坐的位置上?
主公竟对诸葛军师如此信任与看重?!
拜将台上,就连等待擂鼓的鼓手都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纷纷难以置信的转过头来,望着主公刘备!
自古以来,功高而封无可封者,位极人臣已是足够。
可像主公这般,将整个荆州和军队的管理权全权封赏的,古往今来都难以得见!
能让主公做到如此地步,需要可不仅仅是建立泼天般的功业!
更是要得到主公充分的信任。
甚至即便是信任,也绝无能有做到这般地步的人主!
感慨、震撼、惊愕、诧异瞬间蔓延在整个襄阳城头!
而同样感到震惊的,便是军师诸葛明。
他根本没有想到,主公居然会给自己如此巨大的封赏!
三军统帅!将军印!调兵虎符!斩将剑!
这……这根本就是将他与主公的地位持平!
主公享有的权利,他同样享有!
刘备开口说道:
“军师,请登上拜将台,获封领命!”
刘备话音落下,十五擂鼓手立马回过神来。
他们卖力的敲打着手中的红穗鼓槌。
“咚——!”
“咚——!”
“咚咚咚!”
两短一长,鼓声悠扬,振奋人心。
上台,获封!
诸葛明迈开步子,走上拜将台。
他本以为等待着自己的,会是前所未有的沉寂。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
他刚露出半个身子,迎接他的便是轰动整个襄阳城的欢呼声!
“军师威武!”
“军师霸气!”
“军师挂帅,战无不胜!”
二十三万精壮男儿极力嘶吼,卖力的脸都涨红,脖子上青筋都暴起了!
在刘备军中,军师诸葛明的事迹广为流传。
上到将帅,下到走卒,无人不自军师算无遗策,计谋可定山河!
古往今来,行军打仗,纵使是久经沙场的兵卒,又哪有一个不怕死?
但是,若能遇良将良谋。
打起仗来,死亡率将会大大减少!
胜仗越打越多,奖饷亦是丰厚,还能建功立业,加官进爵!
能得到诸葛军师这样的将帅引领,又有哪一个士兵会不服气呢?
一声声欢呼呐喊,让诸葛明有些许恍惚!
曾几何时,在水镜山庄学习。
他被水镜先生贬谪为“庸”,成为诸葛家族的耻辱,甚至是被逐出家族!
在襄阳,本想要建立学堂,教育孩童,开化民智。
却被蔡瑁一把火烧了学堂,毁了典籍!
南阳草庐,一住经年,空白蹉跎了岁月。
而今,他得到了二十三万大军的认可!
得到了二十三万大军的心悦诚服!
诸葛明的脚步,变得坚毅而坚定!
站上拜将台,他看着四方亭阁中的诸多将领!
在诸葛明出现的刹那,这些原本坐着的将帅竟然全都站起身来。
诸葛明的眼神一一扫过。
每经过一个将帅,都会得到他们的点头致意。
与黄忠对视。
老将黄忠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蹉跎岁月,尝尽苦难,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诸葛先生,这一切,您都值得!
三军统帅,三军帅,老将心悦诚服!
……
与赵云对视。
赵云的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
诸葛先生,从始至终末将便认为您并非池中之物!
天下军师奇谋之人,您当属顶尖!
若无军师,便无今日!
早在新野之战,末将便对诸葛先生您心悦诚服!
如今,主公的赏赐,尽皆是您应得的!
旁人若有不服,末将第一个不答应!
除却主公之外,从今以后,诸葛先生您就是末将最敬佩的人!
末将这杆银枪,为您和主公而战!
……
与张飞对视。
张飞的脸上挂着许可的憨笑。
军师,俺老张老早就把你视作兄弟了!
虽说最开始,咱觉得你牛皮吹得大,本事不见得大。
之后还对你多有不忿,觉得你既不会舞枪也不会弄棒。
终日只知道伏案在桌,钻研些心计,等不得大雅之堂!
可是,随着主公的家业变大,兵马越发强健!
俺对你也有所改观。
知道曾经的自己是多么愚昧无知与孩子气。
您不与我一般见识,还屡次分配给我战功!
军师,你够兄弟义气!
你我虽未结拜,可在咱心里,您就是亲哥哥!
这三军统帅给你,咱心里舒服!心里也得劲!
