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8章 一退,一进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吕本离开后的第二天。 胡惟庸喊来了狱卒,让他们提供了纸笔,在纸上写下一连串人名后,胡惟庸直接上吊自杀身亡。 他最终没有选择告发吕氏,而是接受了吕本的方案。 能给胡惟庸身后名,在他死后方案的只能是皇帝,因此吕本等于是变相说他会扶持他的外孙朱允炆争夺皇位。 当然即便最后朱允炆真的上位了,给他翻案的可能性,在胡惟庸看来仍旧很低。 有最好, 没有他也不在乎。 胡惟庸之所以这么做,更重要是因为他看到了吕本眼眸深处深埋的野心,对于这种眼神作为过来人他再熟悉不过。 胡惟庸心中清楚,无论最后吕本会不会履行他的诺言,都是会扶持朱允炆上位。 胡惟庸要的只是大明乱。 他心中大恨, 他要的是这朱家天下不得安宁! 数日后。 京城。 皇宫,太和殿。 朱元璋躺靠在卧榻上,双眼紧闭,手中拿着一封折子,以特有的节奏不断拍打着身旁的扶手。 从刚才到现在,他已经保持这个动作很久了。 这时脚步声响起。 “老大。”朱元璋只听脚步声便已知来人。 “父皇。”朱标行礼道。 “来,这个你拿去看看。”朱元璋睁开眼睛,抬起了右手。 朱标上前接过朱元璋手中的折子,开始认真翻阅起来,只是才看了两页,眉头便是皱了起来。 “这是.” 朱元璋开口回道:“中枢地方,从六部到各布政司、府、州、县,胡惟庸供出的凡是与他有过牵涉的官员名字差不多都在上面,除了这次参与谋逆的,还有这些年有过金钱往来的。” “怎么,这么多人。”朱标脸上露出震惊的神情。 对于手中这份名单,朱标心中其实是有过心理准备的,因为就是他让吕本去做的这事,可是牵联的官员数量之多还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这份名单足足有近两千。 “我让人查过,大体上都已经定验了,现在就是想问问你,这些人该如何处置。”朱元璋抬起头看了一眼朱标,接着开口道。“有什么想头说说看,无需顾虑。” 朱标仿佛下定了某个决心,沉声道:“儿臣以为天下的官员应该好好敲打一下,朝中亲贵亦该有个震慑。” “百仞之松,本伤于下而末槁于上,他们伤的是国家的根本。韩非子有言,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因此这些人罪无可赦。” “哦,老大你不是一直反对我扩大化胡惟庸一案吗。”朱元璋挑了挑眉,开口道。 “这些人是胡惟庸亲自供出,证据确凿,并无扩大。”朱标抬头看着朱元璋,开口回道。 这话的意思,朱标已经讲很清楚了,这份名单之外的,便属于扩大化。 朱标这是准备借由此事,将胡逆案画上一个终点。 名单将近两千人,这些人杀了就算了,按律他们三代家眷都要流放充军,这些人一半会死在途中,这可是几万条人命。 不过好在名单上大部分,这半年多时间来,已经死在了胡逆案的株连之中。 这也是朱标为什么会这么说的缘由。 说完这话后。 朱标又从身上拿出一叠奏折递到了朱元璋案前,开口道:“禀父皇,除了京城官员外,还有一些是通政使司转进来的,各地官员弹劾锦衣卫的奏表。” “他们弹劾什么啊?”朱元璋瞥了一眼,并未伸手。 “从京都到地方,官员们一直认为锦衣卫弄权乱政,希望陛下裁撤。” “知道了,你也下去吧,今日我有些乏了。” 说完这话,老朱便是重新闭上了双眼,不再言语。 直到朱标走后,朱元璋嘴角这才微微扬起,露出一抹笑容。 这一退,一进。 老大,这是向咱逼权啊。 又过了几天。 对于朱标的提议,朱元璋这边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心中有些忐忑的朱标找上了杨宪。 对于杨宪,朱标并没有选择隐瞒,甚至就连吕本与他的谋划也一并说了。 杨宪听后,不假思索道:“因为胡惟庸一案,大明这根弦已经崩得太紧了。” “杨卿和我看法一致,可如今该如何松弛,我已经用了一切办法。”朱标开口道。 杨宪开口笑道:“殿下忘了一件事。” “什么事?” “既然这事你我都知道,那么陛下又怎么会不知道,松弛有度,方是治国之道。他等的,只是一个时机。” 在杨宪看来,胡惟庸一案,朱元璋最主要的目的废除相制已经做到,至于锦衣卫,即便朱标不提,他日后也会收缩他们手中的权力。 奉天殿。 早朝。 “徐卿主持户部,不过短短几个月,就将户部打理得井井有条,朕心甚慰。”高座之上,朱元璋看着下方一位年迈的老臣开口笑道。 这是新任的户部尚书徐辉。 老尚书吕昶因为坚持反对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芝兰当道,没法子,已经丢了性命。 给的原因,是涉及胡逆一案。 “臣不过尽本分而已,担不得陛下赞誉。”徐辉连忙站出来谢恩,只是他一大把年纪,身子颤颤巍巍,看得实在是让人有些担心。 “爱卿无需多礼。”朱元璋抬手道。 只是徐辉并未直接起身,而是接着开口道:“陛下,臣还有一事。吏部尚书吕大人在这里,原本是轮不到臣来说这几句话的,陛下,朝廷政务,不管是哪一桩哪一件,都要有人去做。这户部自四月开始清点各地仓廪,从八月才清点清楚,比往年足足多用了两个月。各地的官员,缺额太多了。” “徐卿,这事既然由吏部管着,那就让吕卿操这个心了。”朱元璋开口道。 大殿上众大臣听了朱元璋这话,无不是心里一个咯噔,这大半年多时间来,他们实在是怕了。 “陛下,臣逾矩了。”徐辉连忙跪了下来,开口道。“臣今年八十有二了,这马齿已高,精力不济,这脑子也是越来越不会想事了,还请陛下恕罪。” 只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朱元璋没有丝毫生气,反而笑着道:“徐卿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而已,算得上什么罪。说上卿的年纪,八十二怎么了,八十二算什么,八十二还年轻呢。卿是朕的大司农,什么都别多想,安心替朕管好这天下第一账房。” “是,陛下。” “好了,吕卿留下,其余人散朝吧。” “是,臣告退!”(本章完)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