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降锦鲤:她成了全后宫掌中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章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听到最后是大周赢了,那几个围在工作台周围的人都一脸难以置信: “什么???我没听错吧,怎么是大周赢了???” “我哩个亲娘嘞,传闻中不是说这个大周对绣工布匹什么的一窍不通吗?还要靠古唐国救济!怎么回事!” “这可怎么办啊?我刚刚可是将我的半数身家都押在了古唐国身上,谁知道古唐国大爆冷啊!” “刚刚那个小女娃儿,可真是神了!” “对对对!刚刚那个小女娃儿可是往这儿押了三百两!这下不得赚翻了!哎,都说小孩子看的通透,早知如此,我就应该押大周的!” 有人白了他一眼,道:“你小子也不看看那个小女娃儿是谁!这可不是我们能够惹得起的人!” 众人都朝着那人的手指着的方向看去--方才还一脸自信的将三百两银票押给了大周的小姑娘正站在台上。 此刻,台上的白老太太一脸笑意盈盈的拉着杜李氏的手,一旁的杜佳则哭的稀里哗啦的,嘴里还捧着一块大周的牌子。 而他们口中的“小女娃儿”此刻正站在杜佳和顺和帝中间,笑得灿烂。 “这这这这难道是大周国的小公主?那个被大周暴君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 “是啊。”那个将明妍指给众人看的男子耸了耸肩道,“你们啊,就好好亏钱吧,别想什么歪心思了。” 男子说的没错:这场豪赌之中,有些人赌得极大,的确是想要赖账或者去那小女娃身上偷盗,可此刻一听到明妍的身份,心中蠢蠢欲动的想法顿时便熄了火。 谁胆子这么大,敢和大周皇帝叫板啊! 几个人连忙反复回想自己方才有没有当着大周皇帝的面对小公主做什么失礼的事。 男子见众人惊慌失措的模样,当即便冷笑一声,悠悠的开口:“看得出来,大周皇帝今日心情不错,你们都是聪明人,一会儿该做什么做什么。” 几人情不自禁的擦了擦汗:“当然,当然。” 。。。。。。 明妍跟着顺和帝回了旅馆歇息。 方才谷雨告诉她们——所有的绣品都将要前往整个小岛的中心--大拍卖场进行拍卖,最后的神秘奖励也会在那时候揭晓,只要几人在那时候前往即可。 开始拍卖的时间在一个半时辰后。 时间还久,顺和帝便带着明妍回了旅馆歇息。 白老夫人则留下了杜李氏和杜佳,示意她们留在自己身边叙叙旧,同时也能教授她们一些新颖的绣工。 顺和帝同意了。 到了晚上。 几人乘着车舆去了大拍卖场。 果真是整个小岛最中央的建筑--整个大拍卖场可谓是金碧辉煌,门口有重兵把守,就连一向以青砖铺成的地面此刻也镶嵌了金砖。 真富啊! 明妍的眼睛一直直勾勾的盯着地上的金砖,目光更是黏在上面不肯离开了。 瞧见了宝贝女儿走神的模样,顺和帝好似是看透了明妍的内心所想,有些忍俊不禁。 进了大拍卖场。 由女侍指引着她们前往相应的包厢。 她们是贵客,被安置在位置最佳的地方。 女侍替她们推开门--杜佳和杜李氏早已坐在里面。 瞧见了顺和帝和明妍,两人脸上是掩盖不住的喜色,连忙直起身来朝着顺和帝鞠躬行礼。 顺和帝却挥了挥手,道:“在外头不必拘泥于这些礼节,都免了吧,你们今日可是朕的大功臣啊!起来吧!” 母女俩谢过顺和帝,待到顺和帝和明妍坐下后才坐下,而后抬头看向了面前的拍卖台。 她们还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 震撼极了。 想到自己的绣品竟然能在这种地方被人高价拍卖,杜李氏和杜佳相视一眼,明显高兴极了。 特别是得到了白老夫人的倾囊相授和连连夸赞后。 突然,前头人影攒动,好似是拍卖开始了,拍卖官从幕后缓缓走了出来。 “欢迎大家来到大拍卖场!” 拍卖官身着一身黑白色的袍子,面上带着儒雅的微笑,眼神深邃,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全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拍卖官好似是很满意这热烈的反应,微微颔首,而后便伸出右手,大声道: “第一件拍品!古唐国绣品!是由古唐国尊贵无比的良妃娘娘和刺绣世家的老夫人亲手绣成的!绝对称得上是世间珍品!” 明妍趴在包厢的窗户口上,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拍卖官朝着身后看去—— 几个女侍一起小心翼翼的将良妃的绣品拿出来展示了一番。 的确是精美绝伦,但比起杜佳母女的绣品还是差了一些。 明妍眯了眯眼睛:不过,这古唐国也挺深谙商人之道的——先将东道主的绣品展示出来展示东道主国家最大的诚意,让其余国家的皇帝瞧瞧她们的绣品虽然没能得到第一名,但也不差。 起码在面子上赢回了一局。 拍卖官神色自如,道:“我宣布,现在开始竞拍!起拍价五百两银子!” 果真,当即便有人开始叫价了—— “五百五十两!” “我出六百两银子!!!” “拜托,那可是良妃娘娘的珍品!我出八百两!” 的确,有些人妄图高价拍下这幅绣品的原因之一便是为了等到有朝一日,他有难了,便能凭借着这幅绣品去古唐国寻求良妃的帮助。 “八百两!!!” 叫价还在继续。 “我出一千两!” 很明显,当价格来到了一千两以上之后,叫价的人明显少了许多。 “一千一百两!” “我出一千两百两!大家都别跟我争哈!!!” “一千五百两!” 听到一人喊了一声“一千五百两”,全场瞬间便凝固了。 这绣品的面积并不突出,古唐国寻常由老夫人所出的一般绣品的价格也仅仅是在一千二百两上下浮动而已。 按理来说,一千二百两,足矣。 就连在下面包厢之中的良妃也惊了惊,她扭过头看向祖母,语无伦次道: “祖祖母!一千五百两!” 老夫人拍了拍良妃的手,道:“稍安勿躁,便让他拍下吧。” 良妃又不作声了。 那副绣品果然以一千五百两银子的价格被人买下了。 喂票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