要不然,换做别人,除了大哥以外,谁敢领认,咱就一矛挑了他!
从今以后,你说一,我不二!
……
与关羽对视。
关羽轻捋美髯,沉稳一笑。
军师,这一路走来,你的辛劳某一直看在眼里。
若说这军中,谁最为主公尽心力,除却军师您以外,再寻不到第二人。
扪心自问,若我有军师之才,恐怕会自满数次,同时也会懈怠数次。
可军师屡现奇谋,屡建奇功,却未有一次眉开宇展。
每一次得胜之后,军师的眉头就紧皱一分。
与曹操为敌,不亚于与虎谋皮!
曹操军中谋士众多,群力群策,定也是谋略众多。
而你与曹操的谋士团云中交手,立于常胜不败之地,此乃惊为天人之事!
但某也知道,军师乃是如履薄冰,知晓我大哥经不起一次失败。
三更睡,五更起。
每次某轮换夜值都能看到军师营帐灯火通明。
某对您,只有敬重!
三军统帅,除了大哥,便只有您当得!
……
众多将领,虽未言语,可对视一眼,诸葛明便心里清楚。
他得到了将帅们的认可。
站在拜将台上,他百感交集。
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
可诸葛明却总觉得,这些话说出来,便有些虚假了。
君臣齐心,主公如此信任我,那便无需多言!
千言万语,最终汇成了重重的一句:
“曹操南下,吾必败曹操!以谢主公!”
…………
刘备在襄阳的封赏大典,消息乘着风传入了许昌……
诸葛明正式出山的消息席卷天下。
不过,各方诸侯并不知晓诸葛明的真名!
只知道这个诸葛的字号,为闻德!
至于这个诸葛闻德究竟是谁,无人知晓。
但,能屡次三番智胜曹操的,除了诸葛家族那个号称卧龙的诸葛亮外,还能有谁?
对于刘备的封赏,各方诸侯皆是震撼万分!
没有一个人想到,刘备这一次居然舍得出如此巨大的手笔!
如此封赏,与将自己打下的基业拱手让人又有什么区别?
许昌,丞相府。
看着从襄阳方向送来的密信,曹操眉头紧锁,眉宇突跳!
他反反复复多次确认了密信的真假。
从蜂蜡,到制式,再到只有他自己能查认出的特殊记号。
这些所有都合乎规格,无一不再佐证着,这封密信乃是货真价实的襄阳密探传出!
然而,密信上的内容过于惊人。
以至于曹操不敢相信,这些竟然是真的!
封赏三军统帅,授太手印、将军印、调兵虎符和斩将剑?!
刘备他疯了不成?!
手握这些,那诸葛闻德当即便可造反,自立为诸侯!
这刘备就不怕?
不怕诸葛闻德权欲熏心,夺了他的基业?
曹操不相信这天底下没有人无野心!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刘备对诸葛明的无条件信任,曹操此生此世都不可能做到!
在他眼里,刘备这分明就是一场豪赌!
他在赌人心!
赌诸葛闻德的人心!
“为什么不是授予诸葛孔明?!”
“难不成,一直为刘备出谋划策的是诸葛闻德,诸葛亮刚刚出山?”
一时间,曹操头痛欲裂。
不过,转瞬间,一道毒计已经上了心头!
好啊,好你个刘备,你真是泼天的胆子。
今日交出兵权,明日便引颈受戮。
如此一来,倒不用我出手,只等诸葛闻德谋起反派,让你们自相残杀窝里斗!
届时,我在坐收渔翁之利,兵不血刃吞下荆州!
曹操眼睛微眯,冷笑一声。
他吩咐左右,沉声喝道:
“点兵!”
曹丞相要点兵出征的消息瞬间传遍许昌。
整个许昌都风声鹤唳,所有官员都谨小慎微。
军师府。
荀攸、陈群、贾诩、程昱、钟繇五人快步出府。
跟随着浩荡的兵马往城外行去。
五十六万大军轻点齐整。
霎时间黑云压城,旌旗猎猎!
全副武装的曹操立于马上,他手握缰绳,脸上挂着必胜的笑容!
