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流放皇子,我真的只想当个逍遥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0章 吐露心声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两人看向唐霄俊,只见他摇了摇头,半晌才缓缓说道, “不是刺杀那件事。” “今年西戎,极有可能大举东进,这就是他的大劫。” 听到唐霄俊这么说,宁妃顿时松了一口气。 “陛下,西戎年年寇边,都是劫掠一番就会退走,应该没啥大事吧?” 唐霄俊摇了摇头,“今年局势不一样。” “西越国已经被西戎打趴下。” “西越本就是盛产粮食之地,如今被西戎占领。” “有了粮草的支援,西戎多年以来想要东进,占领中原之地的念想,定然膨胀起来。” “这一次,西戎铁骑,主要目的不再是劫掠,而是占领。” 他看着宁妃,继续说道,“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朕已下令,命六小子与昱地共存亡。” 宁妃听到顿时感觉一阵头晕目眩,天旋地转,摔倒在地上。 “宁妃!” 赵皇后心中骇然,赶忙将宁妃扶起,手忙脚乱地掐着她的人中。 她怎么都没有想到,昱地的局势,如今变得如此严酷。 而陛下竟然下令让六皇子死守昱地。 西戎铁骑天下谁人不知,那是能够和北狄骑兵相提并论的存在。 这些年更是打得珑夏毫无还手之力。 让一个皇子死顶西戎铁骑,这不是让他去送死吗! 看着昏倒的宁妃,作为母亲的她,心中生出了一丝同情。 许久,宁妃才悠悠转醒。 “陛下,昱儿虽有过错,但不致死啊!” “陛下,求求你救救昱儿吧!”宁妃跪地叩拜。 “是啊,陛下,六皇子固然有过错,那也是陛下的儿子,更何况那时的六皇子,年纪尚小,犯的那点错,也并非什么不得了的大错。” “要不陛下把六皇子召回京都吧。” 赵皇后当着宁妃的面,说起了好话。 宁妃十分感激地看着她,双眼已经泪眼婆娑。 唐霄俊亲自将宁妃扶了起来。 “你们想得太简单了。” “就算朕让他回京都,你们以为,六小子就能够活下去?” “那些藩王是什么嘴脸,你们也知道。” “就这样回京都,他反而更危险。” 听到他这么说,宁妃顿时泣不成声。 若非陛下告诉自己,她还不知道自己的儿子。 已经面临如此险境。 “六小子已经看明白了当下的局势。” “要不然也不会写那首词。”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他用这首词告诉朕,他已经视死如归,誓和昱地共存亡。” “不愧是皇家子弟,有这等豪放的气魄!” 要是唐梓昱听到他这么说,估计会笑出猪叫声。 这皇帝老儿,太会脑补。 自己只不过当了一盘文抄公,拉高这酒杯的逼格而已! 只不过对于这些大道理,宁妃实在是很难接受。 六皇子可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是自己的全部寄托。 作为后宫妃嫔,孤居深宫。 唯一期盼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平安健康。 如今陛下告诉她这些,和要了她的命没有什么区别。 “皇后,你先回去,朕有些话,要单独和宁妃说说。” 唐梓昱看向赵皇后,不容置喙地说道。 “是,陛下。”赵皇后赶忙起身行礼。 若是换在以前,她肯定会有想法。 可眼下,对于宁妃,更多的是同情。 陛下和六皇子,不仅是父子,更是君臣。 这等国家大事,也不是她们这些后宫之人能够掺合的。 她轻轻拍了拍宁妃的后背,然后走了出去。 “宁妃,朕知你心中难过。” “不过六小子想要站住脚,这是他必须要面对的事情。” “皇室藩王,本就要镇守一方,这是他作为皇室藩王的职责所在。” “若是他今年又弃封地而逃,丢失了国土,即便回到京都,依然是一个死局。” “想要活命,六小子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 “只要他挡住了西戎大军,不仅生命无忧,而且还能够有更多的话语权。” “即便他以后要做生意赚银子,使绊子的人也会少一些。” 他轻轻拭去了宁妃脸颊的泪珠,理智地给宁妃解释。 “陛下,臣妾只是一个妇人,只是一个母亲,又怎么能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身陷囹圄。” “陛下,能不能派兵去昱地,帮助他度过这一关呢?” 宁妃梨花带雨地恳求到。 唐霄俊摇了摇头,“六小子作为皇家子弟,这是他肩上的责任。” “今年是灾年,风波不断,藩王异心,宵小环伺。” “老二镇守北面,兵马不敢妄动,唯一能够调动的,就是驻守京都的禁军。” “朕若调集兵马相助与他,造成京都内防空虚,要是被有心人盯上,说不得珑夏几百年基业也会毁于朕手。” “朕实在是不可能为了他,冒着如此大的风险。” 他搀扶着宁妃坐在自己的旁边,“六小子自小聪慧,装糊涂了八年,为何会选择在这个节点上励精图治?” “这不是没有原因,说不得他心中,对于目前的困境并不惧怕。” “要知道,他已经打败过西戎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尽管他自己都不相信这话,不过看到宁妃这个样子,只能如此开解。 宁妃听到他这么说,顿时哑然,“陛下,您,您知道了?” “你本就是一个秀外慧中的女子,整个后宫,其他妃嫔都是有背景的。” “唯独你,是朕在选秀的时候,一眼相中与你。” “即便是静嫔,都没有你纯粹。” 唐霄俊看着宁妃的眼中,充满了爱意。 “六小子九岁时,为何会性情大变,是你安排的吧。” “臣妾……”宁妃想要说什么。 唐霄俊抬手止住,“朕知道,六小子那次在御花园溺水之后,你就感觉到就危机。” “聪慧如你,又如何想不到是有人对他出手了。” “只不过你生性恬淡,不想六小子参与夺嫡之争。” “你无背景,六小子身后没有助力,在你看来,夺嫡只是死路一条。” “说起来,都是朕当年思虑不周,要不然也不会让事情变得如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