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暗夜风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2章 猛虎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222章猛虎寨 一天前。 傍晚。 杨丰骑着脚踏车,来到前岗子检查站,他带了几样点心和两瓶烧酒,只说去乡下走亲戚。 “去哪个屯子?” “杨村。” “杨村谁家?” “我表叔家。” “你表叔叫啥名?” “杨恩全。” “盒子里装的啥?” “给老人家买的点心。” “没夹带违禁品吧?” “您说笑了,我哪敢呢……老总,听你口音也是滨江本地人,乡里乡亲的,行个方便。” 杨丰塞过去两张钞票。 问了一大堆,本就是为了捞点油水,目的达到了,中士眉开眼笑,把钱揣进兜里:“好说好说,主要是啥呢,最近上面查的紧,我也是例行公事,你运气还不错,特务科的人刚走,他要是在这,你这些点心,准给你一包一包都拆开检查。” 杨丰心里一动:特务科的人刚走? 特务科的人来检查站干什么? 铁柱过检查站的时间,特务科的人也在,这会是巧合吗?还是说,特务科的人专门为铁柱来的? 想到了这种可能,杨丰不敢大意,试探着问:“老总,咋查这么严呢?城里又出啥事了?” 中士副班长切了一声:“切,耍威风呗……假模假式的,还非得亲自检查,显他多认真似的。” 这时,又有车辆来到检查站。 中士副班长对杨丰说:“天都快黑了,赶紧走吧。” 杨丰道了谢,骑着脚踏车通过检查站,凭着多年的地下工作经验,他感觉到了不寻常,特务科的人来检查站,会不会和铁柱有关呢? 如果和铁柱有关,那一定是铁柱在城里露出了马脚,露出了马脚又不抓,敌人想干什么? 换成自己,会怎么做呢? 想起中士说的话:一包一包都拆开检查,还非得亲自检查…… 杨丰激灵灵打了一个冷战,因为他终于想到了,如果敌人在中药里下毒,所有疑点就都解释通了! 虽然只是猜测,但完全有这个可能,杨丰心里发急,只想尽快赶到靠山屯,阻止张兆临服用中药,起码也应该先检查一遍才安心。 从大路走,还要两個半小时才能到达,杨丰知道,附近有一条小路,能够提前半小时到达靠山屯,虽然在途中有可能遇到巡逻队,但也顾不了许多,现在是争分夺秒,晚到一步,张兆临服用了中药,后果不堪设想。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杨丰按亮手电筒,用铁丝绑在车把上用来照明,沿着不足一米宽的小路,朝靠山屯方向骑行。 刚开始,路上还能遇到一两个行人,路程过半时,四周除了树叶沙沙响,再无半点声息。 忽然,草丛中蹿出一个人,厉声喝道:“站住!” 杨丰吃了一惊,以为遇到了巡逻队,仔细一看,来人是个粗眉大眼的男子,身穿粗布夹袄,手上端着一支半新不旧的汉阳造,这身打扮,不可能是巡逻队,更像是土匪。 “干什么的?” “……过路的。” “手举起来!” “我真是过路的。” “废什么话,转过去!” “………” 杨丰只好举高双手,转过身。 男子打了一个尖利的唿哨,过了一会,一个挎着步枪的青年,深一脚浅一脚从林子里出来,边走边问:“陈哥,出啥事了?” “小伍子,我抓了一个探子。” “你咋知道是探子?” “看着像。这么晚了,放着大路不走,走这来了,不是探子是啥?大当家的特意嘱咐过,遇到可疑的,管他是干啥的,先抓了再说。” 陈哥拿出绳子,捆住杨丰的手。 小伍子端着枪在一旁警戒。 杨丰解释着说:“两位兄弟,你们误会了,我真是过路的,走小路,是为了赶时间……” 话说一半,眼睛被黑布蒙住。 杨丰赶忙说:“我兜里有钱,车上还有酒,还有点心,你们都拿去吧,求伱们放了我……” 陈哥冷哼了一声:“谁稀罕你那点破玩意,等见了大当家的,把事情说清楚,就放你走!” “敢问,你们是哪个绺子的?” “猛虎寨的!” 杨丰不禁暗暗叫苦,本想着抄近路,提前赶去靠山屯报信,哪曾想竟然遇到了土匪的暗哨。 “两位好汉,我有急事……” 杨丰试图说服两个土匪。 陈哥用枪管杵了他一下,不耐烦的说:“啰里啰嗦的,没完没了……小伍子,嘴给他堵上!” 小伍子用破布堵上了杨丰的嘴。 …… 一小时后。 三人来到帽儿山一处山坳。 这里地势险要,四面有山梁环绕,是天然的保护屏障,只要守住隘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这处山坳就是猛虎寨的宿营地。 猛虎寨和老黑龙一样,都是忠义救国军残部,打着土匪的旗号,是为了避免遭到日伪军的围剿。 山坳的平坦地带,搭建了两排茅草屋,石头垒起的灶台上,放着一口大锅,锅里冒着蒸腾的热气。 “老冯头,锅里炖的啥呀,咋这么香呢?” 小伍子一路嗅了过来。 老冯头也就四十多岁,一边添柴一边说:“大当家的打了一只狍子,狍子肉炖土豆……这谁呀?” “抓来的探子。” 小伍子伸手去掀锅盖。 老冯头打开他的手:“没熟呢。” “嘿嘿,我先闻闻味。” “我说你咋那么馋呢?” “你管我呢。” “我管你早成人了!” “哎,老坟头,你占我便宜!” “你叫我啥?” “老冯头,老坟头,哈哈。” “臭小子,我看你是欠揍!” 听到吵闹声,一个年龄在三十五六岁,腰里别着驳壳枪,身材魁梧的男子从屋里走了出来。 他叫李文彪,国军中尉军衔,猛虎寨的大当家的。 军统是浙江帮的天下,李文彪明里暗里很受排挤,加上过于耿直的性格,一直得不到重用。 其实他很会带兵,猛虎寨最初只有二十几个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近百人规模。 知道秋季讨伐作战即将开始,李文彪派出多路暗哨,只要发现敌人的踪迹,猛虎寨随时转移。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