五大军师紧随其后,心中各有思虑。
大军之后,许昌城头上。
小皇帝刘协在一众文武的陪同之下,目送丞相出城。
“丞相!此番天高路远,还望能够早日归还,德胜凯旋啊!”
皇帝刘协高声宣读寄语。
嘴上虽然这么说,可心里却是在不停的咒骂。
曹家老贼!这一次可一定要输的彻底!输给皇叔!输的倾家荡产!发甲皆无!
城头上,许昌城里所有官员一齐露面。
大军前阵,策马而立的曹操闻听小皇帝呼喊。
他回望一眼,随后脸上冷笑。
小皇帝心里如何想的,他这个攻于心计的老狐狸怎会不清楚?
曹操身后,夏侯兄弟两相对视,也是一阵轻笑。
对于这个小皇帝,曹家阵营,就没有一个胸怀敬畏的。
“陛下且放心,此番前去,定将刘皇叔的项上人头,取来送你!”
小皇帝闻言心中惊骇。
他吓的一个踉跄,若非贴身监侍搀扶,定会跌坐在地上。
瞧见小皇帝受惊的模样,曹操轻蔑一笑。
随后朗声下令:
“全军,开拔!”
“开拔!”
“开拔!”
“开拔!”
军令层层传递,五十六万大军不动则已,一动便如移山填海!
浩浩荡荡,轰轰烈烈!
将士们脚步齐整,竟让许昌的城关都是清微颤抖。
旌旗飘飘,军威浩荡!
车马开路,粮草先行!
丞相曹操在五虎将八虎骑护佑之下,如君王临尘一般,睥睨世间万物!
此番大军南下,攻必克,战必果!
刘备,且等着引颈受戮!
………………
襄阳,军师府。
封赏大典归来,诸葛明换下一身朝服,回返书房当中。
刚一进屋,便看到已经睡醒的族弟诸葛亮。
兄弟见面,亦是相敬如宾。
一番行礼过后,诸葛明笑着说道:
“弟,府中可住的习惯?”
“此地不比族中睡卧安寝,若有不当之处,尽可提说,我去叫他们给你撤换。”
面对兄长的关切,诸葛亮连忙摆手。
他为兄长敬茶,开口说道:
“兄长,亮并无不适。”
“今日封赏大典,兄长获封三军统帅,主掌军政大权,当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我早便认定兄长绝非俗人,日后定有一番成就。”
“今日果然实现!”
“今日之后,且看家族当中,还有人说你是‘庸才"!”
诸葛明获封三军统帅,诸葛亮是打从心底里为哥哥高兴。
尚在水镜先生那里学习时,诸葛亮便知道。
他这个族兄绝非庸人!
获封“庸”字,实属不该。
而又因为这个“庸”字,之后遭逢多少苦难?
诸葛亮心里十分清楚,族兄的才学谋略丝毫不弱于自己。
甚至尚有过之!
今日,终于得见兄长扬眉吐气,洗尽铅尘,心里自是高兴。
诸葛明闻言却是笑笑摆手,柔声说道:
“在其位,谋其职。主公对我如此信任,也着实令我受宠若惊!”
“既然已获封三军统帅,日后自是多加辛劳,以政绩硕果回报主公才是。”
说着,诸葛明开口问道:
“弟,你也已达至仕年纪,不曾想过出山?”
诸葛亮闻言轻摇羽扇,笑着摇了摇头。
他开口说道:
“兄长,有你在,哪里还用得着我诸葛孔明……我只做兄长幕僚既可!”
“也罢,便由了你去。”
见兄长答应,诸葛亮这才是重新坐下。
他抬头看了眼兄长,眼神中闪过一抹狡黠。
轻摇羽扇,诸葛亮开口说道:
“兄长,我知你心中在想什么?”
诸葛明闻言也是面露轻笑。
两个聪明人之间,就是有着一种莫名的默契。
他笑着说道:
“既如此,那你我各在手中写下心中所想,看看是不是一样!”
诸葛亮点了点头,他执笔写下,覆手在桌。
二人对视一眼,随后同时翻手。
只见双方手心写着同样的两个字:
“江东!”
“哈哈哈,知我者,弟亮也!”
诸葛亮也是笑着摇动羽扇。
今日与兄长对谈,实在痛快。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他站起身来,对兄长说道:
“兄长,这江东,便由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