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2009当导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章 第一次讲课(上)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蓉城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多功能媒体公共教室。 几个学生会的学生正在调试设备。 “投影仪的位置有点歪了,往左...过了,再往回一点点,行,可以了。” “音响安排了几个?” “4个,台上两个,后边两个。” “再来两个,这教室坐满了得两百到三百人,到时候过道估计也有人,乌泱泱的,你在中间的两边再放两个。” “话筒有备用的吗?” “有2个备用的,够了吧?” “行,我觉得没问题,一会儿小风你连接到音响上,试一下音。” “好的,会长。” “唉...会长,你说,就是一堂课,虽然讲课的是李念,有必要这么大阵仗吗?” “怎么?羡慕嫉妒啦?人家虽然是咱们上一届的学长,但更是4.1亿票房的大导演,4个来亿,你知道换成现金,有多少吗? 1亿元人民币重达1.15吨,体积约为1.19立方米,那么4亿元人民币的重量就是4.6吨,体积约为4.76立方米,按一米的高度算的话,能把这个讲台铺满。” “呃...那是不少,不过人家也不是来讲怎么挣钱的啊。” “你都在导演系学了四年了,还不明白?你电影不赚钱,谁给你投资?是,你想拍文艺片,那文艺片就不用投资了?你连投资人都搞不定,还想骗观众进场看你电影?” 这时台下有个学生傻乎乎的问了句:“那李念会讲怎么搞定投资人吗?” “可以讲!” 此时刚进入教室的李念听到这位学生的问题以后,莞尔一笑的回答着。 身旁陪他来提前看下一会儿讲课教室的马老师,面色古怪的拍了他一下,你不是自己投资自己吗,可别误人子弟。 “老师放心。我只是浅谈一下我的看法,我会注意分寸,不会误导他们。” 说完,李念与马老师一起看着这些假装忙忙碌碌,时不时偷看自己两眼的学生们,两人心中都在期望,期望自己的学生(学弟/学妹)能在以后有所成就...... “哎对了,投影仪就不用了,我没做PPT!” “......” 自从马老师在学校里放出优秀毕业生——李念导演要回来讲课的消息以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开始抢着报名听课。 没抢上的同学还没来得及痛惜,就被通知其他教室也会有转播。 这下大部分人就都满意了。 只有一些想要当面见到李念的学生还在跟老师们拉扯与撒娇。 不管这些学生们怎么折腾,所有的老师都没松口。 这次可不止学校的学生来听课,就连附近其他艺术院校的校领导们也来了不少,还有几位媒体记者,其中可是有央视的,他们可不想让自家学校丢人到央视上去。 26号,下午。 临近1点。 整间大教室已经坐的满满当当。 也确实如那位学生会会长所说,坐席间的过道,与教室的后边也有人自带板凳座椅,塞满了这间教室。 要不是教室的窗户离地面有点高,估计也会有人从外边探头进来。 电影频道的王馨算是熟人了,除过那次采访,后边还在一些活动上碰到过赵小颖,李念两人跟她都互有联系方式。 这次电影下映,想要采访李念的媒体中,也有王馨。 李念也没办法一直推脱媒体,就决定让他们直接跟自己来蓉城,愿意跑一趟的,就给机会采访,还能顺带着宣传下学校。 央视大家大业的,自然是不缺那点差旅费,加上其他几个执着的南方的娱乐报刊的记者,还有蓉城本地的电视台,几家媒体就凑在一起,被李念安排在座位的前排。 除了这些记者之外,和学院的老师们坐在一起的李念还发现了一个算是眼熟的客人。 是一直跟梦君影视有合作关系的万达的‘太子爷",王司聪。 李念在新闻上见过万达老王总,这位小王总,还是李念从之前有过应酬的万达院线的周总那里看到的照片,说是今年刚从国外留学回来,打算在万达的旗下一家公司历练一段时间,万达院线自然是选择之一。 不过没想到今天来到了自己讲课的现场,这是要谈合作? 眼见马上要上台,李念先将这一思绪放到脑后。 和几位老师点头示意以后,一身西装的李念大步走上了讲台。 “哗!...” 无数掌声响起! 李念向着台下鞠躬,然后走到了讲桌前。 “各位领导、同学们、所有来宾以及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李念!” 李念说完这一句后,抬头看着台下人数最多的那一张张年轻的脸庞。 突然觉得自己提前在心里打好稿子的那番话,并不适合。 他今天来这里,并不是来说教的,这群与他年纪相仿的学生,也不适合听他这个刚拍了一部电影的导演,在电影拍摄技术上大讲特讲。 