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从卖手机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4章 被盯上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164章被盯上了 “我知道他们的手机,而且还买了一台。” 听到张军的询问,徐明凯并不避讳,点点头说道: “他们这款‘璀璨S1"做的确实不错,做工精细,技术含量很高,整体设计和细节上的把控完全不像是一家两三年才崛起的手机厂商。” “而您说的NPU芯片我们也特意拆下来看了,还不错,性能数据和他们宣传的完全一致,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 说到这里,徐明凯忽然停顿了一下,抬头看着张军。 “不过相比于他们的NPU芯片,让我们更意外的是——帮助他们代工芯片的代工厂!” “哦?” 张军微微一愣,轻咦一声。 “有什么意外的?” “是这样的,我们原本以为尼采的38纳米NPU芯片即便不是台积电、三星这样的顶尖晶圆厂代工,也应该是格芯、联电这样的较为稳定的台商企业代工,但没想到是一家在蓉城的,名为‘黄河存储"的芯片代工厂生产的。” “而且,深入了解过后,我们发现这家‘黄河存储"确实有生产38纳米芯片的工艺,但业务合作对象并不多,唯一的客户或者说唯一的大客户就是尼采手机。” “我们猜测,这家名为‘黄河存储"的公司应该是尼采名下的子公司。” “子公司?!” 张军脸上顿时也出现一丝惊讶之色,问道: “你是说,‘黄河存储"和尼采手机是一个集团内的企业?” 说完,还没等徐明凯回答,他又继续补充说道: “如果这样,那不就意味着尼采手机不仅有自己的设计能力,而且还有独立生产芯片的能力?!” 徐明凯点点头。 肯定的回答让张军有些意外。 这一个多月来,他一直负责华为的事情,对芯片的行业也算略知一二了。 芯片产业投入巨大,研发难度高,各个环节需要的技术人员非常多,所以现在市面上几乎没有这种既做设计、又做生产制造的芯片企业。 在他印象里,这样的ID模式也就只有三星、德州仪器、英特尔这样的顶级芯片巨头才勉强玩的转。 像尼采这样的小企业居然采用ID模式,而且看起来还搞得不错,这着实太让人意外了。 “不仅是ID模式。” “我们还发现了‘黄河存储"不仅仅只有NPU芯片研发任务……他们最近一两年还招收了很多‘存储芯片"的研发人员,其中还有一个是在存储芯片领域很有名气的顶级人才——郑前。” “他研究的主要方向正是现在存储芯片最先进的‘3D-NAND"技术!” “所以,我们判断‘黄河存储"应该正在研发‘3D-NADN"闪存颗粒,只是目前还没有产品出来。” 还有存储芯片? 一连串的消息让张军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说实话,现在国内能生产38纳米芯片的企业也就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黄河存储”能生产38纳米芯片就足够惊讶了,但没想到竟然还在研发“3D-NAND”闪存颗粒! 这……有这么多钱投入吗?! 而且,更让他感觉好奇的是,相比这段时间因为华为事件爆火的“中芯国际”,“黄河存储”低调的简直难以想象。 在行业里几乎没有对外客户,甚至连圈内人不特别留意都不知道它的名字,这样的企业太神秘了。 一时间,这样的神秘感让他对“黄河存储”的实力产生了强烈的联想,忽然抬头看向徐明凯,问道: “徐总,现在咱们华为的困境是台积电不再帮我们代工芯片,我们能不能和‘黄河存储"……” 徐明凯愣了一下,随即摇摇头。 “几乎不可能。” “虽然我们不太了解‘黄河存储"的具体情况,但目前他们展现出来的也就只能生产38纳米芯片,而我们的麒麟970是10纳米芯片,相差还是非常大的。” “噢。” 张军恍然,回过神来猛地拍了拍自己的额头。 “抱歉,我一时激动忘了制程的问题……” 徐明凯尴尬的笑了一下,不知不觉中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好在几秒后,张军缓缓呼出一口气,开口道: “先不谈这个事了,其实今天来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和你们沟通。” “你们的遭遇上面领导很是重视,也意识到了芯片产业国产化的重要性。” “所以,接下来我们会对国产芯片产业进行大量扶持……” 话音落下,整场交谈都异常压抑的徐明凯眼神终于亮了一下。 