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返:纯真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一 暗中交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杨平,说说你的想法。” 果然,跟杨平事先设想的一样,皮球最终踢给了他。 “领导,说实话,这个项目主要是我参考国外的一些商业项目而比葫芦画瓢做出来的,如果国营控股,实在是……” 杨平还未说完呢,各单位的一把手,同时看向了杨平,眼神中透出的意思是:小子,你敢说个不子,捏死你信不? “……实在是太好了,毕竟投资强度这么大,我的物资回收公司没有那么多资金。” 杨平话锋一转,最终落在了钱上。 你国营不是要控股吗?行,拿钱吧。拿得多,你就控,不想拿,或者拿了一点点,就想控股,对不起了您呐,您是大爷也不行。 二月份民营企业发展指导意见已经下发全国了,不能再明着卡脖子了,暗地里卡,行啊,你只要不怕违规。 “计划书中第一套投资方案,国营百分之六十,你占百分之四十,按照初步投资总预算八百万来说,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国资出资:480万?你出320万对吧?” 工业局新任领导是个四十岁出头的女性,长得还很富态,戴着一个金边眼镜,乌溜溜的眼珠,意味深长的看着杨平说道。 咝咝咝。 各单位一把手登时倒吸了一口冷气,要知道,去年全县财政收入才612.8万,一个项目就得投进去480万? 如果投进去,他们都得饿肚子干工作。 杨平心里嘿嘿,面上笑着道:“各位领导,方案后面不是有土地入股嘛,这也算到百分之六十里面了。” “罐头厂今年可以分三批拿出一百二十万。” 李云福解释道。 “纸箱厂要差一些,分三批的话,能拿出七十万。” “玻璃厂,国资部分,今年可以分三批拿出八十万,剩下我个人的资金六十万左右,注入到杨平的平远物资公司。” 玻璃厂是半私营,杨玉宽这是拿出大部分身家了。 杨平跟着说:“土地抵押贷款是一项,地上建筑抵押又是一项,只不过,这一项,有民营百分之四十,如此,县里基本不用拿钱,就可启动这个项目。” 这又是一个套,等于今年财政收入减少270万,占全年的一半多一点。 杨平的投资比例方案有三套,一就是上面说的,二就是民营占百分之四十九,国营百分五十一,这样财政压力会小一些,但付出的却是独立自主的经营权。 第一套方案国营占绝大股比,所以经营权在国营方。 第三套方案,民营占百分之六十,国营占百分之四十,民营拥有自主经营权。 其实还能衍生出好几套方案,但都在这三种变化之列,只是数字调动一下而已,比如国营占百分之九十,民营占百分十,民营占百分九十,国营占百分之十等等。 这个时代,国营还是占大头的,直到92之后,国企改革才逐渐进入正规化。 “其实股比可以进一步协商,杨平,你的目的是拿到自主经营权对吧?” 领导到底是领导,一针见血。 “领导,这也不是很重要,我咋滴就行。” 纵然被领导看破,但杨平也不会承认的。 “这样吧,今天是初次讨论,下周…六上午九点,咱们再深入探讨,争取拿出最终方案。” 领导定了调调,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各单位一把手也不敢使劲怼杨平,毕竟杨平是计划的缔造者,又是项目的发起人,太过分了,导致计划流/产,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 “杨平,中午就不留你了,你现在还是以学习为重。” 领导临走前,看着杨平说道。 “唉,失去了一次聆听教诲的大好机会。” 杨平故作无奈的说道。 “你小子,口不对心啊。” 领导慧眼如炬,自然清楚跟自己吃饭的属下,大都会产生不自在。 “下周开完会吧,我让领导尝尝咱们县的特色菜。” 杨平不会放过跟领导吃饭的机会。 领导笑着点了点头,林山看了一眼杨平,眼神中的意味复杂难明。 走出大院,李云福长长出了口气,然后吩咐司机,直奔丰收饭店。 反正也错过学校饭点了,杨平也跟着去了。 “李大哥,方大哥,你们厂的改制到哪一步了?” 杨平吃饭过程中,试着问了一句。 “唉,这都怪我们俩目光短浅啊,若是在厂子不景气的时候提出改制,还可能会通过,现在效益这么好,领导们绝不会答应的。” 李云福和方达海直到今天此时,才真正的开始羡慕杨平和杨玉宽。 “老杨,还是你精明啊,当时的玻璃厂都快倒闭了,你一出手,啥事都解决了,还落了个一半自由身,眼看着你们发财,我和老李肠子都悔青了。” 方达海唉了一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你俩都偷笑吧,看着吧,今年你们的职级肯定还要升,而我不管咋折腾,依旧是个草头小百姓。” 杨玉宽憋着笑,露出一副苦瓜相。 这年头,干部的确是老百姓眼里的神,但是,尝过市场经济甜头的杨玉宽则完全不同,手里有钱,潇潇洒洒,天高海阔,想咋飞就咋飞,他才不羡慕李云福和方达海。 杨平心想:放弃公职身份,投入商海,几年之后,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时代浪潮,到时候,李云福和方达海自然会做出抉择。 现在嘛,这口螃蟹肉,他能吃一口,杨玉宽吃半口,李云福和方达海只能吃一口职级。 没办法,这就是大形势。 “杨平,看你的意思是要主导操盘,你能拿得下来吗?” 李云福有些担忧道。 “尽量吧,实在不行,我少投入一些不就行了。” 杨平无所谓的说道。 “希望领导们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吧。”方达海也有些担心。 “这个项目,从无到有,都是杨平在策划,他不主导,这个项目绝对黄,所以现在,领导们看似有选择,其实一点选择的余地都没有。” 杨玉宽见识过杨平的手段,初次见面的难受,杨玉宽现在还记忆犹新。 “那感情好,到时候招工的时候,多给我几个名额啊。” 李云福和方达海都是农村出身,自然有很多亲戚需要安排。 “到时候再说吧。”杨平打了个哈哈。 吃完饭,回到学校,刚坐在教室里,数学张老师就把杨平叫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