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我有人工智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章,以后的打算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周卫国跟着二姨夫林瀚,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 难道真跟后世网络上的教授说的那样,已经开始收买人心了? 要知道,今年两国才开始互派留学生啊。 终于来到了老人办公的地方,林瀚把周卫国领了进去,转身就要离开。 “老林,你也一起听听吧,看看你们家这位还有啥观点没说出来。” 老人先是留住了林瀚,又对着周卫国说道。 “怎么样给那帮人讲的怎么样了,有没有特别顽固的,我去说说他。” “没有,只是…” 看着周卫国有点迟疑,不知道要不要告诉老人,又或者是他多疑了? “看,用我们的小朋友还有点害羞了。” 老人转头对着林瀚说道。 “卫国,有啥想法你就直接说就行了,刚才还在那滔滔不绝的讲课呢,怎么现在又不敢说了。” 林瀚只好劝说道。 “刚才讲的已经差不多了,只是说到关于小日子的问题……” 周卫国把他的猜想说了出来,老人抽出一支小熊猫点上。 “你的猜想是从何处得来的,我不能因为你的一个想法就…” “我知道,只是这不得不防啊,最起码能少一个是一个吧。” 周卫国解释道。 林瀚有点听不下去了。 “什么叫能少一个是一个啊,卫国,就不能一个都没有吗,他们可是咱们国家精挑细选出来的。少一个就值得高兴了?” “唉,二姨夫,能少一个也是胜利啊。” “你。” 不等林瀚说完,老人就打断了他们俩之间的对话。 “小朋友,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呢,能不能保证他们都回来并且没有任何问题呢。” 周卫国苦笑着回应道。 “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看他们的意志力了,如果不被腐蚀的话还能做个有用的人。” “时间和人性会使任何好的规章制度都变成不好的。” 最后周卫国有一点悲伤的总结道。 “好了,说点别的吧,你作为咱们国家第一批的大学生以后有什么打算?” 老人明显不想继续有关人性的谈论了,转移了话题。 “听说你和你的对象都是大学生呢,在82年就全都毕业了吧,这也算一个佳话,夫妻都是大学生可不常见。” 在1977年底参加高考的,他们的入学时间是1978年3月。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他们于1982年1月毕业。 而1978级大学生,是1978年7月参加高考,1978年9月入学的。经过四年学习,他们于1982年7月毕业。 因此,1982年,我国有两届大学生毕业。 周卫国组织了一下语言,慢慢的说道。 “我都打算毕业以后能去当兵,如果政策允许的话。” “什么?” 这也是林瀚第一次听说周卫国的打算,不由得大吃一惊。 “你知道咱们国家的征兵政策吗?” 老人也有点惊讶,还是忍不住问道。 “知道,我特意去打听了,是年满18至22周岁的男性。我的年龄确实有点大,以前也是不敢想。” “今天见到您以后,我觉得还是争取一下比较好,万一成功了呢。” 周卫国还是把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据我了解你写了不少的诗歌和小说,你的专业不是在经济方面吗,怎么会考虑去当兵呢?” “你好像还有两个厂子,一个养猪厂,一个服装厂,是吧?要去当两年兵,它们怎么办?” “周家村那个厂子里我只是有点股份,平时也都不在,主要还是为了乡亲们能在多个营生,现在村里就有五六人固定在那帮忙了。” “服装厂也都是我姐夫和街道在管,这不是还有两年的时间嘛,足够他们步入正轨了。” 周卫国上辈子就行想过去当兵的,可是由于戴着眼镜的缘故没能如愿。 “男人总是有一个当兵的梦想,如今南边又不太平,我也希望能为国家出一份力,这样才对得起父母给我起的这个名字。” 林瀚听到周卫国还有去南边的想法,急得不行,不等他开口,老人也是否定了他的想法。 “你想为国效力也没必要非到战场上去,可以利用你的特长和专业也同样可以嘛。” “这么说您同意了!” 周卫国惊喜的问道。 “嗯,同意是同意了,不过你的安排我还要在考虑考虑,总不能把你这大学生真给安排的前线去吧。” “这样对你可不好,对咱们的队伍也是一种损失嘛。” “还有你对象呢,你把自己安排好了,没给她安排安排?” 老人饶有兴趣的问道。 “嗯,我我想先让她去报社或者杂志社工作吧。” 周卫国其实很想说自己要办报社,可这是不可能的,在后世也没有私人办的。 当然除了某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什么恒小的集团报,某某社区报,纯粹是把个人崇拜发挥到了极致。 “为什么要去报社工作,当记者吗?” “其实还是有点回到刚才的问题上了,长久以来,人们还是很相信报纸或者杂志上的内容的。” “目前来说不管是主编还是记者也都是很负责的,可是以后这种信任被别人利用了呢?” 林瀚有点着急。 “我说卫国,你能不能一次性把话说完,总这么说一半儿剩一半儿的,都快把我急死了。” “大小伙子,怎么今天这么磨叽了,到底是怎么别人利用啊?” 周卫国还是平复了一下心情。 “您别急啊,这只是我的想法,我不是啥事儿都先往坏处想嘛。这样才能做好一些准备啊。” “比如说在某报纸上刊登一份声明,说是经科学研究表明咱们长期吃的那种猪油有害,不如豆油或者花生油健康。” “恰好这时候又有国外的豆油进来而且还便宜,您说老百姓会怎么办?” 民间曾有这种说法“一猪、二茶、三花生、四芝麻”,在曾经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里,人们对食用的油做了一个简单的等级划分。 从一些考古挖掘中,发现中国人最早食用猪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从出土的陶器中,检测到猪油的残留物,也就是说,自古以来我国都有吃猪油的习惯。 “这不是胡说八道嘛,咱们一直都吃这几种油,还有健康不健康的事儿啦。你是说?” 林瀚突然看着周卫国,他好像明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