这些东西,他们在学校的四年,学到的比自己说的更丰富,更专业。 而他只是一位先行者罢了。 只需要说说自己的想法就好了。 无需长篇大论。 他哂然一笑。 开口道:“今天我来不是来讲课的,而是作为先你们毕业一年的学长,在工作了几个月以后,来跟你们聊聊天。 也许我是有了点经验,但是这些经验我不知道适不适合你们,反正我也没有稿子,这堂课的话筒,应该交给你们,你们问什么,我回答什么好了,不管我回答的怎么样,仅供你们参考。可以吗?” 台下的一位学校领导闻声刚想要说什么,不过旁边的马院长一脸笑意的拉住他,摇了摇头,示意让李念继续。 他很喜欢现在李念的这个状态,不骄不躁,踏实又自信。 观众席上的话筒被递给了一位青春靓丽的女孩,一看就是表演系的。 “你好学长,我...我是大二表演系的,我看了你的电影两遍。” 李念笑着点头,看她有点激动的的样子,鼓励道:“感谢你的支持,应该不是找我报销电影票的吧?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 “不是,不是,我是想问下学长,如果你的电影进行公开试镜,会用我们这样的没有经验的表演系学生吗?” 李念想了一下,开口说道:“说实话,需要看角色,如果我就是需要一位像你一样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孩,来本色出演,那我肯定是要在表演系的学生里找,形象符合就可以了。” 女孩继续问道:“如果不是这类学生的角色呢?比如20多岁的开始上班的女生。” 李念挑挑眉头,回答:“那你自己觉得,你能够演出一个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状态吗?如果你对自己的演技自信,不用说,直接去试镜就行,如果觉得基础还差点,那就努力学习,把根基打牢,继续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演员嘛,演技是你能成名的一切基础,像什么被大导演看重,一飞冲天的演员,你听说过几个呢?” 女孩有些心事重重的坐下,话筒被下一个人接过。 也是位女生。 “李念学长,你好,我是文学系的,我知道《七号房的礼物》电影剧本是你自己写的,还听说了你下一部电影也是,那我想问下你是怎么想出这样的故事的呢?” 李念:“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有一些故事,可能是凭空想象,可能是自身的回忆,甚至可能是看过的一种东西的联想。 只是有的人有时间,有写作的欲望,才将这个故事完整的创作下来。 我本人也不是什么天才,媒体上吹嘘的什么才华过人,我也看到过,每次看的时候,说实话,我也脸红。 其实我唯一的能力,就是把我脑袋里的那些故事画面记下来,写成了剧本。 你们作为文学的未来执笔者,我的建议是养成随笔记录的习惯,看见什么,想出什么,随时记下,保持思维的活跃,没准就会成为你的下一个故事的起点。 当然,别忘了多看书,脑袋里的文学积蓄多了,你才有东西可以倒出来,落到纸上。 另外,我还有一点想说,我的剧本也并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完全完善的,因为我的背后有一个编剧组的支持,我才能将故事编写的完整。 所以,这位同学,还有其他同学,如果毕业以后想做编剧的,可以来我这里,哈哈!老师们在看我了,不打招聘广告了,话筒交给下一位吧。” 这次是个长相粗矿的男生。 “学长,我是摄影系的,我想问一下,在学校学到的摄影技术,运用在实际剧组里的话,差别大吗?” 李念想起了现在还在为自己全国跑着到处选景的某位摄影师,笑着说道:“你们摄影系的周鑫应该认识吧?” “啊,认识,周鑫学长,他是我们上一届成绩最好的。” “嗯,你看过我的电影的话,在片尾的剧组成员名单上,仔细一点,应该能注意到,周鑫就是《七号房的礼物》的摄影师之一。 他是和我一起毕业的,他的技术就很扎实,当然,也是在剧组熟悉了好一阵子,并且有位峨影厂的好师傅的教导,才让他上手的。 说回你刚才的问题,在我看来,你在学校学的,就是可以让你以后安身立命的本事,只要你有天赋,而且学的好,不管在哪个剧组,都能让你有用武之地。 不过前提是,你要了解到这个剧组中导演想要什么样的镜头,是静态美还是运动直拍,是远景还是特写。 你作为摄影师,要懂得导演的分镜头脚本上要表现出来的构图是怎么样的,再运用你的技术去实现它。 一位伟大的摄影师,我相信,也一定是一位美学大师,我自己就很喜欢摄影,很期待你们以后的成就,毕竟电影的每一帧都是从你们的摄像头中拍出来的。” “李念学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