他坐直身体,语气也开心了几分。 “那真是太好了!” “不瞒您说,其实最近我们集团内部也开会在讨论这件事,经历了这一个多月的风浪后,我们也意识到必须要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国产芯片产业链!” “之前我们采购的重要零部件几乎全是外资品牌,接下来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更多的和国产企业合作,提高国产品牌的产品质量最终完成国产替代!” 双方的想法几乎想在一起了。 张军颇为开心: “不错不错,国家负责整个芯片产业的扶持,伱们则进行细化的攻坚,事半功倍!” “对了,你们开始摸底了吗?情况怎么样?” 相比于张军的激动,说到这,徐明凯眼里刚才闪过的亮光忽然又消失不见了。 沉默两秒,他缓缓摇头。 “很难。” “简单给您说一组数据吧,现在一台智能手机上的重要零部件大概是35个,而我们eta10上的国产化率仅仅只有14%。” “14%?!这么低?!” “对!就这么低。” 说着,徐明凯忽然深深地叹了一声。 “其实这些零部件都还好,最麻烦的还是制程问题!” “这一个月我们联系了中芯国际、联系了华虹半导体,联系所有国产芯片头部企业,最厉害的‘中芯国际"现在最大的制程也就是38纳米。” “好吧,38纳米我们也还能接受,我们可以慢慢提升工艺水平嘛;最棘手的是,我们摸底下来,发现国内现在各大晶圆厂里竟然没有一台高端的光刻机!” “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都是90纳米、65纳米、40纳米的光刻机组,最先进也就是几台38纳米的光刻机组!” “这样的机器要想生产高端10纳米芯片,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听到这里,张军原本不错的心情也皱起了眉头。 确实啊,生产工艺什么的都还可以追赶,你特么的连生产设备都没有这怎么搞? 就这时,徐明凯的声音继续传来: “而根据我们的了解,要想生产10纳米的高端芯片,至少需要28纳米的光刻机通过多次曝光后能勉强生产,但现在国产光刻机只有80纳米,完全遥不可及啊!” “确实……” 张军附和了一句,这时候想要进口ASL先进光刻机显然是不可能了,也只能看国产制造。 但是,国产光刻机差的实在太远了…… 他摇摇头,这样一来,芯片制造国产替代这事就几乎无解了啊,可就在这时,忽然间,他脑海灵光一闪,目光猛地看向徐明凯。 “对了,‘黄河存储"那边你了解了吗?” <divcss=&ot;ntentadv&ot;>“他们能生产38纳米的芯片,实力应该也不弱,万一有更先进的光刻机呢?!” 徐明凯也愣了一下,紧接着说道: “这倒确实没有!” “不过,我估计应该没有高端光刻机……这样吧,一会我安排人去问问、了解一下他们的情况,当然我们也别抱太大的希望。” “嗯,先问了再说。” 话已至此,这个话题也接近结束,今天双方交流的也差不多接近尾声。 见状,张军站了起来。 “徐总,今天你提供的信息很宝贵,我也掌握了更多芯片产业的现状,接下来我要好好汇总一下然后向上面领导汇报!” “最后就还有一件事要先给你们提前透露一下,刚才我说过上面准备扶持国产芯片产业,这次会组建一个芯片大基金,以基金入股的方式投资国产芯片企业,第一期大概有1000亿元的项目扶持额度!” “你们列一个需要重点投资企业的名单给我,我们做个参考!” “当然……” 张军话音特意停顿了一下,目光看着徐明凯。 “当然,‘黄河存储"的情况你要记得重点了解一下。” 徐明凯眼神一亮,重重地点点头。 “好!” …… 莫燃或许都没想到“璀璨S1”的后劲这么大。 就在“黄河存储”被华为注意到的时候,远在大洋彼岸,尼采“璀璨S1”最近弄出来的动静也被大洋彼岸某部门注意到了。 当然,尼采还不足以让大洋彼岸特意召开一场专门的研判会,但在一场讨论华为事件的会议末尾,尼采“璀璨S1”作为最后的讨论问题出现在会议桌上。 “我的建议是,立刻对这家名为尼采的炎国手机企业进行限制,限制高通对其提供高通旗舰芯片。” 说话的是商务部的战略顾问——卡米拉·山姆,一个典型的昂撒人。 