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酒馆后院的厢房内。
杨杰静静躺在床上。
尽管此刻已经是深夜,可他却没有丝毫睡意。
张维安的身份此刻宛如一根刺扎在他的胸口。
折磨的他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毕竟是造反这种大事,不知道对方底细实在是种隐患!
也怪自己太过大意,没有仔细探查其身份就将其拉进了自己队伍。
而今可谓是悔不当初。
不过……
杨杰翻了个身,心中默默回想着。
假如他真的是化名后的某位高官子弟,自己现在应该身陷牢狱才对!
不可能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
唯有一种可能,他也意识到自己说的有道理,大明而今的问题已经是达到了一个积弊难返的程度。
只是出于对大明的归属,不想直接选择造反这条路。
可他又怎么知道,当今皇上是个什么德行!
想起历史评论的朱由检,杨杰都忍不住嘴角一阵抽抽。
缺点自不必多说,至于优点么……
似乎已经被其缺点盖过了啊。
勤政、节俭、不好色!
一代明君的优点都在他身上,可奈何如今的大明实在是太烂了!
那句话如何说来着,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
可太真实了。
如果张维安那老哥能够知道,想必会埋着头跟着自己干一番事业吧。
可惜,不撞南墙不回头,只有等其受挫才能安心了啊。
只是,如果真的能让朱由检听从自己的意见,出将入仕也并非不可……
不不不,想法很危险!
杨杰麻利的用被子将头一蒙,打算睡觉。
可还没来得及闭眼,门外就响起了曹化淳的声音。
“杨公子,您歇息了么?”
歇息了……吧!
杨杰转眼看了看桌案上的烛灯,早已经熄灭了多时。
你这个点不睡觉来打扰老子作甚?
“杨公子?”
见杨杰不应声,曹化淳又敲了敲门。
吱!
杨杰披着裘衣,一脸不悦的看着曹化淳:“大晚上不睡觉,你要作甚?
“是张公子来信了!”曹化淳恭恭敬敬的拿出一封书信递给杨杰。
这是今夜朱由检特意安排人送来的。
从送来到现在,时间还没过去一刻钟。
“张维安?”
杨杰挑了挑眉,接过书信疑惑的问道。
曹化淳点了点头:“送信的人说,似乎是很要紧的事情。”
“希望杨公子能给出出主意!”
杨杰没有搭话,示意曹化淳进来说话。
借着烛火,杨杰缓缓拆开信封开始阅读。
信中的内容很简洁,不过三五句话。
核心内容是山陕两地百姓造反,如何破解。
杨杰看后,缓缓将信放在桌子上。
他看向曹化淳,言语平静道:“老曹,我看你也是个老实人。”
“不如在此之前先说说,这张维安是何人。”
曹化淳闻言,眼底微不可查的闪过一道光芒。
他怔怔看向杨杰,尴尬的笑道:“杨公子怎么忽然问起来这个问题?”
“跟一位朋友聊天,偶然打听到这一群勋贵的子嗣当中无人叫这个名字。”
“故此很是好奇,想问上一问。”
“这……”曹化淳脸上浮现出一抹犹豫。
吞吞吐吐了半天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总不能直接告诉杨杰张维安是陛下的化名吧。
到那时,万一陛下怪罪下来,自己这颗人头可就不保了啊!
他看了一眼杨杰,发现杨杰正一脸凝重的盯着自己。
看来这是真的打算让自己说出来了啊。
罢了,罢了!
“杨公子,其实张公子的真实身份,我也不知道!”
曹化淳扯了个谎说道:“当时我因为得罪了人,逃难时被张公子所救。”
“故此便留在了他身边,侍奉左右。”
“不过对于其身份,我是从来没有打听过。”
“毕竟咱是为了报恩嘛,杨公子你懂得,穆永安不也从来没有问过杨公子做什么吗。”
杨杰一阵无语,依旧静静盯着曹化淳。
曹化淳想了想继续说道:“如果杨公子你不信,我曹政可以发毒誓!”
“如有半句戏言,我曹政就不是个男人!”
嘶!
这誓是不是有点毒了!
杨杰怪异的看了曹化淳一眼。
用自己那玩意发誓,他还是头一次见。
毕竟古代人还是很讲究信誉的……吧。
唉!
杨杰故意叹了口气道:“老曹啊,你这样让我很为难啊!”
“杨公子放心,不论如何我都可以为杨公子保证!”
“张公子对您没有半分恶意!”曹化淳拍着胸脯徐徐开口。
“毕竟做这事,一旦被检举,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更何况,张公子还有我都是参与者,咱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咋可能有别的心思呢。”
“只是张公子对于大明依旧有一份感情,不到万分得以,他也不想走这一条路。”
“所以想拼尽全力拯救大明。”
“就算他以后失败了,杨公子咱们不仍旧能够起事,共谋大业!”
“行了行了。”
杨杰摆了摆手。
老曹都低三下四到这个地步了,自己如果再摆脸色难免有些太不近人情。
更何况人老曹说的也是事实。
造反一旦败露,作为参与者的张维安怎么也得诛个九族,甭管是多大的官儿!
“他不就是想再抢救一下大明么,我就帮帮他。”
听到杨杰松口,甭提曹化淳内心有多高兴了!
只是这还没高兴完,杨杰又给曹化淳浇了盆冷水。
“也好让他看清大明是多么不可救药!”
杨杰抬首示意曹化淳铺纸研磨。
曹化淳不敢耽搁,迅速上前为杨杰准备好所需要的东西。
杨杰拿起毛笔,可刚一接触到纸张杨杰又将手缩了回来。
不是不写,只是自己那毛笔字实在是太过于……那啥了……
哪怕让锦衣卫来仿造他的手书可能都仿造不出来。
“我念,你写!”
曹化淳愣了愣,当即接过毛笔。
杨杰沉吟了一番之后,缓缓将自己的御敌之策念了出来。
曹化淳来不及思考,一一将杨杰所说的话语记在了纸上。
一张纸不够,就直接换下一张纸。
就这样,足足耗费了三张纸才将杨杰所说的记载完。
曹化淳吹干了纸张上的墨迹,递给杨杰。
杨杰再三确定没有遗漏之后,便装进了信封。
“至此,成与不成,全看张维安能不能说动朱由检了。”
“当然,还是别让其抱希望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