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西山基地工作的那十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8章 密道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前日臣遇见一及笄少女当街叫卖些贵重首饰,臣心念家中夫人生活拮据,便想着淘些首饰赠与夫人。” “你二人生活倒还和乐。” 我竟然意外地被赐了座,坐在阶下与皇上对谈,尽管我的背后已经潮湿一片…… “啊,吃穿用度算不上奢华,倒也安康幸福。” “如此甚好。” “这两物要了臣一两银子,臣思索有些昂贵,于是便问那少女……” “一两银子?”武则天打断了我,“很贵么?” 我一时语塞。 武则天没有为难我,叫了一个丫鬟,问道:“一两银子的首饰,很昂贵么?” “回陛下,这两物要一两银子属实昂贵了些。” 听罢,武则天叹了口气。 “也罢,朕远离尘世也有十几年,这凡夫俗子的市井闲谈,想必要比今日批改的那些奏折要有趣些。” “陛下日理万机,岂是我们这些俗人能相提并论的。”我急忙说道。 “继续吧。” 我点了点头。 “我问那少女,为何这首饰卖的那样贵?” “她怎么说?” “那两物乃是她家小姐心上人所赠,因而不舍。” “不舍?为何又要贩卖?” “那青楼女子的心上人允了她,要回扬州与她成亲,她只好卖些首饰赎身,顺道积攒些去往扬州的路费。” 武则天叹了口气。 “成人之美,文元,想不到你竟然也是如此重情义之人。” “臣只是心生恻隐,这世间大多青楼女子多是迫不得已。” 她点了点头,拿起团扇与玉簪把玩了起来。 忽然,她将头上的金簪摘下,将那玉簪插在自己的发中。 “陛下!”丫鬟尖叫起来,走过来要摘下那枚玉簪。 武则天挥了挥手,让那丫鬟不必惊慌。 “这玉簪,让朕回想起在入宫前的时候,聊充警醒吧。” 武则天将金簪子放回了红木匣子中,递给了我。 “文元,朕以一枚金簪子,换你一枚玉簪子与一枚团扇,可否?” “臣受宠若惊,陛下。” “不知李夫人是否喜爱这珠光宝气之物……”武则天自言自语道,“夫人近日如何?” 我吞了吞口水,说道:“登基大典在即,我便让她回娘家住上几日。” 她点了点头,没再说话,没让我离开,也没有继续问我,只是拿着手里的团扇把玩了良久。 她将团扇放在怀中,终于说道:“文元,九州鼎督造事务艰巨,神都之中恐有贼人觊觎,于衡将军忠心耿耿,昭然若揭,你大可相信他。我将秦柝擢升禁军,也是为你打开通路。” 我心中一惊,莫不是皇上已经知道了宋嫣被挟持的事情! 我又是一喜,心想,若是有了皇上的重视,嫣儿说不定很快就能回到身边了! “多谢皇上珍重。” “若九鼎存放于督造厂中仍觉不妥,可放于国库之中,由我代为保管,可保万无一失。” 听这话,武则天是要把九鼎运走,可昨日,秦柝却叮嘱我,一定要让九鼎待在督造厂中,即便是武则天来要,也不能给。 我一时间犯了难。 “铸造九鼎一事,除于衡将军和厂中伙计,无人知晓,存放在督造厂之中也便于后续雕刻纹饰,免得误了工期。”我搪塞道。 “也好,待九鼎铸出,即可运来。” 我点了点头,行了一礼,便拿着那红木匣子离开了内殿。 出来时,后背已经完全湿透,双手握住那匣子,不停地颤抖。 我低着头往大殿外面走,不成想在出来的时候遇到了于衡将军,我没有看路,一不小心和他撞了个满怀。 “李大人,小心走。”他轻声说道,头也不回地朝着内殿走去了。 ------------------------------------- 我回到家中,坐在茶几边上,丫鬟端着一壶茶进了屋。 喝了两口茶下肚,这才稍稍安心了些。 “老爷,今早您去上朝,一伙官兵便上门来抄家。”丫鬟提起上午的事情,脸色发青。 “家中可有人受伤?” 丫鬟摇了摇头。 “没人受伤,只是有些贵重被官兵碰了。” “无妨,无妨。” 丫鬟说着,从袖中掏出一枚黑色的物件,放在了桌上。 我定睛一看,正好是那虎符。 “这是……”我立刻将虎符收好,一脸震惊地看着她。 “前些天老爷给宋姐姐买了些首饰,我见那些首饰仍放在茶几上,今早便想找个地方把首饰收好。”丫鬟眨了眨眼,脸色有些惊慌,“刚找到一只合适的小匣子,官兵就上了门,我慌乱中只能匆忙自己收了此物。” “老爷,奴婢知错了,奴婢再也不敢动老爷的东西了!” 丫鬟忽然哭了起来,梨花带雨。 我心中却是一轻。 “不,你做得好,你做得好呀!”我连忙将那姑娘扶了起来,让她坐在椅子上。 我跑去屋内取了几锭黄金出来,放在丫鬟的手里。 “老爷你这是?”丫鬟脸色忽然变得惊恐,看了看手里金子,又看了看我。 “你拿着这些钱财,离开神都,回老家去吧。” “不,老爷,你怎么责罚我都行,我不想离开这里!”丫鬟又哭了起来,将金锭放回桌上。 我叹了口气,说道:“过些日子,神都注定会不太平,家中那些伙计,我也会一个个送出神都,放心,我绝不亏待你们。” “老爷待我不薄,我不能忘恩负义,离开老爷。” 丫鬟与我争执不下,最终哭着跑出了房门。 我看着桌上的金锭,犯了难。 “为何,为何这等差事会落在我身上!”我心中愤愤不平,正当我纠结之时,总算是听到些好消息。 一个伙计从督造厂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李大人!李大人!” 那人在门外呼喊着。 我立刻起身,来到门前。 他见我出来,立刻拉着我往马车上走。 “李大人,三口,又造出了三口大鼎!” “快,人呢?!” 我几乎是冲进了督造厂,里面的伙计正在忙活着,见我来了,立刻停下手里的工作,纷纷来到了正中央的台子前。 台子上放着三口大鼎,上面用粗麻布盖着。 “掀开看看。” 我挥了挥手,麻布应声掉落。 只见三口金黄色的大鼎出现,那沉稳而厚重的气势,一时间令我说不出话。 站在这些大鼎的面前,我仿佛感觉到一种若有若无的“气”从那鼎中散发出来,令人心旷神怡。 “精妙绝伦。”我连连赞叹。 不过,我心中却又一丝疑虑。 “这九州鼎,当真是夏禹那时候铸造出来的吗?如今盛唐,也需要大量人工财物才赶制出这些大鼎。蛮荒如夏朝,怎可能具有如此雄伟的生产力?!” 我挥了挥手,叫伙计们把麻布重新披挂好。 “九州鼎仅剩下最后三口,诸位趁热打铁,定能在大典之前,铸出那九州鼎!” “好!” “大伙加把劲呀!” 督造厂中一呼百应,有了这六口大鼎,伙计们干活的劲头也足了,似乎这并不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挥了挥手,叫来了之前那几个伙计。 “和上次一样,用泥巴糊成土方,拖到库房后面去。” “是,李大人。” 伙计们开始行动,用车拉着大鼎,进入库房里面忙活去了。 就在这时,一个人影从大门那边出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大理寺的程岫。 “朗山兄,好久不见。” “李大人。” 我俩互相拱手作揖。 “朗山兄今日登门,可有何事?” “我先去了大人府上,没找见大人,所以前来督造厂寻你,大人果然再次,真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哈哈,朗山兄过奖了。” 程岫忽然一笑,说道:“前些日子我追查夫人下落,发现夫人确实是在秦柝府上。” “我夫人她现在如何了?” “夫人一切安好,要不了多久,刑部就会派人去捉拿秦柝。” 我松了口气,看样子,嫣儿终于能回来了。 “不过,在此之前,还请李大人随我前去大理寺,我需要更多的证据。” 马车摇摇晃晃地载着我和程岫往大理寺的方向驶去。 “李大人可知晓这九州鼎之玄妙?” “略知一二。”我点了点头,“这九州鼎乃是夏朝大禹主持所铸,据传当时天下分为九州,大禹取九州之铜材,铸造九鼎,自此,海内九州安定祥和。” “那你可知这九州之鼎,除此之外,还有更加诡异的作用吗?” “这……我不清楚。” “从李大人着手铸造九州鼎之时,神都之中,每日都有怪事。” “何等怪事?” “李大人稍后便知。” 马车晃晃悠悠停下了。 下了车,面前正好是大理寺。 “李大人,你接下来要看到的事情,千万别跟任何人提起。” 我干咽了一下,完全不知道这程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我只好点了点头。 程岫带着我进入大理寺,从一侧绕到了后院,进入了最后面的一间暗室,这里似乎是那天我被程岫救下醒来的那个房间。 “大人小心。” 他轻声说道,随后弯腰掀起了地上的一块暗板,一个宽敞幽深的地下通道便出现在我的眼前。 黑暗的深处传来了诡异的嚎叫,令人心神发颤。 我定了定神,程岫已然提着油灯下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