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穿越封神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六章:洪州赈灾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七天后。 一座刻有‘洪州"的巨大地界碑,出现在前方岔路口。 这驰道就像是高速公路,通往全国各地。 而地界碑就是高速路口,到了这里就需要进入地方官道,前往附近州县治所。 相比于驰道,官道就要狭小多了,只有三十来米。 进入官道后,殷启他们也就到了洪州地界。 但离洪州治所洪城,还有千余里路。 不过以他们的速度,全力赶路很快就能够赶到,但殷启让大家放慢了速度,以便可以看清楚周围的情况。 刚开始的时候,官道两侧情况还算好。 稻谷金黄,百姓安康。 可以看得出来,这里受到洪灾的影响并不大。 要知道洪州可不小,方圆千余里,就算是闹洪灾,也不可能全境都受影响。 但随着不断深入,官道上逐渐出现了不少流民,两侧的良田也基本上都荒芜了,到处都是被洪水浸泡烂掉的稻谷倒伏在泥水中。 再往前,官道上的流民越来越多,甚至不时还能看到饿死或病死在道路两旁的尸体。 尽管已经发臭,却无人处理。 越是深入,情况越是严重,到处都是面黄肌瘦的饥民。 许多树木连树皮都没有了,光秃秃的。 田野上,随处可见腐烂的尸体。 殷启心情沉重。 就算是在民国世界,他都没有见过如此惨状。 “加快速度,直奔洪城。” “是!” 众人纷纷应诺,将速度提了起来。 …… 午后。 殷启他们终于赶到了洪城,一座庞大而古老的城池。 在洪城南侧,一条大河流淌而过。 这条大河名为洪河,在大商境内只能说是条很普通的河流,但实际上它却长达数万里,平均宽度四十多里,是许多州县的母亲河。 洪灾之下,洪城保存还算完整。 城墙外,是无数流民用各种材料简易搭建起来的庇护所。 无数百姓麻木地躺在地上,就像是死了般。 就连爱玩爱闹的小孩子也完全没有了好动性,依偎在大人身边不时地呢喃着好饿。 …… 北城门。 殷启他们的到来,让周围的流民轰动了。 他们眼中似乎出现了希望之光。 他们虽然是地方小民,但也看得出来殷启他们这一行人,绝对是从京城赶过来的。 那雄俊的战马,气势森冷的骑士,绝不是地方所能拥有的。 既然是从京城赶来的,那不用想也知道是来赈灾的。 洪州太守似乎早就收到了消息,已经在城门处等候。 他快步上前,躬身行礼,高声道:“下官洪州太守姜义,拜见启王殿下。” “无需多礼。” 殷启说了声,他看着从两侧围聚而来的百姓,站在了座位上高声道:“诸位百姓,我乃人皇长子殷启,奉人皇之名前来赈灾。你们不要拥挤,回各自之处暂且安歇。很快,我就会让官府发放赈灾物资,绝不会再让一个人饿死。” “人皇万岁,殿下千岁!” “呜呜,我就知道,人皇绝不会忘记我们!” “太好了,我们有救了!” “娘啊,你为什么不能多支持一天,朝廷派人来赈灾了,来赈灾了!” ……… 百姓们欣喜若狂,许多人更是喜极而泣。 他们心情激动,若不是因为体力不允许,他们恐怕都要手舞足蹈起来。 随着百姓们纷纷散去,殷启也跟着太守姜义来到了太守府。 …… 大堂。 殷启高座上首, 太守姜义等洪州高层官员,基本上都到齐了。 殷启眼神冷峻,环顾着众人,厉声质问道:“自古以来,洪州都是我大商富庶之地,州库中理应有不少物资才是,为什么我这一路走来,看到那么多百姓饿死?” 太守等人脸色都是一变,不少人甚至两股战战。 殷启的气场太强了,只是一个眼神就给了他们莫大的压力。 太守姜义忙道:“启禀殿下,我们洪州虽然富庶,可也经不住折腾啊。” 殷启皱眉道:“这话怎么说?” 姜义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实际上自五月起,我们洪州就开始遭洪灾了,洪河无缘无故地突然发大水,冲垮河堤,也冲垮了大河两岸不少的村庄,淹没了大量的良田。 只是这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快。 再加上我们紧急调集力量,很快就修复了河堤,实际遭灾有限。 州府足以赈灾,也就没上报朝廷。 但是六月,七月,八月都来了一次。 特别是九月,忽然连降暴雨五天。 大河之水暴涨,冲垮了大段的河堤。 整個洪州过半受灾,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赈灾能力,于是才不得不上报朝廷。” 说完之后,他深深低着头,不敢与殷启那冷厉的眼睛对视。 其他官员也纷纷低头。 殷启眼神冷厉,虽然不满姜义他们的做法,但也没有再多加苛责,因为地方官员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他在民国世界就早就深切感受过的。 反正有事先捂盖子,自己先处理。 等处理不了,事情闹大了,再选择上报。 相比于追责他们,他更想弄清楚洪河异常的原因,于是凝重问道:“洪河之水为何会无缘无故的暴涨,而且一个月一次,你们可有派人去查明问题?” 若是不查明问题并解决,那洪州水患就会一直有。 他再怎么赈灾,也是于事无补。 太守姜义忙抬头道:“有。我们召集了不少人,其中甚至还有修仙者,请他们逆流而上查探情况,最后发现问题出现在青云山中。” “青云山?” 殷启皱眉。 他路上查看过洪州地图,知道青云山位于洪城以西千余里处。 规模与凤凰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