他不仅在华为事件中是强硬的激进派,对尼采也同样态度非常强硬。 “山姆先生,我理解你的立场,但是说实话,这家炎国企业我甚至都从未听说过。” “你这么做会不会太敏感了?我并不觉得他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威胁。” 说话的是另一名顾问——麦克·凯文。 “敏感?!” 卡米拉·山姆忽然扬起手臂,不停摇头。 “麦克,你没有没有注意到这家名为尼采的企业最近在炎国网络上非常活跃!” “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他们不仅已经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出38纳米的芯片,而且还在他们新品发布会上公开宣布了他们下一代芯片的研发进度!” “这毫无疑问会对我们产生巨大威胁。” “38纳米?巨大威胁?” “山姆你确定你没有说错吗?38纳米芯片都会对我们产生威胁了?” 刚才最先说话的麦克丝毫不让,他和山姆关系一直不怎么好,观念冲突是常有的事情。 “呵呵,一家能自主设计、自主生产38纳米NPU芯片,并且在新品发布会上公开声明有‘时间表"、‘正在进行下一代芯片研发"的炎国企业,难道不值得我们重视?” “何况,我们现在已经对采取了措施,顺手对这家企业禁止有什么问题?” 这话说完,在场不少人正在翻阅尼采相关资料的顾问们都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确实, 如同卡米拉·山姆所说,根据翻阅的材料显示,这家名为尼采的炎国企业在最近的一次新品发布会上公开表达了“正在进行下一代芯片研发”。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值得警惕的信号。 华为,曾经就是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不过,麦克显然不赞同。 他不屑的哼了一声,说道: “山姆,你说的太简单了,顺手?!” “呵呵,我们已经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舆论,现在舆论稍微平息了一点,这时候我们有必要为了一家极其普通的企业再次将舆论掀起来吗?” 说到这里,麦克停顿片刻。 “而你说的他们的38纳米芯片我也了解过,不过是一颗专用型的NPU芯片,连SOC芯片都算不上,你着急什么呢?!” 麦克的分析又让不少原本支持山姆的人有些迟疑了。 不管怎么说,之前的事情确实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舆论压力。 现在为了一家并不算太重要的企业……是否值得? 不过。 卡米拉·山姆并不准备认输,可他刚想继续反驳,忽然,坐在会议桌上方,也是商务部门核心大佬忽然轻轻咳了一声,打断了两人的争执。 卡麦斯·阿莱曼身居高位许久,他轻轻咳了一声,所有人全都停了下来,目光尊敬的看着他。 “山姆,你说的很有道理,一家企业短短两三年内就研发出38纳米芯片,绝不是一家普通的芯片企业,我们需要重视。” 山姆顿时眼神一亮,就这时,卡麦斯·阿莱曼转头看向麦克。 “不过麦克说的也不错,除了‘进攻",我们现在确实更需要缓解一些舆论压力。” “这家尼采品牌,往后放一放也不是不可以。” 山姆一下愣住,神色一变,急忙想要继续说服阿莱曼。 “阿莱曼先生……” 卡麦斯·阿莱曼挥挥手打断了他。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如果没有其他的事,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吧。” 就这时,山姆并没有死心。 他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看着卡麦斯·阿莱曼。 “阿莱曼,我接受您的安排,但我有最后一个请求。” “嗯?你说。” “我同意您的决定将尼采往后放一放,但我希望您能将尼采的调查工作交给我,我想亲自调查,看看这家企业的实力究竟怎么样!” 阿莱曼思索片刻,随即点点头。 “可以,这件事就交给你负责,你来调查!” “好了,散会。”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